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哀蟬曲

落葉哀蟬曲

落葉哀蟬曲》,出自《拾遺記》,由漢武帝劉徹所作,“思李夫人,因賦落葉哀蟬之曲”。後被美國詩人龐德的“改寫”。

改作與原詩的區別第一點是“改寫”捨棄了原詩抒情性的結尾,單純以意象呈現為主,使詩境更為含蓄;第二點,憑空添加了“潮濕的樹葉”一句,突出體現了意象派詩歌的特點,被稱為美國詩史上的傑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落葉哀蟬曲》
  • 作品別名:悼李夫人歌
  • 創作年代:西漢
  • 作品出處:《拾遺記》
  • 文學體裁:古詩
  • 作者:劉徹
  • 改寫:美國詩人龐德
原文,改寫,英文詩,譯文,版本對比,

原文

西漢劉徹
漢武帝漢武帝
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
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於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
王嘉拾遺記》:“漢武帝李夫人,因賦落葉哀蟬之曲。”

改寫

漢武帝的《落葉哀蟬曲》被美國詩人龐德改譯成《劉徹》,《劉徹》被稱為美國詩史上的傑作。特別落葉一句被稱意象疊加法的典範,落葉句成了美國詩史上一個很有名典故

英文詩

Liu Ch'e
Ezra Pound
The rustling of the silk is discontinued,
Dust drifts over the court-yard,
There is no sound of foot-fall, and the leaves
Scurry into heaps and lie still,
And she 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
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

譯文

劉徹
——龐德
絲綢悉窣的響聲停了 
塵埃落滿宮院
這兒不再有足音,落葉
匆匆堆積、靜止
那令人歡心的她躺在底下:
一片粘在門檻上的濕葉。
譯者:CY陳禺希

版本對比

龐德的寫作,不僅借鑑了中國古詩,他還親自改寫過不少中國的古詩,《劉徹》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首。原詩據稱為漢武帝劉徹思懷已故的李夫人所做《落葉哀蟬曲》,它曾被一位漢學家譯成英文,不懂中文的龐德,就是根據譯文改寫了此詩。其實,原詩並不是一首標準的“意象”詩,在寂寥、淒清的氛圍中表現了漢武帝對亡姬的懷念,抒情性較強,特別是結尾的兩行“望彼美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內心感情的表露還十分強烈。與原詩相比,龐德的“改寫”濾去了情感的色彩,更多地傾向於意象的呈現。前面的四行,無疑是原詩內容的化用:消逝了的衣裙,落滿塵土的台階,飛旋的落葉,以及空空的房間,這幾個主要的意象都出自原詩,只不過在龐德的筆下,構成了一個更完整的畫面,亂葉“飛旋著,靜靜地堆積”一句,則傳達出原詩中缺少一種動態感,也為下面的詩句做出了鋪墊。第五行“她,我心中的歡樂,睡在下面”,是龐德的獨創。詩人想像劉徹(即詩中“我”)懷念的“她”,被埋在了落葉的下面,一種雙關的作用也由此產生:被落葉掩埋的不只是美人,“我”心中的記憶、那些逝去的歡樂,也被一同掩埋了。原詩抒情性的結尾,雖然被捨棄了,但內心情感的表露則更為含蓄了。
龐德龐德
與原詩相比,改動是第六行:“一片潮濕的樹葉粘在門檻上”。原詩沒有這一句,完全出自龐德的創造性添加,它與上面五行相分隔,構成了全詩的第二節。雖然,落葉堆積的意象,在上面的詩行中已經出現,但從語句的連貫性看,最後的一行還是有點突兀,與上面的整個五行,似乎缺乏必要的過渡。給人的感覺是,上面五行組成一個完整畫面,而最後一行本身就像一片“潮濕的樹葉”,直接粘在了上面。這種“粘”的手法,其實也是一種意象並置的方式,在與“畫面”的並置中,“樹葉”的形象似乎被放大了,形成一種特寫的效果,我們似乎能看見它孤零零的形象,感受到它在門檻上彎曲的痛苦。詩人最後添加的這一行,絕非畫蛇添足,而是神來的一筆,在原詩淒清、哀婉意境的同時,也使改寫之作獲得了一種現代的語言張力。閱讀此詩,不僅要欣賞詩歌的意象之美,也要注意當中國古詩被西方詩人改寫,究竟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變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