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顧言 江西武寧縣上南鄉(今羅溪鄉)廉村人,生卒不詳,宋天聖丁卯(公元1027年)考中進士,名列二甲第一名傳臚,與北宋名臣韓琦同榜(韓琦為一甲第二名榜眼),官至朝奉大夫。
基本介紹
- 本名:葉顧言
- 所處時代:北宋
- 出生地:武寧縣上南鄉(今羅溪鄉)廉村
- 主要成就:官至朝奉大夫
生平簡介,廉村的故事,狀元桂花露,
生平簡介
葉顧言 生卒不詳,宋天聖丁卯(公元1027年)考中進士,名列二甲第一名傳臚,與北宋名臣韓琦同榜(韓琦為一甲第二名榜眼),官至朝奉大夫。
葉自幼家貧嗜學,不負眾望於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余邑人肖本、余規同登進士榜。
衣錦返鄉獨資修建步雲橋,為村民提供出行方便。黃庭堅有詩讚曰:“天聖初更宋運興,顧言因試會神京,之溪頓覺洪流漲,策馬驚超坦道行。
見帝謹將三策獻,唱名幸有五雲星,後來功業成天下,歸建前橋刻以名。”詩中介紹葉顧言赴試遇溪水暴漲,策馬強行渡水,登第榮歸建橋一事。
黃庭堅曾刻詩於石立於橋上,歲月滄桑已不存在,此橋至今仍存。
後葉顧言以朝奉大夫辭歸,家居誣賴飭,優遊不復出。
廉村的故事
廉村,是武寧縣南境的一個村莊。別看這地方處萬山叢中的山野小村,可在宋代,從天聖丁卯(公元1027年)起,到淳佑甲辰(公元1224年)近200年間,葉姓氏族中出了10名進士,窮鄉僻壤成了風水寶地。有了功名,便有了官職,有的進了翰林院,有任秘書郎、推官的,但以外放任知縣的居多。寒窗苦讀,家境貧寒,在任上不忘黎民百姓,清廉自守,致仕善終。一代影響一代,“孝廉方正”之名遠播四方,是被命名“廉村”。
相傳該村舊時的鄉規民約,舉人赴考,全村老少鹹集村頭小溪邊,由村中年長者以溪水代酒,為之送行。老者從托盤中端起第一杯溪水,雙手奉與趕考人,“祝一路平安,順利到京。”第二杯水祝福:“金榜題名,鰲頭獨占。”老人端起第三杯水,收斂笑容:“倘獲一官半職,務須奉公守法,廉潔清白,猶如此水。”
清清水溪水,滴滴在心頭,為官者不忘杯水之情,長輩之言,人人自律,甘守清貧。
10名進士中上榜最早和名次最高的是葉顧言,宋天聖丁卯(公元1027年)考中二甲第一名傳臚,與北宋名臣韓琦同榜(韓琦為一甲第二名榜眼)。葉衣錦返鄉獨資修建步雲橋,為村民提供出行方便。黃庭堅有詩讚曰:“天聖初更宋運興,顧言因試會神京,之溪頓覺洪流漲,策馬驚超坦道行。見帝謹將三策獻,唱名幸有五雲星,後來功業成天下,歸建前橋刻以名。”詩中介紹葉顧言赴試遇溪水暴漲,策馬強行渡水,登第榮歸建橋一事。黃詩曾刻石立於橋上,歲月滄桑已不存在,此橋至今仍存。後葉顧言以朝奉大夫辭歸,家居誣賴飭,優遊不復出。
廉村之名由來另有一說,有名葉泳者,事母至孝,母病時割股奉母療疾。孝子之名傳到縣裡,知縣柯甲讚嘆不已,欲向朝廷推薦出仕,葉泳以母年老以辭。柯縣令又想以“孝里”命名該村,作為表彰其孝行,葉又力辭稱擔當不起。柯嘆曰:“何廉以取名也,宜易其里為廉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狀元桂花露
"狀元桂花露"(現名"喜酒")是武寧的低度甜酒,入口香,味道正,甜而不膩,飲而不醉,有似當今流行的飲料。其製法與通常釀酒無異,因所用酒麴不同,發酵過程難掌握分寸,昔日酒師父又將其視為立足謀生的傳家寶,秘而不授,以至失傳。解放後經挖掘,已逐漸恢復原味。酒呈鮮艷紅色,桂花清香,故稱"桂花露"。為何冠以"狀元"二字,這有個來歷。
遠在宋代,武寧人才鼎盛,天聖丁卯(1027年),羅溪葉顧言、嚴陽余規、魯溪肖本與歷史名臣韓琦同登金榜,金殿唱名,韓琦高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葉顧言名列二甲第一,余規、肖本在十名之後。正在宣布名次時,五色祥雲高照,太史入奏,宋仁宗趙禎大喜,詔賜榜前十名大紅袍以示慶賀,便流傳有"一舉堯階便賜徘"(主考官為王堯臣)的說法。朝奉大夫葉顧言和太常博士肖本在朝供職,唯有官至樞密院副使的余規,只因廢郭后一事與呂夷簡議論不合,引退返鄉。築室石坪西山之麓,遍植梧桐、丹桂,歲久成林,疏泉灌園以自娛,累召不出,享盡山水之樂。余規愛酒而量小,每飲必醉,醉則臥丹桂樹下,鄉人稱其為"丹桂隱士",留下了石坪"梧桂林"的名勝古蹟。
家人見余規經常醉酒,有傷身體,與酒師商議,專門配製低度甜酒,以余規極為珍愛的桂花相釀而成,名之曰"桂花露",成為余規獨備的家釀美酒。
再說韓琦與范仲淹共守邊關,防禦西夏,功勳卓著,民謠有"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驚破膽。"直至西夏請和,韓琦奉召入朝任職。宋仁宗至和三年(1065年)秋,韓琦在一次南巡視察時,繞道從江州乘舟入彭蠡,溯修江而上,抵武寧尋訪同榜好友,考察民情,與葉、肖、餘三人歡宴於縣署後院秋香閣內。
碧空萬里,如水月華從葉隙瀉落,桂香氤氳庭院,閣內燈燭輝煌,席上杯觥交錯。縣知事因事中途告退後,四人更衣換盞,慢斟細酌,余規取出用羅漢竹根精雕細鏤的酒盅,家釀的桂花露,向韓琦敬酒。韓琦仰脖痛飲,頓覺口齒清香,便問此酒何來?余規說出家中特製,飲而不醉,取名"桂花露"。韓琦連飲三杯,讚不絕口,並奉勸余規將此酒釀製之法傳之於世,與大眾同飲,共享其樂,余規頜首稱是。
韓琦與三人遍游城郊勝景,這日來到西郊山亭,登高遠眺,清秀山水,市井煙火,歷歷指顧間。韓琦題寫"四望亭"亭名,並賦七律一首:"西北雲高拂女牆,危亭虛豁望中長,田間堤陌成新濕,天外山川是舊疆。古道入秋漫黍稷,遠坡乘晚下半羊,憑欄多少無言恨,不在歸鴻送夕陽。"山以亭名,這座山便取名為四望山,至今仍屹立修江北岸。
後人因韓琦曾親至武寧,暢飲桂花露,並書亭賦詩,韓雖未中狀元,但僅一名之差,便將已流入酒肆之桂花露取名為"狀元桂花露",士子飲此酒後,取個好頭,能高高得中。七十多年後,宋代另一名臣李綱在任湖廣宣撫使從興國州(今湖北陽新)入贛,慕名登臨四望山,暢飲"狀元桂花露",懷念前輩賢相,修復四望亭,更名為"鐵剪亭",留下了"先後憑欄雙宰相"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