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激勵機制的法律構造

著作權激勵機制的法律構造

《著作權激勵機制的法律構造》是2011年11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熊琦。本書以著作權激勵機制為研究對象,旨在嘗試解決“信息為何產權化”與“信息如何產權化”這兩個著作權法上的核心命題。

基本介紹

  • 書名:著作權激勵機制的法律構造
  • 又名: Copyright's Incentive Structure
  • 作者熊琦 
  • 頁數:256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1版
  •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叢書名: 法律科學文庫
平裝: 25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0148946
條形碼: 9787300148946
尺寸: 22.4 x 16.8 x 1.8 cm
重量: 431 g
《著作權激勵機制的法律構造》的激勵機制是以產權化的方式通過權利配置實現客體的最大效用。激勵機制逐步成為解釋著作權的主流學說,反映的是著作權產業投資者的利益需求。在著作權激勵機制的實現過程中,權利的初始分配與再分配同等重要,著作權法唯有在兩個階段的權利配置中保證權利人與使用者的意思自治,才能發揮權利客體的最大效益。首先,在權利初始分配領域,應肯定著作財產權的排他性,排除法定許可和強制許可等責任規則對權利人意思的干涉。排他性使權利人得以利用市場中分散的交易信息,並激勵權利人創製交易成本最小的交易模式其次,在權利再分配領域,應通過發揮集體管理組織與許可制度的優勢。肯定私立規則對法定權利的彌補與超越,使交易主體根據具體條件下的交易成本調整初始分配中的權利配置。

作者簡介

熊琦,男,1981年12月生,湖北武漢人,2000年至2007年就讀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民商法學碩士學位,2007年至2010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民商法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曾在《法學》、《法商研究》、《法學家》、《環球法律評論》與《法律科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研究方向為智慧財產權法與民法基礎理論。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研究目的:著作權制度中的“問題”與“主義”
二、研究方法:法經濟分析的適用
三、研究架構
第二章 激勵創作抑或激勵投資:著作權激勵機制的制度模型
一、引論:激勵理論與激勵機制
二、激勵機制的歷史變革:投資主導的誘致性制度變遷
三、激勵機制的理論基礎:效益主導的產權化制度選擇
四、激勵機制的立法設計:權利歸屬與權利範疇
第三章 權利的成本:著作權激勵機制的構建路徑與爭議
一、引論:技術發展、利益分享與權利配置
二、技術進步與利益失衡:利益主體間的分歧
三、恢復“控制”:著作財產權類型化的不足與克服
四、質疑“控制”:對傳統激勵機制模式的批判與修正
第四章 產權,契約與市場:著作權激勵機制的私人創製
一、引論:激勵機制與權利配置方式
二、權利初始分配中的激勵機制:財產規則的排他效力
三、權利再分配中的激勵機制:著作權許可制度的創製功能
四、市場激勵機制的形成:私人選擇的權利配置方式
第五章 效率與公平的取捨:激勵機制與利益分享的限度
一、引論:著作權激勵機制的“能與不能”
二、激勵機制與“壟斷”:權利配置的邊界
三、激勵機制與信息共享:權利限制的制度設計
四、從強制到自治:作為私立規則的自由軟體與知識共享
第六章 結論
一、信息為何產權化:激勵機制的正當性證明
二、信息如何產權化:激勵機制的制度模式選擇
三、餘論:“貪婪”是各方共同的特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