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萬靈山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赤水鎮古源村背後,有一座神秘的萬靈山。八年前,一個驚人發現讓萬靈山更加神秘且引人矚目——山體上雕刻了一部至今無人能夠破譯的摩崖“天書”。廣昌縣原博物館館長、廣昌恐龍化石主要發現者姚澄清認為,這是繼該縣發現恐龍化石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靈山
- 地理位置:廣昌縣赤水鎮古源村
- 時間:1235年
- 性質:自然風貌
江西萬靈山
這一部“天書”從何而來?為什麼會深藏在深山密林中?“天書”中蘊含著怎樣的奧秘與玄機?記者特赴廣昌赤水,實地探訪了這部神秘的摩崖石刻“天書”,當地考古專家與村民向記者講述了關於神秘“天書”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目擊 萬靈山四處銀光閃閃
在古源村村主任的帶領下,我們直赴萬靈山。走過一段田間小路後,便開始爬山。上山的水泥台階依山蜿蜒而上,此處山勢非常陡峭。行至半山腰,大家都累得氣喘吁吁,便在一座名為“萬靈庵”的寺廟進行休整。古源村村主任介紹說,這裡離摩崖石刻“天書”僅有幾百米遠了。
在休息時,村主任告訴記者,這裡鮮有人跡,因為這裡的百姓相信萬靈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怕驚擾神仙,若不是來“萬靈庵”進香,老百姓一般是不上山的。休息了十來分鐘,大家繼續行進,這時,山泥路上一片閃閃發光的東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據當地村民介紹,到了山上將會看到整個萬靈山都是銀光閃閃的,尤其是到了有月光的晚上,四處更是銀光一片,讓萬靈山更是披上一層神秘面紗。
不過,隨行的一位考古專家介紹,萬靈山上之所以四處銀光閃閃,主要是因為萬靈山為雲母質土層,其中的絹石英雲母石,在陽光折射下自然銀光閃爍,會發出耀眼的光芒,並不神奇。在山腰轉過一個“S”形彎道後,我們終於來到萬靈山摩崖石刻所在地,見到了仰慕已久的神奇“天書”。在山林並不茂盛的山坡上,布滿了烏黑的、大小不一的石塊,石塊上的陰刻符號橫豎交叉、撇捺摺疊、圈點呼應、勾彎分明,似字非字,十分有趣,讓人揣摩不透。
美麗傳說引出一個驚人發現
“古源有座萬靈山,石刻天書識字難。有人能解其中義,金山銀山任君擔。”這是流傳在廣昌的一句民間俗語。
古源村離縣城廣昌30公里,是一個僅有20餘戶100餘人口的農家小村。這裡三面群山環抱,直到2005年通往縣城的公路才修好,交通條件才得到基本改善。由於交通極端不便,村民除了世代安居在這山旮旯里,從事傳統的農業耕作以外,幾乎從不出門,也沒有其他的副業收入。在村里世代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故事就發生在古源村後的萬靈山上,傳說古源山山奇林美,引來許多神仙聚居,神仙有一個寶庫,一隻金雞還經常在山坡上出現,光耀滿山。在一塊巨大的石坡上,寫有世人不識的開寶庫咒訣。傳說如有人能認識開寶咒訣,便可拿到金鑰匙,得到九缸十八壇的寶藏和一根金扁擔。為了奪取寶藏,村裡的一個財主不惜重金,買來了天下所有能破譯符咒的書籍,並雇來一群秀才對典辨符。就在差最後一個咒訣快要辨認出時,突然晴空起雷,狂風大作,雷電當場劈死了財主,典籍也被熊熊大火燒得精光,而原本完整的巨大石坡也被劈得七零八碎,滿山都是,所有的咒訣也加了一筆,從此這個開寶咒訣也就無人能解開,成為千古之謎。
然而誰也未曾料到,正是這個美麗的傳說,讓“天書”走出了“深閨”。那是1988年的夏天,赤水鎮廣播站的報導員李清恕正忙於採風(收集民間故事),途經古源村,村民們繪聲繪色講述了“天書”的故事,這讓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強烈的好奇感,驅使他來到了萬靈山上。
只見在50度左右的斜山坡上,密布著許多灰黑堅硬的石塊,而在這些石塊上面,竟有大量的橫、豎、撇、捺、勾、折、圈、點等非常神秘的陰刻符號。這使小李興奮不已,他認為老百姓的傳說雖然不可信,但是“天書”確實存在。由於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東西,再加之對古文字知之甚少,他並沒有把這些石刻和字、書聯繫起來。而就在下山路上,他猛然想起該鎮發現的多處古文化遺址,腦海中迅速閃念:這裡是不是一處古文化遺址?回到縣城後,小李迅速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時任該縣博物館館長、廣昌恐龍化石主要發現者之一的姚澄清,至此,“天書”走進了省內外考古專家的視野。
神秘“天書”橫空出世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多年的考古生涯以及對古文化的精深研究,使得姚澄清具有異於常人的判斷能力。姚澄清得知訊息後,立刻覺察出萬靈山的“摩崖天書”具有不同尋常的潛在價值。1989年年初,姚澄清登上了萬靈山,看到山坡上布滿烏黑的、大小不一的石塊,以及石塊上的陰刻符號。
根據幾個方面判斷,他認為這是一處古文字元號遺址。首先是根據那些“槽溝”,因為眾多石塊上的“槽溝”中都有許多人工刻鑿遺痕,並且這些奇特的“槽溝”都刻在一塊塊外裸的石頭上,數量多,散布面廣,達近千平方米,尤其是石刻手法粗獷,有的一筆長一米,“糟溝”粗深,未因長久風化而滅跡,同時字形奇特,大者如籮筐,小者如米斗,既不像連雲港將軍崖畫形象,又不似眾多出土文字規整。初看雜亂無章,而細看卻線條流暢,筆劃各異。
摩崖“天書”令姚澄清興奮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煩惱,因為雖然可以確定是文字元號,但裡面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玄機呢?是古代天象記錄?還是遠古人類祭祀咒語?抑或是宗教秘語?為了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讓更多的專家儘快破譯這部“天書”,姚澄清將這些發現寫進了《廣昌縣文物考古大事記》和《廣昌縣文物分布圖冊》,並上報江西省文化廳。同時,邀請江西省有關專家學者再次考究探尋。
摩崖“天書”與先民祭祀有關?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姚澄清的奔走努力下,1992年12月15日下午,萬靈山迎來了一次大規模的考古活動。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鄒仰東,國家級古文物專家、原任江西省博物館館長彭適凡,研究古文字專家彭明翰一行風塵僕僕地登上了萬靈山,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考古活動。所有參與考察的專家們在對山上山下的石刻仔細察看鑑定後認為,萬靈山摩崖石刻是古文字元號,系人工雕刻所為。尤以面積之廣、符號之古拙,可謂世界之奇,是一部神秘的石刻“天書”。
現場的考古專家認為,古源“天書”神秘文字元號這一重大考古發現,為我國史前考古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為破譯遠古人類奧秘、考辨古文字演變提供了新線索,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回到南昌後,他們立即把古源天書的重大發現上報給了國家文物局,並請求列入專項進行考辨破譯。
由江西省、市、縣三級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認為,可以萬靈山為中心,在方圓5至10公里範圍內進行古遺址的普查,看是否與這些符號有內在的聯繫,部分專家還認為該座山叫萬靈山,滿山都是雲母片,因而得名,山頂又有“萬靈庵”廟,這些符號可能與古代先民上山祭祀有關。
專家們的意見匯總歸納後分為三點:1、確定是人工雕刻而為,不是天然崩裂。2、既不是岩畫,也不是一般象形文字,極有可能是一種尚不能識別的古代民族的文字元號。3、也可能和古代先民祭祀有關,如道教的避雷符咒。同時,據史料記載,古源村曹氏(全村以“曹”姓為主姓)世代做道士,道風甚濃,道法高明,相傳能通鬼神。
姚澄清比較傾向和古代先民祭祀有關這一說法。為了證實這一說法,姚澄清說,萬靈山上有發光現象,尤其是有月光的晚上,整個萬靈山都是銀光閃閃,猶如披上銀白色的細紗,煞是好看。這主要是因為萬靈山為雲母質土層,其中的雲母石在光線折射下,銀光閃爍,發出耀眼的光芒。因為雲母石發光的現象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就顯得很神秘,可以想像在遙遠的古代,還可能出現過神奇的天文現象。古人不能對此作出解釋,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便寄希望於這座神奇的“靈山”,祈望獲得神靈的護佑,並在石頭上刻鑿符號以記錄。其次,石刻古文字當中有一組符號奇妙之極,若細細揣摩,便會發現字裡行間有像一隻鳥的,有像一棵樹的,不一而足,當然這一切還在進一步考察辨證之中。另外,從地名來看,也使人產生聯想。古源村早時可能叫古文村,因當地方言“源”與“文”諧音,這說明地名也反映歷史,反映文化變遷。
就在採訪即將結束的時候,姚澄清告訴記者,赤水鎮姚家坊、程功寨等處已發現新時期和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出土了多塊磨製石器和大量陶片。同時,據史記載,古源村曹氏(全村以“曹”姓為主姓)世代做道士,道風甚濃,道法高明,相傳可通鬼神。而該縣博物館副館長黃震在一村民家中發現有道教的符。但是,此符箔如今還沒有發現與石刻天書有相通之處,這些發現的古文化遺址和道教符,與石刻天書有沒有關聯之處呢?專家說,這些發現都可以作為今後研究那些文字元號的參考線索,摩崖“天書”將為考古學家及人類學家等尋覓這些史前文明提供新信息,為揭開史前文化增添了珍貴的資料。
摩崖“天書”終成一說 此為遠古人神溝通的岩符
為揭開摩崖“天書”神秘面紗,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姚澄清數度登上萬靈山,反覆總覽細看,摹其構型,探其規律,察其演變,覓其寓意,縱向回溯,橫向比較,從而積累了知識,拓寬了思路。歷經幾十個寒暑,數易其稿,將點滴積累,梳理撰成《古源訪古·試解江西廣昌縣赤水鎮萬靈山“天書”之謎》。
論文展示了姚澄清對古源萬靈山摩崖石刻--“天書”的初步考證。文章認為:古源萬靈山摩崖石刻似字非字,似畫非畫,即非岩畫,也非文字,介於岩畫和陶文之間,鑿刻在岩石或石坡上的記事符號,故稱“岩符”。它是人神溝通,感恩謝神,求神保佑的原始意象記憶,即文字發明前的早期記事的原始符號。該山當屬古越族先民綜合祭祀的壇場——聚落形態的遺址。
萬靈山坐落在肥城市石橫鎮西北部,海拔226米,經有關專家考察論證,萬靈山是一座罕見的地質奇觀。這裡有寒武紀竹葉狀灰岩,奧陶系石灰岩 象形石群及三葉蟲化石等,具有難得的地質學研究和旅遊開發價值。
自萬靈山山腳拾級而上,隨處可見會有蝴蝶蟲、蝙蝠蟲、莊氏蟲、蒿里山蟲、濟南蟲、方頭蟲等三葉蟲化石和頁岩,分別屬於寒武系的三個地質單元,分層明顯,呈現出標準的地質剖面。寒武紀竹葉狀灰岩出露十分明顯和典型,觀看此類岩石的剖面,猶如片片竹葉鑲嵌其中,十分美麗;另外在山頂部分的灰綠色粉沙質奧陶系石灰岩石,因其抗風化剝蝕的能力較弱,而被風化剝蝕成各種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的象形奇石群。
據泰山學院的教授專家介紹,這些奇石大致形成於5-6億年前,是淺海環境中沉積的碳酸鹽和頁岩,在地震或海嘯外力作用下被打碎,後又接受石灰酸岩等覆蓋、膠結、石化而成,是十分罕見的地質奇觀。對此鎮政府非常重視,一方面加強了保護措施,一方面聘請專家進行規劃,並著手申報設立地質公園,作為地質學基地和獨特的旅遊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萬靈山地質公園的整體規劃已基本完成,正逐步進行投資開發。
該山屬於石橫鎮趙莊村(行政村)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