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游魚圖(清代惲壽平創作的絹本設色畫)

落花游魚圖(清代惲壽平創作的絹本設色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落花游魚圖》是清代畫家惲壽平康熙十四年(1675年)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此圖繪落花一朵,小魚十尾,以及浮萍、水藻等。畫面水天一色、縹緲朦朧,情調秀麗明快,用筆秀逸灑脫,設色淡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落花游魚圖
  • 創作時間:康熙十四年(1675年)
  • 作者:惲壽平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65.5厘米,橫30.1厘米 
  • 材質:絹本 
  • 現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設色,作品評價,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圖畫的是暮春時節的西子湖邊,落英繽紛,一片桃花飄落在清可見底的水面,驚動了一大群魚兒,它們一擁而來,爭相逐食。
落花游魚圖
圖的左上有作者題識:“菰葉翠相結,藻影青可憐,鯈魚游其間。願得惠子兮,從我於濠上之觀兮。乙卯,余客湖濱,綠堤花岸,蒲灘荻港,於此流連,戲作斯圖,略得宋人劉寀遺法。青蓑釣隱惲壽平。”下鈐“叔子”及“壽平”兩方朱勸察堡諒文印,右下角有“曾藏錢夢廬家”及“虛齋審定”兩長方朱文印,左下角有“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藏記”朱文印及“錢天樹”白文印。

創作背景

惲壽平與西湖有著特殊的關係,他年輕時與因戰亂失立霉求散的父親重逢是在西湖的靈隱寺,以後又在西湖出家當了三年多和尚,而後幾次來杭州賣畫,最後亦是在杭汗府多喇州賣畫蒸白得病,返家越日而卒的習店捆,西湖可說是他的第二故鄉。他愛西湖,尤其愛西湖的荷花游魚,對落花戲魚的情景有特殊的感受,一生畫過很多幅這一題材的作品,有扇面,有冊頁。畫上署年乙卯,可知此畫作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惲壽平時年四十三歲,正是他從畫山水逐漸轉向以畫花卉為主的階段。

藝術鑑賞

主題

落花和游魚之間的內在聯繫,作為此圖的主題,是畫家的匠心所在。以落花為中心,四周是翻躍回遊的小魚。略帶誇張的尾鰭,顯示出小魚的輕柔綽約;彎曲有勢的身姿,則突出了小魚屑喇戶靈活敏捷。其中,九尾小條集眾一處,爭相遊行,但並不直接對著落花,另有一條則脫群而出,朝落花游去,落花與游魚間的起起伏伏,表現了落花和游魚之間的情誼。游魚在落花中穿行,落花在游魚中漂浮,展現了落花和游魚互動的淸新美景。九條小魚在落花周圍打轉,形成一個半圓,另一條甩尾曲身,魚頭直指落花。整個畫幅的中心部位,處於兩個弧形的包轉之中,上下是實,左右為虛,有熱鬧之感,而無冗雜之嫌。

設色

此圖用筆設色簡潔素雅,描繪形象,生趣盎然,意態並佳。在畫幅中央顯著的地方,以朱紅色畫一花瓣盡褪的花蒂,仿若不經意地散落在水面,旁邊一大片空白,使並不引人注意的花蒂顯得十分醒目。環繞花蒂的小魚,用不同層次的淡墨暈染魚身、尾鰭,再以濃墨點睛。至於浮萍、水藻則用淡淡的橙黃、花青點染而成,或星星點點,漂浮東西,或密密層層,牽連成片,時隱時現,若有若無,表現出淡雅脫俗、雖紅翠相映而絕無脂粉氣的特色。
全圖用筆的節奏,墨色彩色與畫中的形象完全融洽,渾然一體。調子的淡逸、清脫以及大量用水暈染,把春天湖面的清澈濕潤、流暢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品評價

當代書畫鑑定學奠基人張珩:畫絛魚她凳榆十尾,其九尾聚於一處,一尾欲唼水面落花。下作水藻,上作浮萍,菱菜秀潤生動,乃南田佳作。惜紙本疲敝,精神未免少遲耳。乙卯為康熙十四年,南田年四十三。與《鵝群》一冊,同年所作。自題行書六行,在左上角,前三行字較大。按,劉寀有《落花游魚卷》,真定所藏。此圖絛魚師法是法者,又款稱“青蓑釣隱”,亦所罕見。(《木雁齋書畫鑑賞筆記:標點整理本(叄)》)

歷史傳承

由畫上鈐印可知,此畫在道光年間曾為平湖錢天樹(號夢廬)收藏。《虛齋名畫錄》及《上海博物館藏畫》著錄。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作者簡介

惲壽平(1633年-1690年),原名格,字壽平,以字行,遂更字正叔,號南田,別號雲溪外史、東園客等,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從堂伯惲向學畫,擅畫花卉、山水,拓展徐崇嗣的沒骨花卉畫法,別創一格,師從他的人很多,形成“常州畫派”。工詩,詩境雋永秀逸,有《甌香館集》及《南田畫跋》。

歷史傳承

由畫上鈐印可知,此畫在道光年間曾為平湖錢天樹(號夢廬)收藏。《虛齋名畫錄》及《上海博物館藏畫》著錄。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作者簡介

惲壽平(1633年-1690年),原名格,字壽平,以字行,遂更字正叔,號南田,別號雲溪外史、東園客等,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從堂伯惲向學畫,擅畫花卉、山水,拓展徐崇嗣的沒骨花卉畫法,別創一格,師從他的人很多,形成“常州畫派”。工詩,詩境雋永秀逸,有《甌香館集》及《南田畫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