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甘孺1954年在上海出生,成長期間剛好碰上文化大革命,學業中斷,在農場他結識了上海交響樂團的首席,在最不可能的環境中學會了小提琴和音樂理論。文革結束後,葛甘孺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和作曲。1983年他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作曲,與譚盾成為同為哥大音樂系教授、作曲家周文中的第一批中國大陸學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葛甘孺
- 籍貫:上海
- 性別:男
- 職業:藝術 作曲家
基本資料,榮譽,作品,
基本資料
葛甘孺,現居美國新澤西,上海籍作曲家(Ge Gan-ru) 。1974年,葛甘孺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時學的是小提琴,但對作曲的強烈興趣使他在三年級時轉到作曲系。畢業前,他寫了一部後來引起爭議的大提琴協奏曲。“所有音樂無外乎聲音、節奏、音色和力度這4個元素,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是如此。在研究了東西方音樂後,我發覺這兩種音樂在這四點上竟截然不同:二胡演奏中的滑音在小提琴上不會出現,吉他的共鳴效果琵琶卻完全做不到,所以我把大提琴的弦放鬆,又減少了音箱的共鳴效果,用大提琴的音色表現傳統民樂的韻味,但當時很多人無法接受這樣的改變。”1983年,葛甘孺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作曲專業博士學位,成為又一位先鋒派旅美作曲家。
榮譽
葛甘孺CD獲得了“紐約時報”、“留聲機雜誌”的好評。CD 收錄的三首曲子,時間縱貫近20年。陳靈所演奏的“兀”(古義是上升),完成於1986年,原是鋼琴與室內樂曲,後來又擴展成鋼琴與管弦樂曲,曾由紐約愛樂和香港管弦樂團演奏。“兀”本來是專為陳靈而作,因此有許多陳靈擅長的新音樂拿手絕活,包括讓鋼琴家用手直接撥琴弦,彈奏出類似古琴的聲音。
作品
“中國狂想曲”是1992年的作品,以西方的管弦樂編制,配上排琴和小鑼等中國打擊樂器,樂曲由慢板(有許多魅惑的豎琴段落)逐漸加快速度,到最後鼓樂齊鳴,“紐約時報”稱讚他的配器法完全是大師風範。熟悉中國音樂的聽眾,可以感覺到不少戲曲和民樂的痕跡。
六首中國五聲曲調顧名思義,是根據中國民間曲調寫成,但是完全是以西方樂器來表達。葛甘孺認為,東西方音樂截然不同,所以即使在西方音樂已經走到無調性的時候,引入五聲音階並不是走回頭路,而是開創了音樂的新路。
葛甘孺說,西方音樂重理論,不管是12平均律或是12音列,都有很強的科學基礎,強調的是音與音之間的關係。相較之下,中國音樂的音階不是很重要,但是每一個音的音色和表達方式則可以千變萬化,他的東西合璧,就是從這個角度來琢磨。
六首中國五聲曲調顧名思義,是根據中國民間曲調寫成,但是完全是以西方樂器來表達。葛甘孺認為,東西方音樂截然不同,所以即使在西方音樂已經走到無調性的時候,引入五聲音階並不是走回頭路,而是開創了音樂的新路。
葛甘孺說,西方音樂重理論,不管是12平均律或是12音列,都有很強的科學基礎,強調的是音與音之間的關係。相較之下,中國音樂的音階不是很重要,但是每一個音的音色和表達方式則可以千變萬化,他的東西合璧,就是從這個角度來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