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橘皮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四引《小品方》。具有清熱祛風,涼血消疹之功效。主治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紋,壯熱而咳,心悶,嘔但吐清汁;時氣二三日不解,頭痛,壯熱惡寒。
基本介紹
- 別名:葛根散,葛根湯,葛根陳皮湯
- 出處:《外台秘要》卷四引《小品方》
- 功用:清熱祛風,涼血消疹
別名,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註,
別名
葛根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五)、葛根湯(《聖濟總錄》卷二十二)、葛根陳皮湯(《永類鈐方》卷八)。
組成
葛根二兩(6g),橘皮二兩(6g),杏仁(去皮尖)二兩(6g),麻黃(去節)二兩(6g),知母二兩(6g),黃芩二兩(6g),甘草(炙)二兩(6g)。
用法
上藥七味切碎,以水七升(700ml),煮取三升(300ml),分3次溫服。嘔悶吐當先定,便且訊息。
功用
清熱祛風,涼血消疹。
主治
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紋,壯熱而咳,心悶,嘔但吐清汁;時氣二三日不解,頭痛,壯熱惡寒。
方義
冬月腠理閉密,故用麻黃以發表;肌屬陽明,故用葛根以解肌;咳為肺氣不利,故用橘皮、杏仁以利氣;悶為心膈有熱,故用黃芩、知母以清熱;辛甘發散為陽,故佐以甘草,且調諸藥而和中也。
使用注意
此方為辛涼之劑,表有實熱者宜之。
附註
附方1 黃連橘皮湯
組成:黃連四兩(去毛),橘皮二兩,杏仁二兩(去尖皮),枳實一兩(炙)麻黃二兩(去節),葛根二兩,厚朴一兩(炙)甘草一兩(炙)。
主治: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紋,咳而心悶,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已自得下痢。
出處:《外台秘要》卷四引《古今錄驗》
附方2 漏蘆橘皮湯
組成:漏蘆、橘皮、甘遂、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黃芩各二兩。
主治: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紋而咳,心悶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者。
出處:《外台秘要》卷四引《古今錄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