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甫蓋尼·維克多羅維奇·符切季奇(Vuchetich ,1908-1974)是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衛國戰爭時期以及70年代在藝術上建有功勳的著名雕塑家。被蘇聯國家譽為“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美術家”。他和薇拉·伊格娜吉耶芙娜·穆希娜等人齊名,先後被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前蘇聯人民藝術家稱號和獲得過列寧獎金。在前蘇聯,這是三種最為顯貴的稱號,只有極少數的藝術家能夠得到,不僅在政治上的地位非常高,在生活上還可終生享受特殊待遇,烏切季奇是全蘇美術家中唯一的“三項全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甫蓋尼·維克多羅維奇·符切季奇
- 外文名:Vuchetich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1974年
生平,作品欣賞,
生平
他出生於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現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市),1926-1930年在羅斯托夫藝術學校學習,1933年畢業於列寧格勒美術學院。從1935年起,他參加了莫斯科大型建築的裝修工作,這對他日後成為大型藝術雕刻家,是一次很好的鍛鍊機會。在衛國戰爭期間,符切季奇曾參加軍隊到過前線,並負了重傷。從1942年開始,他在格列柯夫軍隊美術家工作室從事創作。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蘇聯人民的英勇頑強和自我犧牲精神,激發了符切季奇的創作熱情。他成功地塑造了同時代人-勞動者、戰士、作家的形象。例如:《蘇聯英雄崔可夫元帥像》(1947年)、《把劍鑄成犁》(1957年)、《捷爾任斯基紀念像》(1958年)等。1967年建成的伏爾加格勒市馬馬耶夫高地上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英雄紀念碑》綜合體中的一些主要雕像,也都是出自符切季奇之手的傑作。符切季奇的作品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立意新穎,別具時代風貌。大都深刻感人,被廣大蘇聯人民所稱頌,為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所喜愛。他在這幾項藝術品中所創造的紀錄至今還沒有人超越。
作品欣賞
葉甫蓋尼·維克多羅維奇·符切季奇擅長肖像和大型紀念碑。衛國戰爭時期,他作的紅軍士兵和指揮員肖像,揭示了主人公的愛國主義品德和崇高的獻身精神。戰後,由武切季奇領導的創作集體,在東柏林特雷普托夫公園烈士公墓,建起一座高達30米的圓雕《蘇軍戰士》,為後來的蘇聯紀念碑綜合體揭開了序幕。1957年武切季奇完成的《化劍為犁》,是一件寓意性雕塑,它由蘇聯政府贈送聯合國,立於紐約聯合國大廈之前。史達林格勒戰役英雄紀念碑綜合體(1967),是武切季奇最著名的作品。主雕《祖國──母親》,高 101米,建在當年激戰過的馬馬耶夫高地之上,氣魄宏偉,創造了蘇聯國內無依託雕塑的最高紀錄,也是世界上著名大型紀念碑之一。武切季奇晚年另作有《庫爾斯克戰役紀念碑》雕塑稿一件,極富表現力,但未及動手就去世了。
蘇軍戰士
《保衛和平》紀念碑,雕像用青銅製成,底座是富拉玄岩材料,創作於1946-1949年,現安放在柏林特列波托夫公園的烈士公墓前。青銅像《保衛和平》,又稱蘇軍戰士紀念碑,是符切季奇在衛國戰爭後,為紀念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在德國犧牲的蘇軍烈士,而在德國柏林修建的一系列紀念碑之一。這座紀念碑的主體是一個英勇的蘇軍戰士,他身穿蘇軍軍裝,外面披著軍用斗篷,腳登高筒皮靴,高大而威武。他右手握著一把長劍,左手抱了一個小女孩,腳下是被砍碎的萬字旗,寓意是為了下一代的幸福成長,為了全人類的和平生活,要堅決消滅法西斯力量。他左腳踩在同法西斯戰鬥結束後的廢墟上,身體矯健而挺拔,目光堅定地向遠方望去。在他的目光中,既有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又有要永遠地保衛和平而感到的強烈的責任感。這個戰士的形象樸素而威嚴,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格特點。作者為了突出戰士的英勇,有意加大了他和小女孩之間的比例。小女孩在戰士的懷裡顯得十分弱小,她趴在戰士的肩膀上似在熟睡,象一棵嬌柔的鮮花需要愛護和澆灌,而戰士則高大有力,使站在雕像下面的觀賞者在視覺上更覺得戰士的威武挺拔。這件雕像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在建成後受到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廣泛讚譽。
化劍為犁
到了1957年,烏切季奇又推出了他的力作《鑄劍為犁》,這也是他在世界上獲譽最高的代表作。雕塑為一位身材壯碩的裸體男子,象徵著無階級、無民族、無貧富的純粹的人,他的右手正掄著一把鐵錘,把左手中握著的一柄利劍槌打成耕地的犁。這件象徵主義的作品正符合當時“和平”的世界性主題,於1958年獲得布魯塞爾世界藝術展的榮譽獎。以後赫魯雪夫訪美時,親自代表前蘇聯政府把它贈送給聯合國,成為前蘇聯的國家禮品,陳列在聯合國大廈前的廣場上,功莫大焉。
史達林格勒紀念碑綜合體
但烏切季奇最大的成功還是《史達林格勒戰役大型紀念綜合體》,他花10年功夫完成了這一世界奇觀。說它是世界奇觀並非誇張,它建在前蘇聯衛國戰爭時史達林格勒戰役最激烈的巴巴耶夫高地上,利用起伏的地形巧妙布局,規模宏大,尺度非常驚人。其中最主要的《祖國——母親》巨型雕像位於高地之上,竟然高達102米,她轉身挺胸舉劍,揮臂呼喊,具有強烈的震撼力。烏切季奇選用一位強壯健美的俄羅斯女性來象徵祖國,以與美國的自由女神相媲美。巨像的底座下是一個“軍人光榮大廳”,作為陳列和悼念的大廳。順著主雕像所在的山坡而下,兩側是高大的《廢墟牆》,上面用水泥塑出了前蘇聯衛國戰爭的種種慘烈情景、種種殺敵的鏡頭。浮雕用寫意的手法雕成,表面粗糙破碎,滿布彈洞,酷似戰爭中留存下的斷牆殘垣。為了加強感染效果,還在牆體內裝上了種種喊殺聲、槍炮聲、爆炸聲和口號聲等的音響,以調動觀眾的情緒。在浮雕牆的下部正中是寧死不屈廣場,當中立有一尊《寧死不屈》的巨型雕塑,一位剽悍的俄羅斯裸體男子一手握轉盤衝鋒鎗,一手執手雷,顯示了前蘇聯人民英勇不屈的戰鬥精神。此外還有憂傷廣場和英雄廣場,各有許多雕塑。
其他作品
烏切季奇雖然也從事肖像雕塑的創作,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大型紀念碑的創作。除了《烏克蘭衛國戰爭大型紀念性綜合體》和《史達林格勒戰役大型紀念綜合體》之外,他還創作了《庫爾斯克紀念碑》。庫爾斯克戰役也是前蘇聯衛國戰爭中最重要的一役,烏切季奇別出心裁地採用象徵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手法,用兩塊巨形的岩石相互撞擊,一塊斜著向上,具有向上的衝擊力;另一塊則被撞得蜷曲起來。這兩塊巨石分別代表著前蘇聯紅軍和德軍,巨石是用各種武器的殘骸堆積而成,這兩塊巨石相撞的雕塑具有一種無比強烈的動感和力度,以無比的氣勢衝擊著人們的視覺。這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一組雕塑,當時被讚譽為“但丁式的”“英雄詩”,可惜它尚未完成時烏切季奇就去世了。
就紀念碑的規模而論,前蘇聯的許多作品早已超出了一般單體雕塑的概念,甚至連群雕、組雕都不夠,於是就出現了藝術綜合體這一嶄新形式。這種綜合體是指將雕塑、壁畫、浮雕、建築、園藝、景觀、燈光、展示、音樂和實景道具等都集合在一起的名詞,烏切季奇一生中就致力於這樣的巨型創作,以他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情懷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偉績。
一個細節是:烏切季奇非常喜歡在他的作品中用劍,劍在他的作品中不斷出現,不斷變化,也不斷被賦予象徵性。在《戰士——解放者》和《祖國——母親》中,劍是作為斬凶頑的利器,是代表著正義的武器。但到了《鑄劍為犁》中,劍又被巧妙地化成了耕種的犁,從而體現了一種“盡洗甲兵都不用”、化干戈為玉帛的人道主義情懷,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也正是這種世界人民所共通的情懷,才使得這件作品成了舉世名作。
在莫斯科的造型藝術博物館的門口,擺放著烏切季奇的名作《鑄劍為犁》的原件,它的體量並不大,但仍然讓人感受到那種撼人的人道主義的魅力。我摩挲著它們的青銅表面,就像在摩挲著業已解體的前蘇聯,那曾經是一個龐大的存在的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