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松屬(學名:Larix Mill.)是松科下的一屬。落葉喬木;小枝下垂或不下垂,枝條二型:有長枝和由長枝上的腋芽長出而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冬芽小,近球形,芽鱗排列緊密。葉在長枝上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球花單性,雌雄向株,雄球花和雌球花均單生於短枝頂端,春季與葉同時開放。球果當年成熟,直立,具短梗,幼嫩球果通常紫紅色或淡紅紫色,稀為綠色;種鱗革質,宿存;苞鱗短小,不露出或微露出,或苞鱗較種鱗為長;發育種鱗的腹面有兩粒種子,種子上部有膜質長翅;子葉通常6-8枚,發芽時出土。
該屬約18種,分布於北半球的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的溫帶高山與寒溫帶、寒帶地區。中國產10種1變種,分布於東北大、小興安嶺、老爺嶺、長白山、遼寧西北部、河北北部、山西、陝西秦嶺、甘肅南部、四川北部、西部及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及東部、新疆阿爾泰山及天山東部。常組成大面積單純林,或與其他針闊葉樹種混生。落葉松屬植物喜光性強,耐嚴寒。
落葉松屬植物生長快,其屬內各種均為速生豐產用材林樹種,材質堅韌,結構細緻,抗腐性強,在造紙、建築、橋樑、家具等方面的用途較大。落葉松屬樹種在中國分布廣泛,是森林更新和造林的主要樹種。樹皮可提栲膠;種子可榨油。亦可栽培作庭園樹。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產地生境
繁殖方法
- 外植體
- 類型及採集時間:在落葉松的組織培養研究中,外植體的選擇比較廣泛,幼嫩組織如未成熟或成熟的合子胚、雌配子體、子葉、胚軸、幼嫩莖段等,成熟的組織如芽、枝條以及未成熟的針葉簇等。有些作者認為一年的任何時間都可以取材,有些則認為春秋季取材較好。Chesick認為生長季節比休眠季節的外植體更容易分化不定芽,並發現6月份取材效果最佳。而Bonga等則認為休眠前、生長後期和芽萌動前取材效果較好,同時發現萌芽前不久採集的材料形成的類胚結構和伸長枝的數量多,而初夏採集的材料只產生腋生短枝,不產生類胚結構。
- 前處理:在取材前對母株進行不同的前處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外植體的分化。吳克賢等採用噴NAA、BA及截梢等對長白落葉松進行前處理,外植體的分化率提高25.8%。杜曉光等在無激素條件下培養1周,明顯促進了興安落葉松叢生芽的發生頻率和叢生芽數。
- 消毒處理:無菌材料的獲得是組織培養成功的前提。不同落葉松樹種外植體均先用70%酒精處理(張守英,趙健等用75%乙醇),然後用0.1%氯化汞,或3%H2O2,或次氯酸鹽滅菌。
- 分化情況:吳克賢等發現,長白落葉松頂芽的分化能力最高,芽次之,大孢子葉和胚軸分化率較低,而子葉、小孢子葉和莖段均未出現分化。此外樹齡對外植體的分化有重要影響。隨樹齡增高,側枝頂芽明顯減小,其飽滿程度也遠不及幼齡植株,分化率明顯下降。但樹齡長達35年、80年時仍可分化再生。張建瑛等發現,不同年份的長白落葉松成熟合子胚,隨著貯存時間延長,分化率逐漸降低。隨著不同地域的區別,其愈傷誘導情況也不相同,從緯度上自北向南在外植體啟動的速度為五常市>鶴崗市>肇東市>延壽縣。張海峰等發現,雜種落葉松未成熟合子胚的胚性愈傷組織誘導率,7月中旬要比6月中旬高。板鼻直榮對日本落葉松莖尖進行組織培養,結果表明:25年生優樹枝條放葉前的頂芽莖尖3-4毫米的培養效果比側芽好,且污染率小。
- 基本培養基
-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及其它附加成分
- 生根和移栽
下級分類
# | 中文名 | 學名 | 描述 |
---|---|---|---|
Sect. Multiseriales Patschke | 球果圓柱形或卵狀圓柱形,苞鱗較種鱗為長,顯著露出,稀近於等長;小枝下垂。 | ||
1 | Larix griffithiana (Lindl. & Gordon) Carrière | 雌球花與球果的苞鱗顯著地向後反折或反曲;球果的苞鱗倒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最寬處寬5-7毫米,先端具急尖頭;一年生長枝淡黃褐色或紅褐色,有毛或無毛;短校近平滑,留有極短的芽鱗殘基(西藏南部及東部)。 | |
2 | Larix speciosa W. C. Cheng & Y. W. Law | 雌球花與球果的苞鱗斜展並向後彎曲;球果的苞鱗披針形,最寬處寬3.5-4.5毫米,先端具漸尖或微急尖的尖頭;一年生長枝淡紫褐色或紅褐色,無毛,有光澤;短枝上宿存著歷年的芽鱗,芽鱗向後反卷(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 | |
3 | Larix mastersiana Rehder & E. H. Wilson | 球果長2.5-4厘米,種鱗倒三角狀圓形或腎狀圓形,背面近中部有密生較長的柔毛,苞鱗中部寬,上部漸窄,先端有微急尖的尖頭;葉較短,長1.2-3.5厘米,上面中脈隆起;短枝頂端的葉枕之間有密生淡褐黃色柔毛(四川)。 | |
4 | Larix himalaica W. C. Cheng & L. K. Fu | 短枝頂端的葉枕之間無毛;球果中部的種鱗方圓形或長方圓形,長比寬大,背面初生較密的短毛,後脫落無毛,苞鱗與種鱗近等長或稍長,先端具急尖或微急尖的尖頭(西藏南部)。 | |
5 | Larix chinensis Beissn. | 短枝頂端的葉枕之間有較密的淡黃色短柔毛;球果中部的種鱗扁方圓形,倒三角狀圓形或近圓形,寬大於長或長寬相等,背面中部有密生平伏的長柔毛,苞鱗遠較種鱗為長,先端具急尖頭(陝西秦嶺)。 | |
6 | Larix potaninii Batalin | 球果較小,長3-5厘米,徑寬1.5-2.5厘米,種鱗35-65枚,形較小、質較薄,長0.8-1.3厘米;短枝較細,徑3-4毫米,頂端葉枕之間有密生黃褐色柔毛;著生雌球花的短枝生有正常葉(甘肅南部、四川北部及西部)。 | |
7 | Larix potaninii var. australis A. Henry ex Hand.-Mazz | 球果較大,長5-7.5厘米,徑2.5-3.5厘米,種鱗多而寬大,約75枚,長1.4--1.6厘米,質地通常較厚;短枝粗壯,徑4-8毫米,頂端葉枕之間通常無毛或近無毛;著生雌球花的短枝僅生有變形葉(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 | |
Sect. Larix | 球果卵圓形或長卵圓形,苞鱗較種鱗為短,不露出或微露出;小枝不下垂。 | ||
9 | Larix sibirica Ledeb. | 一年生長枝淡黃色、黃色或淡黃灰色;短枝頂端的葉枕之間密生灰白色長柔毛;球果的種鱗三角狀卵形、卵形或近菱形,先端圓,背面常密生淡紫褐色柔毛,間或僅中部或下部明顯,稀近於無毛(新疆阿爾泰山)。 | |
9 |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 一年生長枝淡褐色或淡褐黃色;短枝頂端的葉枕之間有黃褐色或淡褐色柔毛;球果的種鱗近五角狀卵形,先端截形或微凹,背面無毛,常有光澤(遼寧西北部、河北北部、山西)。 | |
10 | Larix gmelinii Rupr. | 一年生長枝較細,徑約1毫米;短枝徑粗2-3毫米;球果成熟時上端的種鱗張開,中部的種鱗五角狀卵形,先端截形或微凹,背面無毛,有光澤;短枝頂端的葉枕之間有黃白色長柔毛(黑龍江大、小興安嶺)。 | |
11 | Larix olgensis A. Henry | 幼果紫紅色或紅紫色(吉林長白山區、黑龍江)。 | |
12 | Larix olgensis A. Henry form. viridis (E. H. Wilson) Nakai | 幼果綠色(分布同上)。 | |
13 | Larix decidua Mill. | 一年生枝淡黃色或淡灰黃色,無毛;球果常具種鱗40-50枚,中部種鱗近圓形,苞鱗先端的尖頭微露出(栽培)。 | |
14 | Larix kaempferi (Lamb.) Carrière | 球果種鱗的上部邊緣顯著地向外反曲,種鱗卵狀矩圓形或卵方形,背面有褐色細小疣狀突起和短粗毛;一年生長枝淡黃色或淡紅褐色,有白粉(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