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州壩

葛州壩

葛州壩水利樞紐工程自1970年12月30日動工興建,於1988年12月10日全面竣工。壩線長2606.5米,壩高53.8米,總庫容15.8億立方米。每秒最大泄洪量110000立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葛州壩
  • 動工時間:1970年12月30日
  • 竣工時間:1988年12月10日
  • 壩線長度:2606.5米
  • 壩高:53.8米
  • 總庫容:15.8億立方米
概況,作用,工程效益,意義,旅遊信息,

概況

宜昌市有著我國已建成的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葛洲壩,它位於長江三峽的出口處,全長2561米,將長江一分為三,是世界上最長的水壩之一。 葛洲壩位於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出口——南津關以下2300米處,大壩北抵江北鎮鏡仙,南接江南獅子包,雄偉高大,氣勢非凡。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一項綜合利用長江水利資源的工程,建成於1988年,具有發電、航運、池洪、灌溉等綜合效益。大壩的興建,使水庫水位增高20多米,向上游回水100多公里,形成一個蓄水巨大的人造湖,同時也有效地改善了三峽航道的險情,使貨運量由400萬噸左右猛增到5000萬噸以上。為保證建壩後的順利通航,大壩建有三座大型船閘,其中二號船閘是世界上少數巨型船閘之一。為防止泥沙淤積和在特大洪水時池洪,大壩還建造了兩座沖沙閘及池洪閘。 葛洲壩由一座27孔泄水閘、2座電站、3座船閘、2座沖砂閘組成,它除了能夠泄洪防澇,還能利用長江水力進行發電。如果乘著萬噸巨輪過葛洲壩,可以親眼目睹人類的智慧是怎樣巧妙地改造自然的,巨大的輪船可以通過大壩的水位調節,在轉眼之間上升幾十米,那種感覺令人驚喜。
作為舉世矚目的宏偉工程,葛洲壩的泄洪閘放水時有著極其磅礴的氣勢,迸發的波濤和巨大的水聲令人震撼。泄洪閘周圍的環境也十分優美。
葛洲壩原是一座古城的遺址。據<水經注>記載:“江水出峽,東南流,涇故城洲。洲附北岸,洲頭曰郭洲,長二里,廣一里。上有步闡故城,方圓稱洲,周回略滿。”而“郭”與“葛”音又相近,便被人們稱為“葛洲壩”。據考古學家在葛洲壩下發掘的文物看,葛洲壩的歷史已有兩千年了。
葛洲壩水電樞紐全長2561米,高70米。巨壩共用混凝土1000萬立方米,各類金屬6.5萬噸。如長虹臥波,橫斷長江。主要由大江電站、二江電站、1號船閘、2號船閘、3號船閘、泄洪閘、沖沙閘等組成。
兩座電站共裝有21台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大江電站裝機14台、單機容量12.5萬千瓦,二江電站裝機7台(17萬千瓦2台、12.5萬千瓦5台),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每年可發電157億千瓦時。電能用分別用500千伏和200千伏外輸。
二江泄洪閘是葛洲壩工程的主要泄洪排沙建築物,共有27孔,最大泄洪量83900立方米/秒,採用開敞式平底閘,閘室淨寬12米,高24米,設上、下兩扇閘門,尺寸均為12×12米,上扇為平板門,下扇為弧形門,閘下消能防沖設一級平底消力池,長18米。大江沖沙閘為開敞式平底閘,共9孔,每孔淨寬12米,採用弧形鋼閘門,尺寸為12x19.5米,最大排泄量20000立方米/秒。三江沖沙閘共有6孔採用弧形鋼閘門,最大泄量10500立方米/秒。如果您是汛期到此,那么您將觀賞到:泄洪閘前,洪波湧起,驚濤拍岸。巨大的水頭沖天面起,濺起的水沫形成漫天水霧,即使您立於百米之外,也會感到水氣拂面,沾衣欲濕;如遇朗朗睛天,水霧反射的陽光,在泄洪閘前形成一道彩虹,直插江中,極為壯觀。
三座船閘中,大江1號船閘和三江2號船閘為中國和亞洲之最。船閘各長280米、高34米,閘室的兩端有2扇閘門,下閘門兩扇人字型閘高34米,寬9.7米,重600噸,號稱“天下第一門”。逆水而上的船到達船閘時上閘門關閉著,下閘門開啟著,上下游水位落差20米,船駛入閘室內,下閘門關閉,設在閘室底部的輸水閥打開,水進入閘室,約15分鐘後,閘室里的水與上游水位相平時,上閘門打開,船隻駛出船閘。下水船過閘的情況下好相反。每次船隻通過葛洲壩大約需要45分鐘。

作用

1981年開始發電、1989年全部建成的葛洲壩工程不僅緩解了華中地區電力緊缺的局面,葛洲壩總裝機271.5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157億Kw?h,保證機率45萬千瓦。解決華中、華東缺電的現狀。 葛洲壩27孔泄水閘和15孔沖沙閘全部開啟後的最大泄洪量,達每秒11萬立方米,起到了很好的防洪作用。葛洲壩工程也顯著改善了三峽河段航道條件,到目前為止,改善長江航道兩百多公里,淹沒險灘21處。 同時,葛洲壩工程還培養鍛鍊了一支具有高水平的巨型水利水電工程的科研、設計、施工、管理隊伍,為建設三峽工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確實為修建三峽工程作了實戰準備。

工程效益

發電方面 設計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57億度,實際運行結果,最大出力和多年平均發電量均可超過設計值,與火電比較,每年可節約原煤約1000萬噸左右,大體上相當於4個荊門熱電廠(裝機容量62.5萬千瓦)、一個平頂山煤礦(1979年年產量1047萬噸)、一條焦枝鐵路(綜合通過能力約1100萬噸)的功能。電量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具有發電、改善峽江航道等效益。它的電站發電量巨大,年發電量達157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節約原煤1020萬噸,對改變華中地區能源結構,減輕煤炭、石油供應壓力,提高華中、華東電網安全運行保證度都起了重要作用。僅發電一項,在1989年底就可收回全部工程投資。 航運方面 葛洲壩工程建成後改善了川江200公里三峽峽谷航道條件,淹沒了100公里內的青灘、泄灘等急流灘21處,崆嶺等險灘9處,取銷單行航道和絞灘站各9處,使這一航道的水面比降降低,航道流速減小,為航運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航運安全度增加,宜昌至巴東的航行時間縮短區間;航運成本降低及小馬力船拖帶量提高。但也增加船舶(隊)過壩的環節和時間。三條船閘設計年通航時間320天。每於過閘時間51~57分鐘(大船閘)和30~40分鐘(中船閘),三江航道汛期停航流量60000秒立米(施工期45000秒立米),實際運行結果,船閘和航道的設計指標,除下游航道在枯水季有時達不到設計航深外,可達到設計值並略有提高。 水位改善 葛洲壩水庫回水110至180公里,由於提高了水位,淹沒了三峽中的21處急流灘點、9處險灘,因而取消了單行航道和絞灘站各9處,大大改善了航道,使巴東以下各種船只能夠通行無阻,增加了長江客貨運量。自1981年6月通航以來,作為配合三峽工程建造的反調節航運梯級工程,極大地改善了長江三峽區域120公里水域的通航條件,大量貨船從此安全暢通地出入川江。1982年葛洲壩船閘貨物通過量不到400萬噸,之後每年有所增加,1994年突破1000萬噸。 水利工程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施工條件差、範圍大,土石開挖回填達7億立方米,混凝土澆注1億立方米,金屬結構安裝7.7萬噸。建成後發揮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提高了中國水電建設方面的科學技術水平,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進行水電建設的設計、施工和科研隊伍,為中國的水電建設積累了經驗。 葛洲壩水利樞紐(GezhoubaWaterControlProject)長江幹流上修建的第1座大型水利樞紐。位於湖北省宜昌市。長江在此被葛洲壩和西壩兩小島自右至左分割為大江、二江、三江3條水道。主航道大江寬800米,枯季水深約10米;二江寬300米,三江寬550米,僅於汛期分流,枯水期斷流,兩島與市區之間徒步可涉。葛洲壩水利樞紐大壩即橫跨在上述3條水道上。

意義

葛洲壩水電站是中國長江幹流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兼顧興利,防洪和通航功能。大壩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出口南津關下游約3公里處。長江出三峽峽谷後,水流由東急轉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擴寬到壩址處的2200米。由於泥沙沉積,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壩、西壩兩島,把長江分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為長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節斷流。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橫跨大江、葛洲壩、二江、西壩和三江。 葛洲壩水電站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反調節工程,位於三峽大壩下游38千米處,它的成功實踐,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進行了實戰準備。大壩頂全長2606.5米,最大壩高53.8米,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總庫容量15.8億立方米。整個工程分兩期。一期工程包括二江的發電站、泄水閘和三江的二、三號船閘、沖沙閘及其他擋水建築物。二江電站裝有7台水輪發電機組,一、二號機組容量為17萬千瓦,其餘5台機組容量為12.5萬千瓦。工程於1970年12月30日開工,1981年1月3日大江開始截流。6月21日三江船閘正式通航,7月31日二江電站一號機組併網發電。二期工程包括大江電站、一號船閘、大江沖沙閘和混凝土擋水壩等。電站設計裝機14台,機組容量12.5萬千瓦。1988年葛洲壩工程全部完成,水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141億千瓦時。

旅遊信息

門票價格 10元 交通提示 從武漢到宜昌有高速班車,到宜昌後可以乘3路和9路中巴車到船閘處下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