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灘村

葉家灘村位於郭城驛鎮鎮區東北部,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0422101209,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620422。郵政編碼為730900,長途電話區號為0943 ,車牌號碼為甘D。

該村屬川台區地域,地勢東高西低,國道247線、紅土公路、靖會灌渠穿村而過,水、光、熱自然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全村總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耕地4800畝,轄葉灘、南塬、南灣、灣口4個村民小組,農業戶籍人口338戶1621人。

全村瓜果菜種植獨具特色、牛豬羊養殖初具規模,紅色情節和古色文化、綠色產業交相輝映,是全鎮鄉村振興“星級鄉村”、全縣人居環境整治“清潔村莊”示範村和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家灘村
  • 行政區劃代碼:620422101209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郭城驛鎮下轄的行政村
  • 地理位置:位於郭城驛鎮鎮區東北部 
  • 面積:20 km 
  • 下轄地區:轄葉灘、南塬、南灣、灣口4個村民小組
  • 電話區號:0943
  • 郵政區碼:730900
  • 車牌代碼:甘D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特徵,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黨群中心,水利民生,歷史文化,歷史遺址,西湘山佛洞,葉家灘堡子,

建制沿革

葉家灘村在清朝時稱紅葉堡。
1949年建國後改稱紅葉堡鄉(後在三大改造中改為紅葉堡高級合作社)。
1961年改為紅星大隊,轄葉家灘隊、紅堡子一二隊、紅堡子三四隊三個隊。
1971年隨著引黃工程實施,紅星大隊“可水可砂”優勢得到進一步彰顯,縣域內百姓慕名搬遷,大隊架構進一步拉大。
1982年隨著國家撤鄉建鎮,紅星大隊分為葉家灘村和紅堡子村。

行政區劃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郭城驛鎮下轄的行政村。轄葉灘、南塬、南灣、灣口4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位於郭城驛鎮鎮區東北部,屬川台區地域,地勢東高西低。
葉家灘

氣候特徵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312.8毫米,年平均氣溫8.4-8.9℃。

自然資源

全村總流域面積20k㎡。耕地4800畝(其中水澆地1600畝、砂田1500畝、旱地1700畝)。水、光、熱自然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

人口民族

截止2021年9月,全村農業戶籍人口338戶1621人,實際常住人口289戶1171人。

經濟

特色產業提檔升級,民眾增收持續穩定。按照全鎮四大特色產業園建設布局,葉家灘村立足村情實際,大力發展砂田西瓜、優質蘋果種植和肉牛、肉羊等養殖產業,著力打造林果養殖特色產業園。全村種植砂田西瓜1000畝,主要分布在葉灘、南塬、南灣社,涉及農戶198戶,規劃發展砂田西瓜1500畝。全村種植優質蘋果500畝,主要分布在灣口、葉灘、南塬、南灣社,涉及農戶90餘戶,規劃發展優質蘋果1000畝。全村肉牛飼養量100餘頭,主要分布在南塬、灣口社,涉及農戶10餘戶;肉羊飼養量1000餘只,主要分布在南塬、南灣社,涉及農戶100餘戶;能繁母豬飼養100餘頭,主要分布在南塬、灣口社,涉及農戶8戶。同時,全村有技能務工戶80餘戶,個體經營戶10戶,整戶常年外出戶10餘戶。

交通運輸

國道247線、紅土公路、靖會灌渠穿村而過。歷年完成村組道路硬化2.4公里。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建有村中心國小一所。

黨群中心

2020年新建180平方米村黨群服務中心一處。

水利民生

在70年代引黃灌溉工程中建設一級泵站一處、二級泵站一處,原襯砌渠道26公里,2021年襯砌渠道2.3公里。 自來水入戶實現全覆蓋。

歷史文化

葉家灘村古色文化古韻古香,“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古色耕讀文化在葉家灘村深遠流長。清奉威將軍王進寶幼年落難流浪,後為紅葉堡(今葉家灘村)王氏收養,王氏對其視如己出,盡心教養,王進寶遂在葉家灘參軍入伍,後官至清奉威將軍。葉家灘村紅色情節赤誠,在革命年代,葉家灘村民眾同附近村民為紅軍籌糧捐款、提供方便,幫助紅軍、支援革命,為革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歷史遺址

西湘山佛洞

西湘山佛洞位於葉灘村韓家溝社西湘山白馬寺內,洞口朝西北開,洞深6米,高4.2米,口闊2.4米;洞口前過牌樓式四柱三門學檐懸山頂,後帶卷棚,西側帶耳房建築,通寬11.8米,通高8.8米,正中門闊1.8米,兩側耳房面闊3.2米。該洞始開於明萬曆間,清光緒時修葺,磚混結構,卷頂。現存佛洞為近年重新維修後的建築,洞內原有明代銅佛及觀音像,現已軼。

葉家灘堡子

葉家灘堡子位於葉灘村與黑虎岔村交界處的小山包頂上。堡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30米,南北寬95米,占地面積12350平方米,堡門西開。該堡依山勢而築,南、北兩側有外堡夯築痕跡,堡牆已坍塌,第一進台寬7米,第二進台寬15米,第三進台寬18米;堡東與黑虎坪接壤的地方,有壕溝,長約200米,底寬25米,口闊50米,殘深2--10米。堡內散見黑瓷及褐釉瓷殘片,初步確認為一宋代城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