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銀燦

葉銀燦

葉銀燦——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員,首批浙江省特級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總工程師等職。曾任總裝軍兵種裝備部軍事973項目專家組成員、國家級海域使用論證評審專家、浙江省政府經濟建設諮詢委員會委員等。先後聘任為杭州大學兼職教授、青島海洋大學兼職教授、浙江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兼職教授、青島潛艇學院客座教授、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兼職博士生導師等;先後聘任為《中國工程科學》、《海洋工程》、《船海工程》、《測繪信息與工程》、《海洋學研究》等約10種學術期刊或雜誌社的編委、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銀燦
  • 國籍:中國
  • 職業:研究員
  • 性別:男
葉銀燦——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專家信息:,教育及工作經歷:,學術交流:,科學研究:,研究方向:,承擔科研項目情況:,主要成就:,論文專著:,出版專著:,主編國家標準:,發表論文:,榮譽獎勵:,

葉銀燦——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專家信息:

葉銀燦,男,1943年2月出生於浙江餘姚。
葉銀燦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6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專業,1968年進入中國科學院鹽湖研究所,1977年調入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至今。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1993年晉升為研究員, 2005年由浙江省省委和浙江省政府授予“浙江省特級專家”榮譽稱號。現任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總工程師、杭州國海海洋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等職。

學術交流:

多次赴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新加坡等國家參加國際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活動。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海洋地質、海洋工程地球物理、工程海洋學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及工程建設中關鍵技術套用研發。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承擔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與省部級重點、軍事973和重大海洋工程任務40餘項。 主持完成的代表性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北部島嶼海域土體穩定性研究”、“東海陸架沙波沙脊的穩定性標誌和活動性量級研究”;浙江省重點項目“寧波深水港域的開發研究”;國家海洋局重點項目“南沙美濟礁工程地質勘察”;國際間重大海底通信工程“中日海底光纜系統(C-J)”、“環球海底光纜網路系統(FLAG)”、“中美海底光纜網路系統(CH-US)”、“亞太海底光纜2號網路系統(APCN2)”、“城市間海底光纜網路系統(C2C)”和“跨太平洋直達光纜系統(TPE)”的選址和勘察;東海迄今規模最大的海上油氣長輸管道工程-東海春曉氣田群海底管道工程的選址與勘察等。此外,還主持國內首次海纜工程安全性研究、組建西太地區海底電纜管道信息系統等。

主要成就:

在海洋工程環境與安全、海洋災害地質、海洋土力學、海底探測與原位測試技術等領域取得多項具有理論意義與套用價值的研究成果,為我國海底通信與海上油氣工程勘察與評價技術躋身於國際先進行列、為寧波-舟山深水港域的規劃與開發建設、為維護我國南海的國土權益等方面作出貢獻。參加國家、浙江省及地方政府的多項戰略諮詢工作,例如“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新港址論證”、“華東LNG接收終端選址論證”、“寧波港發展戰略研究”、“台灣海峽固定通道論證”、“南方電網與海南電網聯網工程立項論證”等。在國內外學術會議與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80餘篇,主編國家標準2部、專著2部,以第一完成人獲省部級獎8項。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1、葉銀燦、應仁方主編.1991.寧波舟山深水港域自然環境與建港條件,北京:海洋出版社。
2、彭阜南(主編),許時耕,金翔龍,葉銀燦,梁景周,金慶明,王謙身(副主編).2001.海洋地質學辭典.台北:台灣地球科學文教基金會出版。
3、葉銀燦主編.2005.舟山海域港口資源圖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主編國家標準:

1、葉銀燦等主編.2010.海底電纜管道路由勘察規範(GB/T17502—2009).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葉銀燦等主編.2010.海上平台場址工程地質勘察規範(GB/T17503—2009).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發表論文:

1、George H. Keller and Ye Yincan,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and sediment dynamics in the East China Se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dimentation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C.S. April 12~16,1983, Hangzhou, China, China Ocean Press, P715-724.
2、Jorge Butenko, Ye Yincan and John D. Milliman, Morphology, sediments and Late Quaternary history of the East China Se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dimentation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C.S. April 12~16,1983, Hangzhou, China, China Ocean Press,P726-751.
3、Xiang Zhengcai, Ye Yincan, Yuan Yinru, Cheng Guodong and Chen Qing, Shallow structure of recent Changjiang river submarine delt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dimentation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C.S. April 12~16,1983, Hangzhou, China, China Ocean Press, P752-761.
4、Ye Yincan, Jin Changmao, Lei Zhiyan and Chen Xitu, Bedform morphologie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f Changjiang river mouth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dimentation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C.S. April 12~16,1983, Hangzhou, China, China Ocean Press, P762-774.
5、葉銀燦、宋連清、陳錫土.1984.東海海底不良工程地質現象分析,東海海洋,2(3):30-35。
6、Jorge Butenko, John D. Milliman and Ye Yincan.1985. Shallow structure and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4(1/2):121-141.
7、George H. Keller and Ye Yincan, 1985,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surface and near-surface deposits in the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4(1/2):159-174.
8、謝欽春、葉銀燦、陸炳文.1984.東海陸架坡折地形和沉積作用過程,海洋學報,6(1):61-71。
9、Xie Qinchun, Ye Yincan, Lu Bingwen, 1985, Topography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reak,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4(2):276-288.
10、葉銀燦.1990.舟山港域建港自然環境條件及其開發前景,海洋與海岸帶開發,7(4):26-31。
11、葉銀燦,陳錫土,宋連清,等.1996.浙江北部島嶼海域土體穩定性研究,東海海洋,14(1):1-18。
12、Peng Funan, Ye Yincan and Yang Daosheng, Field observation of Soil Foundation Structure interaction under strong seismic shock wav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1996,Technomic Publishing Co.Inc.,694-703.
13、宋連清,葉銀燦,陳錫土,等.1999.岙山成品油碼頭海底邊坡穩定性分析,東海海洋,17(1):28-36。
14、葉銀燦,潘國富,彭阜南,等.1999.台灣海峽隧道工程的若干工程地質問題與選線方案初探,台灣海峽隧道論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61-72。
15、來向華,葉銀燦,謝欽春.2000.浙江北部潮汐通道地區水下滑坡的分布及其成因,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2):45-50。
16、來向華,葉銀燦,謝欽春.2000.浙江北部潮汐通道地區水下滑坡的類型與特徵,東海海洋,18(4):1-8。
17、彭阜南,葉銀燦,施斌,等.2001.台灣海峽隧道地質與地震條件分析,高校地質學報,7(2):175-188。
18、楊少麗,葉銀燦,馮秀麗.2002.疲勞模型評價海底粉土不穩定性的套用,青島海洋大學學報,32(1):115-119。
19、馮秀麗、葉銀燦、馬艷霞,等.2002.動荷載作用下海底粉土的孔壓回響及其強度,青島海洋大學學報,32(3):429-433。
20、葉銀燦,潘國富,彭阜南,等.2002.台灣海峽隧道工程的若干工程地質問題與選線方案探討,海洋科學,26(6):58-62。
21、馬艷霞,馮秀麗,葉銀燦,等.2002.比重計法和吸液管法粒度分析比較,海洋科學,26(6):63-67。
22、葉銀燦,莊振業,馮秀麗,等.2002.東海全新世沉積活力分區,第五屆海峽兩岸台灣鄰近海域海洋科學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大學出版社.31-34 。
23、葉銀燦,莊振業,劉杜娟,等.2002.東海全新世沉積速率分區,青島海洋大學學報,32(6):941-948。
24、戚筱俊,彭阜南,葉銀燦,等.2002.“大西線”調水的工程地質條件和問題初探,西部探礦工程,1:6-9。
25、葉銀燦,陳俊仁,潘國富,等.2003.海底淺層氣的成因、賦存特徵及其工程危害,東海海洋,21(1):27-36。
26、葉銀燦,來向華.2003.杭州灣粉質土動強度特性研究,海洋科學,27(2):56-59。
27、方曉陽,彭阜南,葉銀燦,等.2003.台灣海峽橋隧建設問題的沿革,海洋開發與管理,20(1):73-78。
28、Peng Funan,Ye Yincan and Qi Xiaojun, 2003,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geologic & seismologic conditions for an undersea tunnel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 1(1):36-44.
29、Peng Funan, Ye Yincan and Pan Guofu, 2003, Major features of topography, geology and crustal stability in the Taiwan Strait: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the Taiwan Strait Tunnel Project, Marine Georesources and Geotechnology, 21:121-138.
30、彭阜南,葉銀燦.2003.夏金大橋地區地震危險性遠景探討,第二屆金夏大橋方案與影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0-81。
31、彭阜南、葉銀燦、潘國富,等.2004.台灣海峽橋隧道建設問題,科技導報,4:7-10。
32、 Peng Funan, Ye Yincan, Pan Guofu and Liu Dujuan, 2004, Discussion of the Prospective Danger of Earthquake Damage to the Xiamen-Jinmen District, Engineering Sciences,2(2):6-12.
33、Ye Yincan, Liu Dujuan, 2004, The Land Subsidence and Relative Sea Level Rise in Chinese Delta Areas, Engineering Sciences,2(3):36-41.
34、葉銀燦,莊振業,來向華,等.2004.東海揚子淺灘砂質底形研究,中國海洋大學學報,34(6):1057-1062。
35、彭阜南,葉銀燦.2004.台灣9.21 集集地震考察兼論強震發震斷層,地震地質,26(4):21-30。
36、楊義菊、葉銀燦、楊輝.2005.杭州灣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初探,海洋開發與管理,22(3):33-37。
37、彭阜南,葉銀燦,潘國富,等.2005.夏金大橋地區地震危險性遠景探討,中國工程科學,7(5):16-23。
38、彭阜南、葉銀燦、潘國富.2005.台灣海峽橋隧工程建設問題,“中國科技發展論壇”編輯辦公室:“中國科技發展論壇”,第3卷,20-24。
39、Chen YUnmin, Lai Xianghua, Ye Yincan, Huang Bo, Ji Meixiu, 2005, Wave-induce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marine cohesive soil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4(4):138-145.
40、劉杜娟,葉銀燦.2005.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相對海平面上升與地面沉降,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16(4):400-404。
41、楊義菊,葉銀燦,田雙鳳.2005.涉海工程環境保護的探討,海洋開發與管理,22(5):69-72。
42、楊義菊,葉銀燦.2005.杭州灣區域可持續發展條件分析,中國可持續發展,(2):1-12。
43、呂小飛,葉銀燦,潘國富.2005.杭州灣土物理力學性質的統計關係研究,海洋學研究,23(4):8-14。
44、Ye Yincan, Zhuang Zhenye, Liu Dujuan, Chen Xiaoling, 2005, Coastal Eros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in China. In Ian S F Jones,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Australian-Chinese Symposium on Oce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4-18Nov. 2005,Canberra. ISSN 1442 8075:98-109.
45、葉銀燦.2006.海底光纜工程發展20年,海洋學研究,24(3):1-10。
46、胡濤駿,葉銀燦.2006.滑坡海嘯的預測模型及其套用,海洋學研究,24(3):21-31。
47、潘國富,葉銀燦,來向華,等.2006.海底沉積物實驗室剪下波速度及其與沉積物的物理性質之間的關係,海洋學報,28(5):64-68。
48、楊義菊,呂小飛,葉銀燦.2006.改善錢塘江通航條件芻議,海洋開發與管理,23(6):79-81。
49、楊義菊,葉銀燦,2006,生態杭州灣建設及可持續發展對策與建議,海洋學研究, 24(4):40-51。
50、杜文博,葉銀燦,莊振業.2007.東海Zk23孔的古沙脊沉積環境,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7(2):11-16。
51、胡濤駿,葉銀燦.2007.海底邊坡穩定性分析中波浪力的求解,海洋學報,29(6):120-125。
52、王德剛,葉銀燦.2008.CUBE算法及其在多波束數據處理中的套用.海洋學研究,2008,26(2):82-88。
53、韋雁機,葉銀燦.2008.床面上短圓柱體局部沖刷三維數值模擬,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23(6):655-662。
54、王德剛,葉銀燦,丁維鳳. 2009.基於GIS的多波束和淺地層剖面數據集成技術研究,海洋通報,28(1):81-85。
55、DU Wen-bo,YE Yin-can,ZHUANG Zhen-ye,2009,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Ancient Sand Ridges from Zk23 Hole in the East China Sea, Marine Science Bulletin,11(2):72-80.
56、韋雁機, 葉銀燦, 吳珂,等.2009.樁周局部沖刷三維數值模擬,海洋工程,27(4):61-66。
57、陳小玲,葉銀燦,李冬.2009. 東海國際海底光纜故障原因分析研究,海洋工程,27(4):121-125。
58、李冬,葉銀燦,陳培雄,等. 2010.寧波外海陸架沉積物電阻率特性研究,工程勘察,(5):19-22。
59、劉杜娟,葉銀燦.2010.海洋地質災害災情評估進展與方法,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1(1):49-53。
60、劉杜娟,葉銀燦, 李冬,等.2010. 基於GIS的長江口南支下段河勢演變及穩定性分析〔J〕.海岸工程,29(3):19-27。
61、毛亞明,葉銀燦.2010.橫向荷載作用下樁側極限土抗力的上、下限分析〔J〕.海洋學研究,28(3):90-96。
62、劉杜娟,潘國富,葉銀燦.2010.東海陸架典型海洋災害地質因素及聲學反射特徵〔J〕.海洋通報,29(6):664-668。
63、Lai Xianghua, Ye Yincan, Pan Guofu and Li Dong.2011.Application of high-resolution geophysical methods in submarine pipeline inspection〔J〕.Int.J.Structural Engineering,2(4):363-383.
64、來向華,葉銀燦,韋雁機,等.2011.杭州灣海底管道沖刷自埋演化過程初步研究〔J〕.海洋學研究,29(2):65-71。

榮譽獎勵:

以第一完成人獲得的主要科技獎勵:
1、寧波深水港域港口自然環境資源查勘,獲1989年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2、中日間海底光纜系統路由海洋調查,獲1993年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3、舟山冊子島至金山衛海底輸油管道路由調查,獲1995年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4、中美海底光纜網路系統(中國海區)路由調查,獲2001年省部級優秀海洋工程勘察金獎;
5、國家標準“海上平台場址工程地質勘察規範”(GB17503—1998),獲2001年省部級優秀海洋工程勘察金獎;
6、春曉氣田群油氣外輸工程選址和海底管道路由調查研究,獲2005年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