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鎮

葉赫鎮

葉赫滿族鎮是滿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清初孝慈高皇后清末慈禧太后的祖籍地。位於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是四平旅遊經濟開發區內的重點景區、重點鎮、十強鎮,曾四次被國務院評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03年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全國創建精神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是吉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鎮。2008年被國家建設部批准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4月成立葉赫旅遊經濟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葉赫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平市鐵東區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村
  • 電話區號:0434
  • 地理位置:距哈大高速公路四平出口20公里
  • 面積:幅員面積265.1平方公里
  • 人口:31976人
  • 方言:東北官話松遼片
  • 氣候條件: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葉赫那拉古城遺址,轉山湖
簡介,歷史沿革,塔魯木衛,珊延府城,兩部仇殺,東西二城,孟古出生,孟古定親,“市圈計”,第十代王,發展葉赫,孟古出嫁,藉機挑戰,古勒山戰,孟古病逝,一戰葉赫,二戰葉赫,薩爾滸戰,三戰葉赫,四戰葉赫,部民八旗,名相明珠,納蘭性德,康熙東巡,慈禧太后,隆裕太后,葉赫驛站,風光地貌,

簡介

葉赫鎮位於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面積237.07平方千米。人口31976人。轄葉赫、雙合、永和、興隆、張家、板倉子、白木匠、楊木林子、新立、營盤、砬子溝、英額堡、東升等。由駐地葉赫街得名。1958年2月成立葉赫鄉;
1958年10月至1961年5月歸石嶺公社轄,為葉赫管理區;2005年,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將梨樹縣葉赫滿族鎮劃歸四平市鐵東區管轄。
葉赫規劃效果圖葉赫規劃效果圖

歷史沿革

葉赫是肅慎女真)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於葉赫河(今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境內)得名,分同姓葉赫和異姓葉赫。葉赫部落號稱葉赫那拉部(漢譯“嚮往海東青飛翔的天空”和漢語“鳳凰朝陽”之義略同),分布於南起長白山東至濱海地帶,是為同姓葉赫。而其中慈禧太后一支祖上本蒙古土默特氏,後入贅加入葉赫部,其後人成為異姓葉赫,與葉赫其它部落不同。
葉赫鎮

塔魯木衛

明朝滿族先民女真興起,海西女真葉赫部落原居呼喇溫江一帶,始祖打葉帶領族人進京納貢,為部族贏得了“塔魯木衛”名號。永樂末年,舉族南遷,來到伊通大地,部族勢力由小到大走向強盛。

珊延府城

八代王祝孔革為王時,塔魯木衛活動地域由伊通以南到開原、鎮北關以北的葉赫勒河流域一帶。1534年,祝孔革派三子尼雅尼雅喀在珊延沃赫山尖建“珊延城。”祝孔革把塔魯木衛改稱為“葉赫部”, “葉赫那拉氏”為其部族的姓氏。意為“河邊的太陽”。

兩部仇殺


葉赫國祝孔革羨慕哈達國王忠賺取“居停主人”之利的做法,在珊延城中開設驛館,吸引各部頭人和客商來此住宿、盤點和暫存貨物、馬匹等,葉赫國獲利日增。祝孔革分了哈達國的杯中之羹,哈達國王忠十分氣憤。1551年,祝孔革被哈達首領王忠所殺。

東西二城


葉赫國第九代王清佳努、楊吉努兄弟二人,於1573年在葉赫勒河畔建東、西二城。兄清佳努居西城,弟楊吉努居東城,皆為貝勒。珊延城、東城、西城呈“品”字分布,成為葉赫國一道堅固的屏障。

孟古出生


1575年,楊吉努的女兒孟古格格出生在葉赫東城,這位孟古格格就是中國清朝的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她與努爾哈赤有著具有傳奇色彩的姻緣。

孟古定親


1588年(明萬曆三年萬曆十六年)深秋9月,建州女真努爾哈赤拜訪葉赫國二位貝勒,願與葉赫國貝勒結交。清佳努兄弟認為努爾哈赤將來必成大業,決定對其實施籠絡,使其將來為葉赫所用。楊吉努將自己的小女兒孟古許配給努爾哈赤。

“市圈計”


1573年,清佳努、揚吉努兄弟東聯建州阿台、西聯蒙古兀良哈福余衛恍惚太、煖兔共萬餘騎兵,偷襲哈達國孟格布祿、歹商的營寨。明廷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幫助哈達欲處治清、揚二努。明遼東總兵李成梁精心設計了“市圈計”。 1583年十月初八,李成梁在“市圈計”中將清佳努、揚吉努與將士共三百一十一人殺害。

第十代王


清佳努長子布寨繼為葉赫國西城貝勒,揚吉努次子那林布祿繼為葉赫國東城貝勒,他們秉承父輩的優良傳統,繼續開創葉赫國新的輝煌局面。

發展葉赫


布寨、那林布祿恢復和壯大葉赫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很短的時間裡,葉赫國的實力就達到了歷史上的空前強大。

孟古出嫁


隨著建州女真努爾哈赤部的強大,建州已成為葉赫、哈達兩國競相爭取的部落聯盟。1588年,年方十四歲的孟古公主出嫁,葉赫國與建州聯姻結盟了。1592年,孟古生子皇太極,他就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中國大清王朝的太宗皇帝,孟古即為孝慈高皇后

藉機挑戰


葉赫那拉孟古與努爾哈赤喜結良緣,葉赫國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機會。1597年,葉赫成為海西女真四部盟主,布寨、那林布祿兄弟為維護自己海西女真盟主的地位,遏制努爾哈赤勢力的擴大,無事生非,提出了討要領土的要求,藉機向努爾哈赤挑戰。

古勒山戰


葉赫國使者討要領土之事未果,雙方的矛盾激化。努爾哈赤的強硬態度,激怒了布寨、那林布祿。他們組建了“海西四部聯軍”,劫掠了建州東界洞寨、戶布察寨後,1593年,又組成了“九姓聯盟”,兵分三路向佛阿拉城撲來。努爾哈赤設伏在古勒山,大敗九姓聯軍,布寨當場陣亡,那林布祿受傷,葉赫部落由興盛走向衰敗。

孟古病逝


1603年,葉赫那拉氏孟古公主病重,欲見自己的生母一面,努爾哈赤派使者前去葉赫迎請,葉赫東城貝勒那林布祿拒絕了努爾哈赤的請求。努爾哈赤對那林布祿的所作所為氣憤至極,為葉赫一戰埋下了伏筆。

一戰葉赫


努爾哈赤為報葉赫國貝勒那林布祿“不令母女相會之仇”,於1604年征伐葉赫。攻克了老城璋城,掠走二城七寨二千餘人、財物、畜產若干後,返回建州。

二戰葉赫


努爾哈赤征戰葉赫吞併哈達、輝發、烏拉等部。1613年,
努爾哈赤遣使去葉赫國討要逃往葉赫國的烏拉國王布占泰,葉赫貝勒金台石、布揚古拒命不從,努爾哈赤再次親征葉赫。葉赫做出充分防禦,將老城珊延城軍民全部撤到葉赫東西二城,加強防禦力量,將正在鬧痘疫的兀蘇城居民留給的努爾哈赤。

薩爾滸戰


愈加強壯的努爾哈赤把軍事鬥爭的主要矛頭指向明朝,“七大恨” 檄文告天計襲撫順,攻打清河。明廷發兵東北,引發了“薩爾滸之戰”。 後金軍大獲全勝,明廷無可調兵增援葉赫了。

三戰葉赫


努爾哈赤決定三打葉赫國。1619年,努爾哈赤於新春佳節之際偷襲葉赫國,此次出兵征討葉赫只為報復。

四戰葉赫


1619年6、7兩月,努爾哈赤率後金軍連克開原城、鐵嶺城,奪取了戰略要地,打開了進攻葉赫國的通道,阻斷了明廷對葉赫國的軍事援助。1619年8月22日,努爾哈赤攻克葉赫東城,東城貝勒金台石被絞殺。葉赫西城從內部被攻破,西城貝勒布揚古被處死。努爾哈赤兼併了葉赫部使女真民族走向了統一。

部民八旗


葉赫部精兵良將被努爾哈赤收入滿洲八旗,融入後金隊伍之中。在清王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上,葉赫那拉家族有眾多傑出人物,彪炳千古。

名相明珠


納蘭明珠1635年11月19日1708年6月3日),葉赫那拉氏,正黃旗滿洲人,清康熙王朝一代名相,輔佐帝政,為康熙盛世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葉赫那拉金台石的孫子,自幼接受良好的滿漢文化教育,通曉滿漢語言、文字,對典章制度熟諳在胸。十六歲時,出任雲麾使,行走宮中,後為康熙首輔大臣,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力主平三藩,收復台灣,抗擊沙俄。盡心盡力輔佐康熙帝,為促進康熙盛世、政治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葉赫部族史上閃現著耀眼的光華。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明珠長子,十七歲時被康熙帝授三等侍衛。納蘭性德摒棄滿漢之見,結交漢人文士、學者、江南才子,促進了滿漢之間的互相交流,增進了解,贏得了漢族學者的信任和愛戴。
納蘭性德的詞對後世影響極大,其詞傾心雋秀,自然超逸,哀婉悽美,間或雄渾。
他用生命和人格鑄就的詞作,為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增添了一抹艷麗的色彩,熔鑄他沒潔品性的詩詞作品是中華文化寶典中熠熠閃光的一頁。

康熙東巡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巡幸東北祖宗發祥地,到山海關,出錦州入遼陽,到達陪都盛京,沿著大驛路來到葉赫勒河畔。
康熙帝來到東城之下,仰視高高城基上的舊壁殘垣,手捋須髯,若有所思,隨口吟道:“斷壘生新草,空城尚野花。翠華今日幸,谷口動鳴笳”。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祖籍葉赫國,姓葉赫那拉氏,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11月29日),生於北京西四牌樓檗柴胡同,滿洲鑲藍旗人,後抬入鑲黃旗。曾三度垂簾聽政,兩次決定皇位繼承人,執掌清朝大權48年,將國家命運控制在她的股掌中,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走向。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緒駕崩。慈禧太后選醇親王載灃三歲的兒子溥儀繼位,這是慈禧第二次確立王位的繼承人。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儀鑾殿晏駕,終年七十四歲。慈禧在清王朝末年獨攬朝中大權近五十載,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隆裕太后


慈禧太后的侄女,葉赫那拉氏桂祥之女靜芬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七與光緒帝大婚禮成,封為孝定景皇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緒帝駕崩,慈禧太后立光緒弟弟載灃的兒子溥儀為帝,年號宣統。孝定景皇后尊為皇太后,上徽號曰“隆裕太后”。
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宣統帝頒發“宣統遜退”詔書,清帝退位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制。
一九一三年二月二十二日凌晨,隆裕太后病逝,終年四十六歲。

葉赫驛站


清王朝統治者在順治、康熙年間先後在遼河流域、吉林地區修築了柳條邊牆,實行封禁,對邊牆內的“龍興之地”實施保護。柳條邊的封禁一直持續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才逐漸廢弛。清政府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起,修建了從京師至吉林烏拉的驛道。
驛道從葉赫穿過,並設葉赫驛站。葉赫驛站由驛所、營房、馬廄三部分組成,為過往的官兵、官差提供食宿、車馬、雜役等保障。驛道、驛站加強了朝廷與東北邊陲各族人民的聯繫;提供了軍事行動和運輸通信聯絡等多方面的保障,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風光地貌

葉赫滿族鎮地處長白山余脈,屬大黑山系,是一個“六山一水三分田”的丘陵半山區。
境內山清水秀,自然風光旖旎。逢春百花爭艷、百鳥爭鳴,盛夏,林木蔥蔥,溪水潺潺,金秋,滿山紅葉,果滿枝頭,寒冬,白雪皚皚,銀裝素裹。
葉赫河自東向西流經葉赫全境,一注碧水呈“S”型繞山而行,形成一個5000畝寬闊水域的中型水庫,湖岸林木豐美,怪石林立,素有“北方小三峽”之美稱。國家3A級旅遊景區葉赫那拉城坐落於東城山上,巧奪天工的神奇自然景觀繪就了一幅“靜水環城霞淡淡,長松繞嶺霧悠悠”的美麗畫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