董世魁,男,漢族,1973年出生,農學博士。
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為生態學、環境科學、草業科學、資源科學及相關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為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生態系統管理與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草畜系統營養調控管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世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甘肅省
- 出生日期:1973年8月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甘肅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 代表作品:恢復生態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個人簡歷
出生:1973年8月
學 位:農學博士
職 稱:教授
單 位: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
教育經歷:
2001.7 – 2003.6: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博士後
1998.9 – 2001.6: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讀研究生,獲農學博士學位
1995.9 – 1998.7: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讀研究生,獲農學碩士學位
1991.9 – 1995.7: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讀本科,獲農學學士學位
1995.9 – 1998.7: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讀研究生,獲農學碩士學位
1991.9 – 1995.7: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讀本科,獲農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9.7 –至今: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12–至今:美國新校大學中印研究所(India-China Institute, New School)客座研究員
2007.10–至今: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自然資源系客座教授
2010.1 -2010.2:尼泊爾國際山地中心(ICIMOD)訪問學者
2003.7 –2009,6: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6.11 – 2007.4:尼泊爾奈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自然資源系訪問學者
2003.11:菲律賓SEAMEO訪問學者
1999.8 – 1999.11:荷蘭國際農業中心(IAC)訪問學者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為生態學、環境科學、草業科學、資源科學及相關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為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生態系統管理與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草畜系統營養調控管理等。
社會任職:
2016.10-至今:世界自然聯盟(IUCN)生態系統管理委員會(CEM)東北亞地區主席
2011.11 – 至今:國際恢復生態學(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會會員
2011.10 – 至今:中國草學會副秘書長、理事
2010.8 – 至今:中國草學會青年委員會常務理事
2009.2 – 至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Society》編委
2008.4 – 至今:《American-EurasianJournalofSustainableAgriculture》編委
2008.4 – 至今:《AdvancesinEnvironmentalBiology》編委
2008.4 – 至今:國家環保部環境影響評估中心常聘專家
2006.10-2008.7:亞洲學人基金學者
2006.7 – 至今:《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編委
2004.5 – 至今:青藏高原研究會會員
2003.7 – 至今:中國生態學會會員
2002.5 – 至今:中國草學會會員
項目研究:
主持、執行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項“三江源區退化高寒生態系統恢復技術及示範”課題“生態恢復效果與生態功能提升能力監測評估(2016YFC0501906)”(2016-2020)
主持、完成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高寒草地生物多樣性綜合保護與持續利用技術(2012BAC01B02)” (2011-2015)
主持、完成環保部環保公益項目“高寒荒漠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監測與綜合管理研究(201209033)”(2012-2014)
主持、完成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於全球經驗的中國流域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31110303040)”(2011)
主持、完成UNEP/ICIMOD項目“Assessment of National and Local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n Rangeland Management in Dry Pastoral Areas of HKH Region in China”(2011)
主持、完成亞洲學人基金(Asian Scholar Foundation)項目“Cross-nation Governance of Trans-boundary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Eastern Hindu-Kush Himalaya Region”(2010)
主持、完成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認識脆弱山地景觀中的社會文化-自然生態耦合系統(30910303027)”(2009)
主持、完成亞洲學人基金(Asian Scholar Foundation)項目“Sustainable Rangeland Resource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Nepal”(2006-2008)
參加、完成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縱向嶺谷區生態系統變化及西南跨境生態安全(2003CB415100)”(2003-2008)
參加、完成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草地與農牧交錯帶生態系統重建機理及最佳化生態—生產範式(G2000018600)”(2000-2005)
獲獎情況:
2016年12月主講課程“環境社會學(Environmental Sociology)”獲批全國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
2016年2月科研成果“青藏高原退化草地診斷和恢復技術體系構建與套用”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6年1月主編教材“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獲得環境保護部(首屆)優秀培訓教材獎,本人為第一主編;
2016年1月獲北京師範大學“感動師大”年度新聞人物;
2015年7月獲北京師範大學“教書育人模範教師黨員”;
2014年12月獲北京師範大學通鼎青年教師獎(本科教學獎);
2013年6月教授課程“環境社會學Environmental Sociology”課程獲評2013-2014年度北京師範大學來華留學生精品課程;
2012年6月教學成果“基於網路平台的環境社會學國際化課程建設”獲北京師範大學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論文專著(主編、副主編14部):
1. 專著
Shikui Dong, Jayanta Bandyopadhyay, Sanjay Chaturvedi.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from the Himalayas
to the Oceans: Struggles and Innovations in China and India. The Springer, New York, 2017.
Shikui Dong, Karim-Aly S. Kassam,
Jean François Tourrand, Randall B. Boone. Building Resilience of Human-Natural Systems of Pastoralism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The Springer, New York, 2016.
楊志峰,董世魁,易雨君,劉世梁,尹心安. 水壩工程生態風險模擬及安全調控.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6.
劉世梁,趙清賀,董世魁.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生態效應評價研究. 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6.
Dong Shikui, Liu Zhijie, Wu Xiaoyu.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hinese Environment Press,2015.
董世魁,溫璐,李媛媛,王學霞. 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生態恢復的植被—土壤界面過程.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董世魁,張翔,劉世梁,石建斌,李曉文. 阿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監測於綜合管理. 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5。
Wang P., Dong S.K., Lassoie J. The Large Dam Dilemma: An Exploration of the Impacts of Hydro Projects o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China. New York: Springer,2014.
董世魁,蒲小鵬,胡自治等. 青藏高原高寒人工草地生產—生態範式.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董世魁,劉世梁,戰金艷等. 環境科學課外實習指導教程.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董世魁,劉世梁,邵新慶,黃曉霞. 恢復生態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崔保山,楊志峰,董世魁等. 縱向嶺谷區重大工程建設與區域生態系統變化互動作用.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康慕誼,董世魁,秦艷紅. 西部生態建設與生態補償:目標、行動、問題、對策.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4)
參編《中國草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6).
參編《中國草地生態環境建設戰略研究》.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
參編《荒漠植被與荒漠化防治》. 科學出版社 (2004).
參編《The Yak》(Second Edition), FAO Division, Bangkok, Thailand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