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部城址

葉赫部城址

葉赫部城址,位於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葉赫滿族鎮西部老爺廟村附近,是明末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之一葉赫部王城。

葉赫部城址有東城、西城和商監府城,呈三角形分布。東城有內城和外城,外城面積約61萬平方米、內城面積9萬平方米;西城有內城和外城,外城面積約43萬平方米、內城面積約2.5萬平方米;商監府城有內城和外城,外城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內城面積約1.8萬平方米。葉赫部城址對四平市的經濟發展及文化旅遊產業具有重大意義。

2006年5月25日,葉赫部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葉赫部城址
  • 地理位置:中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保護級別: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Ⅰ-60
  • 所處時代:明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葉赫部城址西城、商監府城始建。
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葉赫部城址東城始建。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葉赫部城址東城、西城與商監府城同時廢棄。
1979年,四平市地區文物調查小組對葉赫部城址進行了首次考古調查。
1983年6月,為配合中國第二次文物普查,四平市地區文物調查小組對葉赫部城址進行了第2次考古調查。
1994年6月,葉赫那拉城(位於葉赫鎮轉山湖水庫東山之上)仿古建築群工程動工。
1995年8月,葉赫那拉城竣工,占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
1997年,四平市地區文物調查小組對葉赫部城址進行了第3次考古調查。
2007 年,為配合中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四平市地區文物調查小組對葉赫部城址進行了第4次考古調查。
2014、2015年,為配合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編制葉赫部城址保護規劃,四平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又組織專業人員對葉赫部東城、西城進行了局部勘探,並對葉赫部周邊城寨進行調查。

遺址特點

葉赫部城址有東城、西城和商監府城3座城,呈三角形分布,東城與西城隔葉赫河相望,商監府城位於東城之南。西城依自然山勢修築,堅固險要。其外城用石頭修築,石城外又加築木柵欄,而裡面又修木城,木城中有八角明樓。
東城
東城原稱“台柱寨”,因修築時間比西城晚,又位於葉赫河東岸,故稱新城或東城,東城有內城和外城之分。外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平面呈圓角方形,城垣為土石堆築,周長3500米,面積約61萬平方米;內城建在外城正中一座突起的平頂山丘之上,平面呈橢圓形,城垣沿山崖邊緣修築,周長1113米,面積9萬平方米,城垣外壁斜坡殘高24米,內壁斜坡殘高3-4米,內城南北2座門門外均有馬蹄形瓮城,城門為2扇向內對開,用厚木板外包鐵皮並以大頭鐵門釘加固,故有石城鐵門之稱,有角樓而無馬面,城內有八角明樓(迎神殿)、瓦子堂(祭神殿)、貝勒府和格格樓等建築遺址,官邸、民宅、倉儲、作坊等建築。
葉赫部城址(東城)葉赫部城址(東城)

西城
西城稱“夜黑寨”,因修築時間比東城早,又位於葉赫河之西岸,故稱老城或西城,西城有外城和內城之分。外城三面依山,一面臨水,平面呈橢圓形,城垣以土石堆築,殘高2-3米,周長2347米,面積約43萬平方米,辟東、西二門;內城建在外城東南隅一座突起的山頭上,平面呈梯形,南寬北窄,依山勢走向築城。城垣亦為土石堆築,周長702米,面積約2.5萬平方米,東牆和南牆沿陡崖邊緣修築,殘高3-4米,西牆和北牆為平地起築,殘高10-12米,有角樓四座,殘高14米,凸出城外3米,有馬面12座,殘高12米,凸出城外2米,馬面間距20-40米不等,城內有2處長方形建築址。
葉赫部城址(西城)葉赫部城址(西城)

商監府城
商監府城,又稱珊延沃赫城,即白石山城,平面呈長方形,有內城和外城之分。內城有2重城垣,外重城垣周長497米,面積約1.8萬平方米;外城沿山脊修築,周長150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此城有角樓,無馬面,無瓮城。
葉赫部城址(商監府城)葉赫部城址(商監府城)
文物遺存

文物遺存

葉赫部城址東城地表散布的泥質灰陶、缸胎釉和明代青花、五彩瓷片,與西城相同,但數量遠比西城多;葉赫部城址西城地面散布大量輪制泥質灰陶和醬陶殘片,另有明代青花、五彩、鬥彩和單色瓷殘片;西城內城遍布青磚、布紋瓦、仰蓮紋瓦當和三角形滴水、白灰塊等遺物;葉赫部城址商監府城城內地表散布輪制泥質灰陶和缸胎釉陶及明代青花、五彩瓷器殘片、鐵箭頭、鐵刀等遺物。

研究價值

葉赫部城址是四平市重要的文化遺產,為明代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之一葉赫部的故城,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葉赫部城址保護規劃的編制,為保護、開發、利用該城址,並對四平市的經濟發展及文化旅遊產業具有重大意義。

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葉赫部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四平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編制《葉赫部城址文物保護規劃》,依託葉赫部城址這一歷史文化遺產,協調好文物保護與經濟開發的關係。

歷史文化

在扈倫四部中,以葉赫部最強,又受明朝的支持。努爾哈赤繼對葉赫兩次征討之後,於萬曆四十七年即天命四年(1619年),再次發兵攻打葉赫;正月初二日,努爾哈赤命大貝勒代善率將十六員、兵五千人,往守扎喀關,防止明軍偷襲建州,親率傾國之師起行;初七日,深入葉赫界,建州兵自克亦特城、粘罕寨焚掠至葉赫城東十里,俘獲大量人民、畜產、糧食和財物,盡焚葉赫城十里外之大小屯寨二十餘處,葉赫向明乞師,明開原總兵馬林率合城兵馳救,建州軍為避免兩面受敵,班師而回,葉赫為著報答明朝,派兵二千應援薩爾滸之戰(後文敘述)的明軍,時努爾哈赤謀使所屬詐降葉赫金台石,金台石不應,建州在取得薩爾滸大捷之後,乘機發兵再征葉赫。
萬曆四十七年即天命四年(1619年)八月,努爾哈赤召集諸王貝勒大臣會議,商討對葉赫的作戰計畫,並誓言:“此舉如不克平葉赫,吾必不反〔返〕國也。”(徐乾學:《葉赫國貝勒家乘》清鈔本)時葉赫貝勒金台石住東城,貝勒布揚古住西城,兩城相距四里。諸王貝勒大臣會議決定: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舒爾哈齊之子)、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等率護軍健騎,揚言征討蒙古,繞路潛行,直投葉赫貝勒布揚古駐地西城,又命額亦都等領前鋒軍,“扮為蒙古兵”,馳投葉赫貝勒金台石駐地東城,努爾哈赤親率八固山額真,直督大軍,隨後進圍金台石城;大軍於十九日出發,即斷絕往來信息。葉赫貝勒金台石駐地東城,依山修築,堅固險要。東城為葉赫城之役攻堅所在;二十二日,後金軍進至葉赫城下,葉赫貝勒金台石、布揚古各統兵出城,鳴角操鼓,準備迎戰,後金軍盔甲鮮明,劍戟林立,鉦鼓相聞,河谷震盪,兩軍混戰多時,葉赫貝勒見勢不能敵,令鳴角收兵,入城堅守,代善等四大貝勒督率護軍圍布揚古所住西城,努爾哈赤率額亦都等督軍圍金台石所住東城。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葉赫部城址位於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葉赫滿族鎮西部老爺廟村附近。
開放時間
葉赫部城址開放時間為全天。
門票
葉赫部城址門票免費。
現存東城外圍原有周長約3000米的外城,惜已破壞無存,現存東城僅為內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