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傳蕙

葉傳蕙

葉傳蕙(1936),女,四川成都市人。l95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四川醫學院(現華西醫科大學)醫學系,分配到成都中醫學院。歷任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主任,業務副院長等職務。現任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急重症研究室主任、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博士導師,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急 救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基本介紹

概述,履歷,個人簡歷,主要學歷,主要經歷,

概述

她十分推崇中西合璧,協同互參,揚長避短’的學術思想,一方面不斷提高自身現代醫學水平,另一方面刻苦學習祖國醫學理論,在老中醫專家的指點下,廣泛涉獵,在浩瀚的中醫典籍中吸收營養,吸取精華,並與現代醫學理論與技術相結合,在中西醫結合的道路上獨闢蹊徑,取得了中西醫結合治療危急重症的突破性進展,1986年被國家人事部、國家科委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並榮獲“四川省優秀女科技工作者"以及“三八紅旗手”稱號。

履歷

長期投身於臨床實踐,從新醫療法小組到內科病房,從急救小組到急重症研究室,她一直在臨床工作的第一線。懷著“仁心濟世,普渡慈航”的信念,視患者如至親,精心診治。憑著一雙回春妙手,屢起沉疴,贏得了廣大病員的讚譽。通過長期的探索,對中醫診治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理論,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認為毒、虛、瘀、閉,為本病的特點,並提出了“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益氣利尿”的治療原則,以及解毒、益氣、化瘀、利尿四大治法,運用於臨床取得較好療效,對中醫診治急性腎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通過大量的研究,她率先指出,治療腎衰複方中大黃的作用機理,不僅限於通腑瀉濁,還與其活血化瘀、調節胃腸機能等多種功能有關。並提出限制大黃的致瀉成分開展科研,提高了治療效果,證實了《神農本草經》有關大黃的全面功用,是其治療腎衰取得療效的機理,在腎衰的治療理論上獨樹一幟。
有感於諸多危急重症對人類生命的威脅,她堅持潛心研究,並十分重視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有機結合。30多年的執著追求,她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危急重症,特別是治療腎病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先後7次獲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四川省獎勵。其中“中藥結腸灌注1號治療急慢性腎衰的研究”,在非替代療法治療急慢性腎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內科性急性腎衰的死亡率由40%左右降至1 0%~20%,獲1985年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甲級獎,黨的十三大時被列為全國十項重大中醫藥科技成果之一。本項成果不僅在省內外21家醫院推廣套用,還先後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選送到前蘇聯及馬來西亞等國參展。在此基礎上研製的第二代產品腎衰寧微型灌腸劑,以其製劑新穎、簡便、高效的特點,獲1990年四川省中醫藥科技成果三等獎和全國醫藥成果展覽優秀獎。主持研製的腎康注射液及栓劑,獲199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多次在國際性及全國性學術會議上交流。在《中國醫藥學報》、《中醫雜誌》、《中國急救醫學》等多家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受到學術界的好評。還承擔有關於難治性腎病、內分泌疾病及免疫學等三項國家級和一項省級科研項目。

個人簡歷

姓名:葉傳蕙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36 12
民族:漢
籍貫:四川成都
工作單位及專業: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導師。

主要學歷

1948.7-1951.7 成縣女中國中畢業
1951.7-1954.7 成都第7中學高中畢業
1954 - 1959 華西醫科大學醫學系

主要經歷

1959年-1978年 成都中醫藥大學 教研室主任
1958年-1981年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內科副主任
講師,主治醫師
1952年-1986年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研究室及教研室
主任,副主任醫師
1986年12月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由國家人事部批准授予“有突出貢獻國家級專家”
1987年3月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主治醫師,教授
研究室主任
1989年-1993年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業務院長,博士導師
1992年10月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由國務院批准獲國家特殊津貼
1994年-2007年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主任,教授
急重症(疑難重症) 主任醫師
研究室 博士導師
2008年 成都協和醫院名醫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