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落葉球的射法,動作要領,創始人,落葉球在中國,
簡介
當用力踢皮球的中心部位時,它就會朝一個方向飛去,當靠近球門時會突然下沉,就如一片枯葉從樹上落下,被人們稱為“落葉球”。
曾經有義大利的專家研究過皮爾洛的射門
得出的結論是: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射門時踢中打氣孔,使氣孔有微量的氣透出,而球在旋轉中,所以出現左飄飄右飄飄的情況。
但可以從很多地方得出這個結論絕對是錯的。
1、沒有任何球員會那么準,特意踢中氣孔
2、即使是自由球應該不會特意擺設那氣孔,也不會每次精準地踢中氣孔。
3、看重播可以明顯看出,球幾乎是不轉的。
所以這是錯的。
1、球幾乎不轉的原因:只要射球時,踢中球的正中,球便沒有旋轉。(越正中越不轉)
2、球忽左忽右的原因:即使再精準,一定會有一點左右的偏差。正是這偏差,使受力有微微的向某個方向偏移。球射出後,球一開始應該是一個幾乎直線的射門,但球在空中受到空氣的阻力,應該會向某一個方向偏移,所以會有一種忽左忽右的奇怪孤線。
3、球突然下墜的原因:因為球是用腳踢的,是一道向上的力,射門的點一定會有稍稍偏下一點。正是這道力,使球的有一點上旋,而正如第二點所說,球一開始應該是直線的,但到後面,那微微向下的迴旋(從球的運動方向看是球的後面向上)使球向下墜。(強調一點,因為射速的問題,球在射出後所受的空氣阻力便越來越大,所以下旋也同樣增大)球因為一開始是一個向上的球,而下墜是到後期的,所以才有一種突然下墜的感覺。
另一種解釋:
雖然踢中球中部導致球沒有旋轉,
但是運行過程中,球兩側的溝紋數量方向肯定是不同的,
所以會導致在最後階段,比如最後一米多的地方最終導致球側偏,
之前可能會有不規則左右飄動。
落葉球的射法
1、射球要準 :並不是射中門的點,而是射中球的點。因為要射中球的正中心並不是易事。
2、射門姿勢 :射這種球要用足弓上部。有時也可以用其他部位踢出,如腳尖,
3、射門的爆發力:我看見射出這種球的姿勢,都是以膝蓋以下的腳部用力的。而這種射門方式需要的力是非常難用上的。
動作要領
腳在觸球時要大膽做向上提拉的動作,加速球體向前旋轉的速度。同時,根據距離球門的遠近,選擇適合的踢球力量。如果球體水平速度過快,球體下墜就出現的比較晚,可能越過了球門;球體速度過慢,守門員就反應過來了。
創始人
“落葉球”祖師爺迪迪
迪迪原名叫弗拉迪爾-佩雷拉,於1928年10月8日出生在巴西的坎波斯。據說迪迪在少年時代曾經因家裡貧困沒錢治膝傷而留下了跛足後遺症,然而憑藉著在足球領域超凡的天賦,最終他成為了足球史上第一位絕對意義上的中場大師。
而迪迪對足球最大的貢獻,就是發明了“落葉球”,或者電梯球。相比後輩卡里奧卡,迪迪在國家隊的成就更為輝煌,58年和62年的世界盃賽,他均以主力身份幫助球隊成功獲得了最後的冠軍獎盃。
1958年世界盃上,一代球王貝利嶄露頭角,巴西首度捧杯。奪冠後的一個鏡頭永久留存在紀錄片中,時年未滿18歲的貝利喜極而泣,久久伏在一名隊友身上。此人就是瓦爾蒂爾·佩雷拉,不過他的暱稱“迪迪”流傳的更廣。此前和東道主瑞典的決賽中,巴西隊一開場丟球後,迪迪撿起皮球昂首回到中圈的神情也令人難忘——4分鐘後瓦瓦扳平的一球就是他發起的進攻。他榮膺當屆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最佳球員。
出生於里約熱內盧的迪迪在14歲的時候右腿受傷感染造成輕微跛足,但這沒有阻止他的巨星之路。如今足壇流行的“落葉球”(即原先的“香蕉球”)就是迪迪率先發明。1954年世界盃是迪迪首次在國際大賽上亮相,他在小組賽貢獻2球但巴西隊在1/4決賽時不敵當時頭號熱門匈牙利而遭淘汰。接下來的1958和1962年世界盃,他和加林查、貝利、扎加洛等一起幫助巴西連續兩次加冕,開創了巴西的首個輝煌時代。他在巴西隊一共出場68次,在防守型前衛的位置上斬獲20球,其中有一打是招牌式的自由球破門。
退役後的迪迪在教練崗位上同樣成就非凡,1970年世界盃率領秘魯隊殺進八強(1/4決賽不敵最後的冠軍巴西)就是典型一例。2000年10月,迪迪的名字躋身國際足聯冠軍殿堂。但次年5月12日,他的腸癌嚴重惡化而不治身亡,享年71歲。
落葉球在中國
中國球員鄧卓翔也擅長踢落葉球,他曾在2010年世界盃熱身賽:中國對法國的比賽中,用落葉球破門,憑這個進球國足以1:0戰勝法國。另外邵佳一,在2010到2011賽季,9月份的德國乙級聯賽中,連續兩場踢出落葉球,幫助球隊一勝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