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景林

葉景林

葉景林遼寧省鞍山市人,瀋陽軍區政治部話劇團曲藝隊原隊長,1953年出生,1972年入伍,1976年入黨,歷任班長、幹事、電影隊副隊長、曲藝隊隊長,國家一級演員,2001年3月因肺癌病逝。葉景林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更追求人格的高尚。他始終堅持“台上演好戲,台下做好人”,被譽為德藝雙馨的軍旅評書藝術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景林
  • 出生日期:1953年
  • 逝世日期:2001年3月
  • 職業:藝術,演員,曲藝家
  • 性別:男
  • 所處時代:當代
  • 籍貫:遼寧省鞍山市
人物簡介,人格,教女兒學做人,請官兵當老師,幫隊員渡難關,一個稱職的合作夥伴,一次缺席的頒獎,冷的邊關熱的心,戰士的掌聲更可貴,把曲藝隊當成自己的家,個人榮譽,個人精神,社會評價,讓觀眾“叫好”不對領導“討好”,既要有熱情,還要有本領,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與時俱進,社會影響,

人物簡介

葉景林,遼寧省鞍山市人,瀋陽軍區政治部話劇團曲藝隊 原隊長,1953年出生,1972年入伍,1976年入黨,歷任班長、幹事、電影隊副隊長、曲藝隊隊長,國家一級演員,2001年3月因肺癌病逝。葉景林同志把為兵服務、德藝雙馨作為畢生追求。他擔任曲藝隊隊長7年裡,帶領演員頂烈日、冒嚴寒、下海島、鑽山溝,風餐露宿,行程20多萬公里,足跡踏遍了東北大地的座座軍營,為基層官兵演出480多場,即使被確診為肺癌晚期,也強烈要求下基層演出,直至病倒在舞台上。他一生堅持用火熱的心去寫兵演兵,謳歌軍營,先後創作了60多篇反映部隊生活的評書,有50多個節目獲獎,其中獲全國、全軍一等獎的就有12個。他堅持台上演好戲,台下做好人,不為金錢名利所動,多次謝絕到地方商演;他傾心為官兵送歡樂,不給基層添麻煩,受到部隊官兵的廣泛稱讚。葉景林同志先後榮立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被瀋陽軍區樹為“學雷鋒標兵”、“學雷鋒先進個人”,被中國文聯表彰為“德藝雙馨”的中青年藝術家。
葉景林葉景林

人格

葉景林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更追求人格的高尚。他始終堅持“台上演好戲 ,台下做好人”,被譽為德藝雙馨的軍旅評書藝術家。葉景林台上台下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聽後讓人動容,發人深思,為我們進一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提供了生動教材。
葉景林戲說中華美食葉景林戲說中華美食

教女兒學做人

台上:1999年8月30日,在全軍第七屆文藝匯演中,葉景林表演完評書《人命關天》之後,他的女兒葉子作為新人上場了。一曲《軍營是我家》博得陣陣掌聲,葉子激動不已 ,感到自己拿獎肯定沒問題了。
為昏迷中的葉景林過48歲生日為昏迷中的葉景林過48歲生日
台下:全軍文藝匯演兩年一次,為了參加這次演出,葉子過關斬將,吃了不少苦。本來,她感到自己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麵包車藝術團”是特邀參加演出的,誰上節目爸爸有“拍板權”。沒想到,葉景林對自己的獨生女兒並不照顧,不但讓她與很有實力的演員同台競爭,還專門請人為一名新調來的演員“包裝” ,說如果差距不大,就讓新演員“上”。葉子覺得爸爸偏心眼兒,可爸爸卻說別指望我照顧你,誰唱得好就讓誰“上”。經過層層遴選,葉子終於取得了參加匯演的資格。葉子的表演,博得評審一致好評。衝著“新人獎”而來的葉子怎么也想不通,“麵包車藝術團”9個節目得了15個獎,其中3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可她卻連個優秀獎都沒得到。事後她才知道,根據父親的意見,“新人獎”給了隊里另一名表演也不錯的新人。那些天,葉子幾乎哭成了淚人,一氣之下,她報名參加了某城市舉辦的青年歌手大獎賽,唱的還是這首歌,結果拿了一等獎。當她把大紅證書放到爸爸面前時,葉景林淡淡地說,你獲獎我高興,可只要爸爸在你和別人之間選擇時,我就不能把獎發給你。

請官兵當老師

台上:那一次,葉景林在某部演出評書小段《春節晚會》時說道:“一摟多粗的大樹,被狂風吹得咔吧一聲———樹杈折了”,引來觀眾一片笑聲。
台下:這段評書的“包袱”,原來可不是這么設計的。為了產生舞台效果,葉景林採取誇張的手法,來了一句“一摟多粗的大樹咔吧一聲就折了”。沒想到一個戰士給他吹了冷風:“多大的風能把一摟多粗的大樹給吹折了?這樣講不真實!”葉景林覺得這個戰士的話挺在理,回去就把這段給改了,在樹的後面加了一個“杈”字。事後葉景林稱這位戰士是自己的“一字之師”。葉景林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一定要貼近基層,貼近官兵,這樣寫出來的段子官兵才愛看,才有生命力。他從基層挖掘到的素材,寫成段子後,不是先拿去發表,而是先說給戰士聽,廣泛徵求大家的意見。官兵都說,我們喜歡葉老師這樣的藝術家。

幫隊員渡難關

台上:1999年,蒙古族歌手其其格在家鄉舉辦的新人新作大賽中獲獎後,曲藝隊專門為她召開了一次慶祝會。在慶祝會上,其其格再次演唱了那首獲獎歌曲《飄洋》。接著,她用蒙古族傳統禮節,舉起斟滿的酒杯,敬給葉景林。此時,其其格眼裡噙滿淚花,將一條兩米長的哈達恭敬地掛在葉景林的脖子上,表達自己最真誠的敬意。
台下:其其格家境十分困難,她高中還沒念完就給人家當了保姆。後來從事音樂的僱主發現了她的音樂天賦,便把她調到縣文工團當了一名臨時演員。在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節上,其其格的表演深深打動了葉景林。他感到這個演員很有發展前途,就想把她調進曲藝隊。經過話劇團層層考察,其其格被試用了。那段時間,她沒有房子,就和葉景林的女兒葉子住在一起。葉景林還讓妻子每月給其其格一些零用錢。為讓她儘快脫穎而出,葉景林專門為她寫了一首歌,還讓作曲家陳楓為她譜曲。在精心“包裝”其其格的同時,葉景林從家裡拿來1萬多元錢,讓妻子孔宇陪著其其格到遼寧人民廣播電台錄音棚錄音,灌伴奏帶。其其格果然不負眾望,在一次大賽中獲獎。經歷種種波折後,她如願以償,成了曲藝隊的正式一員。

一個稱職的合作夥伴

台上:1999年10月,由單田方、田連元、葉景林、張潔蘭4人合說 的30集評書《遼瀋戰役》,在遼寧電視台播出後,因其主題重大、形式新穎,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又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
台下:文藝總監、製作人史艷芳深知,葉景林在這個節目中費盡了心血。後來,為使這一節目盡善盡美,葉景林專門休假,用18天時間對本子進行了二度創作。其間,他先後查閱了大量有關遼瀋戰役的翔實史料。進入錄製階段後,葉景林不少節假日都是在圖書館過的。他悉心揣摸人物特點,反覆咀嚼故事情節,有時候在家裡對著鏡子練習。他不挑肥揀瘦,讓播演什麼角色就播演什麼角色,哪怕只有幾句台詞,也格外用心。葉景林從歷史事實出發,向製作人史艷芳建議再給自己增加一點時間,以便充分表現人物性格,更好地再現當年的重要場景。史艷芳感到很為難,一方面30集篇幅是經過審批了的,一方面又擔心如果葉景林倔脾氣上來,很可能鬧得拍不成。想來想去,史艷芳只好說,這次先委屈你一下,以後有機會給你錄製個專集來彌補。葉景林聽後笑了:“我只是說說而已,感覺剪得太多有些可惜了。你放心,我會按原定計畫完成好的!”葉景林果然說到做到,對自己的台詞進行了大幅度刪減。為了保持前後銜接,他還讓妻子孔宇給掐表,把時間卡得分秒不差,錄製中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直到滿意為止。

一次缺席的頒獎

台上:2000年11月13日,北京長安大劇院群星薈萃。劉蘭芳袁闊成牛群、侯躍文、侯躍華、大山等文藝界知名人士,都匯聚在這裡,參加由中國文聯舉辦的“全 國百名德藝雙馨的中青年藝術家”評選暨頒獎大會。葉景林作為獲得表演、創作最高獎———雙牡丹獎的得主,準備在舞台上做精彩表演,觀眾事先也得知了這個訊息。可大會進行到一半時,主持人突然宣布,獲一等獎的節目因故不能演出。
葉景林素描葉景林素描
台下:原來,葉景林突然病倒了。早在一個月前,他已被初步確診患了肺癌,醫生告訴他要多休息。在醫生指點下,家人也為他調整了作息時間,以便他養足精神出席中國文聯舉辦的這次頒獎大會。可葉景林根本沒有落實這個計畫表。他說,幾件原來計畫好的事一定要做,人得講誠信,說了就要兌現。到黑龍江省邊防某團慰問演出的事,他在瀋陽軍區總醫院住院期間,還不停地打電話聯繫,由於醫院不同意,他沒去成。曲藝隊出發時,他跑到候車室送行。隊友們演出期間,他隨時和教導員解娟通電話了解情況。每次演出結束後,葉景林一定先把電話打過去,問問效果怎么樣,戰士掌聲熱烈不熱烈。另外讓葉景林感到過意不去的是,他曾答應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要把改編完的《中國:向貧困決戰》評書稿和試播的3集錄像帶寄過去,由於下基層演出,一直沒能落實。這樣,那段時間,他天天改稿到很晚才休息。為了“誠信”二字,葉景林把醫生的忠告打了折扣。頒獎的日子到了,他卻累倒了。

冷的邊關熱的心

台上:1996年元旦,曲藝隊在漠河某邊防團慰問演出。當時氣溫降至-40℃ ,戰士穿棉衣還打寒顫,可為了演出效果,教導員解娟帶頭穿起單薄的演出服上台主持節目。見此景,葉景林和其他隊員也都自覺地這樣做了。令人納悶的是,凍得臉色發紫的解娟表演一結束,就一個勁兒地對葉景林說“謝謝”。
台下:當時天實在太冷了。曲藝隊的隊員們從瀋陽趕來時已有心理準備,帶了不少棉衣,可到了這個邊防團,還是覺得比想像的冷。帶來的棉衣都穿上了,寒風依然“嗖嗖”往衣服里灌,凍得大家直哆嗦。團領導讓機關幹部給曲藝隊每人拿來一件棉大衣。正式演出前,葉景林看到有些演員表現出畏難情緒,有的女演員還提出“最好別穿裙裝了”。教導員解娟是演員中體質最差的,也是全隊穿得最厚的一個,大家都把目光盯在了她身上。按說,憑葉景林的威信,喊一嗓子,大夥不敢不換演出服。可他沒有這么做,而是單獨找教導員解娟,說你先換上,隊員們看你換了,就不會再說啥了。聽了隊長的話,解娟立馬就換上了裙裝。這時隊員們來問葉隊長到底換不換演出服,葉景林不失時機地跟隊員們說,這事你們去問教導員。解娟馬上進行“戰前動員”:“邊防戰士有的當了好幾年兵,根本沒看過專業演出。戰士們的文化生活太單調、太枯燥了,為了能給邊防官兵送去最美的精神食糧,讓邊防官兵體驗一次真正的藝術享受,我們全都穿演出服表演。為奉獻的人做一次奉獻,這也是我們對官兵最起碼的尊重!”

戰士的掌聲更可貴

台上:一次,葉景林在某邊防團演出時,節目個個精彩,官兵掌聲不斷。團領導當即登台,表示要給曲藝隊送錦旗。葉景林說什麼也不同意:“不如省下錢,給戰士們買幾件像樣的文體器材。”
台下:葉景林時常告誡隊員,為戰士演出要全心全意,不能走過場,更不能圖虛名。為了這次演出,他推掉了兩場商演邀請。在這期間,他的胃病和心臟病同時犯了,但接到邊防團邀請後,他還是不顧勸阻按時帶領曲藝隊趕到團里。演出前,葉景林先吃了幾片救心丹,一連給官兵表演了4段評書。團領導了解情況後,很受感動,打算送錦旗表示敬意。這件事過後,葉景林感慨地向隊友們說:“ 我們每次下部隊,常常遇到基層贈送錦旗的事,我們還常常以此為榮,殊不知,這就背離了為兵服務、為基層服務的初衷。”

把曲藝隊當成自己的家

台上:這些年,葉景林帶領的“麵包車藝術團”可真是“鳥槍換炮”了,曲藝隊的裝備已初步實現現代化,普通麵包車改成了依維柯,胸戴麥克、手持麥克和音響都是進口的,就連拉音響的車都裝有空調。每次到基層演出,演員們一登台,官兵們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
台下:誰能想到,這些設備中的一部分是葉景林用自己家的積蓄墊付的,要不是他托朋友,還要多花五、六萬元。在買這些設備時,葉景林說:“將來曲藝隊有錢了就還我,沒錢就不要了!”當時曲藝隊一窮二白,葉景林提出,我們不能滿足於“一個麥克風,兩盞碘鎢燈”和“鑼鼓一響,又是一場”的傳統演出模式,要給戰士演好戲,送精品。可要添置設備,沒錢不行啊,葉景林就想到了妻子的錢包。回家“騙”妻子孔宇說,曲藝隊先借一點錢買設備,過幾天等上級撥了款馬上就還。妻子知道他早把曲藝隊當成了家,當即表示同意。經過托人砍價、“打折”,他們終於把設備買來了。曲藝隊從此風光了,可原定的還錢日期卻一拖再拖。葉景林怕妻子問他,開始裝病,天天嘮叨牙疼,為此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妻子反過來又安慰他說,實在還不上就算了。後來,上級了解這一情況後,及時把款還給了葉景林。

個人榮譽

葉景林同志先後榮立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被瀋陽軍區樹為“學雷鋒標兵”、“學雷鋒先進個人”,
被中國文聯表彰為“德藝雙馨”的中青年藝術家;
2003年中央軍委追授他“德藝雙馨文藝戰士”榮譽稱號。
他帶領的曲藝隊被瀋陽軍區樹為“深入基層為兵服務先進單位”,被中國曲藝家協會表彰為“德藝雙馨”曲藝隊,先後榮立集體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個人精神

葉景林戲說中華美食
葉景林生前始終把部隊基層官兵生活作為他從事文藝創作的源泉。哪裡有部隊,他就到哪裡找素材、找靈感;部隊開展什麼教育,他就創作什麼段子;哪裡出了先進典型,他準會出現在哪裡。1987年春,大興安嶺遭受特大火災。葉景林一到火場,就盯上了滿臉大鬍子的某師師長吳長富。轉戰東西兩片火場,他成了吳長富的“影子”。火滅了,“大鬍子師長”出名了,可葉景林為了創作《大鬍子傳奇》,黑硬的鬍子足足長了半寸長,被官兵們戲稱為“二鬍子”。
葉景林20多年如一日,把對黨的忠誠鐫刻在了為兵服務的舞台上。從漠河“北極村”往北,有一個小維護站,人稱“北方第一哨”。曾經駐守此地的士官張潤山至今記得這樣一件事:1995年的一天,葉景林帶著演出隊,突然來到了哨所。張潤山本以為,葉景林他們也就是象徵性地演幾個節目。沒想到,就在這小小的哨所,10名演員輪流登“台”獻藝,葉景林一口氣說了3段評書。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張潤山感慨不已:“葉隊長他們那個認真勁兒,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擔任曲藝隊隊長的幾年間,葉景林帶領曲藝隊10個人,“行軍一台車、吃飯一張桌、演出一台戲、送兵一片情”,走邊防、下海島,足跡踏遍白山黑水軍營,為兵送戲480場,把歡樂和笑聲送給廣大官兵。
為兵演出既是葉景林的畢生追求,也是他不懈奮鬥的精神支柱。不管多苦多累,哪怕是重病在身,只要聽到“老葉,該你上場啦”這句話,葉景林就像戰士聽到了衝鋒號,精神抖擻地走上舞台。2001年2月12日,在某直升機團,葉景林用行動奏響了生命的絕唱:冒著嚴寒,在機場露天為走下“戰鷹”的飛行員演出……45天后,他永遠離開了他朝夕相處的戰友們,還有他終生眷戀的舞台
台上演好戲,台下做好人。葉景林用生命詮釋了“德藝雙馨”的深刻內涵。

社會評價

讓觀眾“叫好”不對領導“討好”

有人認為,弘揚主旋律的作品只能在領導面前“討好”,不能在觀眾當中“叫好”。
葉景林從來不認同這種“歪歪理”。他不把媚俗當通俗,不把獵奇當新奇
,沒有迎合一些人的趣味,沒有熱衷於表現自我,更沒有走向庸俗無聊。領導稱讚,葉景林的創作代表了主流方向。官兵說,看他的表演,笑後更覺益處多。實際上,提倡“多樣化”,既是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又是時代進步、思想解放的表現。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把“服務”當成“籌碼”?關鍵就在於,這些人太把自己當回事。當“公僕”角色在腦中變成“施主”身份的時候,“服務”意識的淡漠也就不足為奇了。看來,文藝工作者正確的“角色定位”,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葉景林一家葉景林一家

既要有熱情,還要有本領

葉景林能從一個“跑龍套”的小演員,成長為軍隊評書界的一級演員,僅憑熱情成不了“大氣候”。他的成功,首先在於心無旁騖,不為名利所惑,善用平常之心看社會,任何時候都不讓心靈“長草”。葉景林在提高個人道德修養的同時,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與時俱進

1998年,首都曲藝界對葉景林的“麵包車現象”進行專題研討。曲藝隊那種精幹高效、靈活機動、平戰結合的“文藝輕騎兵”模式,受到與會者一致好評。
葉景林和隊友們不僅注重演出樣式的創新。在演出內容上,他們同樣積極開動腦筋,巧妙採用“拼盤”形式,使相聲小品評書、獨唱、魔術雜技等不同藝術門類,各得其所,相映成輝,從而滿足了不同審美趣味和審美需求。就連青年官兵喜歡看的搖滾歌曲,他也從不排斥。讓現代的士兵感受現代文明,真正享受高品位藝術,就要與時俱進、大膽創新。

社會影響

2002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在會 見瀋陽軍區話劇團已故評書藝術家葉景林的妻子孔宇、女兒葉子時,代表江澤民主席和中央軍委向她們表示親切的慰問。他指出,葉景林同志是立足本職崗位踐行“三個代表”的典範,是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是全軍學習的榜樣。
葉景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葉景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
張萬年說,葉景林事跡非常生動,十分感人。他立足本職崗位,實踐“三個代表”,傳播先進文化。“為兵服務,至死不渝”;“台上演好戲,台下做好人”;“獎盃不少,口碑更好”,展示了軍隊文藝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我為軍隊出現這樣一個好典型感到光榮和驕傲。要在全軍廣泛開展向葉景林同志學習的活動,全軍部隊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做踐行“三個代表”的模範。人一輩子,無論你乾什麼,職務有高有低,能力有強有弱,但只要有好德行,一輩子都高尚。葉景林同志這一輩子就非常高尚。德是立身做人之本。葉景林同志雖然走了,但他“長留歡笑在人間”,他的高尚品德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全軍官兵要學習葉景林同志的崇高品德,立足本職崗位,實踐“三個代表”,在不同的崗位爭創第一流的業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