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稱:著色黴菌病
- 英文名稱:Chromoblastomycosis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發病部位:身體暴露部位,最常見於小腿、足部和前臂
- 常見病因:5種暗色孢科真菌感染
- 常見症狀:粉紅色小丘疹,結節成塊,疣狀或乳頭瘤樣增生,呈污穢狀,常有潰瘍並結褐色的痂,壓之有少量膿液溢出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主要由5種暗色孢科真菌引起。分別屬於4個屬即嗜脂色霉、疣狀瓶霉、裴氏著色真菌和卡氏枝孢瓶霉,後兩者在我國較多見。暗色孢科真菌多腐生於潮濕腐爛的樹木、植物和泥土中。皮膚和黏膜損傷是病原菌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所以皮損多見於身體暴露部位,尤其是手和足。
臨床表現
損害好發於身體暴露部位,最常見於小腿、足部和前臂。身體其他部位如手、面胸部有時也發生,多單側。潛伏期多在2個月左右,也有長達1年者,接種部位開始為粉紅色小丘疹,逐漸擴大為突出的結節,融合成斑塊,高出皮膚之上。表面疣狀或乳頭瘤樣增生,呈污穢狀,常有潰瘍並結褐色的痂,壓之有少量膿液溢出。皮損表面常有黑點,為一重要病理現象,稱“通過表皮排除現象”。在長達數十年的病程中,損害最終可波及整個肢體,引起淋巴回流嚴重受阻而形成象皮腫和畸形。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大致表現為結節性梅毒疹樣、銀屑病樣、疣狀皮膚結核樣、乳頭瘤樣和瘢痕象皮腫樣。長期增殖性病變有可能癌變。
檢查
1.直接鏡檢
取痂皮、膿液和肉芽組織作KOH塗片,可見單個或成群的棕黃色圓形厚壁孢子,稱為壁磚狀體,可縱橫分隔,直徑10μm左右,是該病的特徵性表現。
2.真菌培養
室溫下,在沙堡瓊脂上生長較慢,菌落呈灰綠、灰黑或棕黑色,扁平,中央堆起,表面有短絨毛狀氣生菌絲,菌落背面呈黑色。鏡下見菌絲較粗,棕色,分支分隔。裴氏著色霉有支孢型、喙支孢型和瓶梗型3種產孢方式。分生孢子為單細胞,呈橢圓形或圓筒形。疣狀瓶霉為瓶梗型產孢,分生孢子半內生性,單細胞,圓形或橢圓形,堆積於領狀開口頂端。卡氏支孢瓶霉為支孢型產孢,形成多分支的分生孢子鏈,孢子橢圓形,兩端有暗色臍狀結構。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真菌學檢查和組織病理中見到硬核體及培養有暗色孢科真菌生長可確診。
鑑別診斷
治療
1.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可將皮膚損害徹底切除。
2.伊曲康唑,療程12~36個月。
3.兩性黴素B與5-氟胞嘧啶,4次分服或噻苯達嗪聯合套用,至少1個月。單用5-FC易產生耐藥性。
4.碘化鉀、維生素D2等可配合服用。
5.局部溫熱療法,使用蠟療、熱沙療、熱輻射等方法,使局部皮溫升至40~50℃,對有些病例有效。也可局部注射兩性黴素B。
6.損害面積廣泛可考慮病變區切除病植皮,應同時使用抗真菌藥物以防治真菌擴散。晚期患者瘢痕廣泛形成則治療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