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山位於東山鎮金灣村內,西近澗橋,是東山一支余脈伸向濱湖突起的高地,海拔30.5米。周圍為沼澤,以後淤漲,與陸地相連,毗鄰具區港邊。初名葑山,明萬曆年間(1573—1619)造石龍頭于山,始稱龍頭山。沿龍頭山背脊連著開闊的梅林橘海。西、北、東三面群山連綿,九座山峰遙相呼應。在龍頭山的南面,河塘密布,魚池千百,其間遍植荷花。山上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葑山禪院。
龍頭山最早叫葑山,到了明代萬曆年間山上造了石龍頭,始稱龍頭山。嘉靖年間山上建了真武行宮,亦稱北極行宮。明末改葑山寺。
葑山寺在東山澗橋村龍頭山,始建時代無從考察,現在存有明代遺構十二生肖殿和供奉明末遺臣路振飛的明代建築路問貞公祠,記憶體碑四塊,記述路文貞的生卒與經歷,及祠的歷史沿革。
現前殿供奉雷公菩薩、閃電娘娘、風師、雲師、雨師等諸神,後殿供奉真武大帝。
乾隆南巡時,曾在“訴月樓”晝寢小憩,御題“蟲二”兩字,寓“風月無邊”之意。
其中有一條御道現被改造成水泥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葑山寺
- 所屬年代: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