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筒:杜愛民散文隨筆選》是作者杜愛民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從中可見其迥異的寫作立場和態度,以及對當代問題的獨立思考。對於由寫作所展開的生命折皺的觀察,《萬花筒:杜愛民散文隨筆選》不僅涉入深刻直接。而且立足前沿。在一個不確定的過程中,形成對自身究竟何為的探尋,打破了文學的傳統界限,也溢出了本書文本的表面。寫作的萬花筒在書中形成的隱喻和象徵交換,為我們喚回了隱藏在熟悉事物之上的陌生感。
基本介紹
- 書名:萬花筒/作家文庫系列
-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 頁數:273頁
- 開本:16
- 作者:杜愛民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410131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萬花筒:杜愛民散文隨筆選》以散文的形式,形象的筆觸,唯美曼妙的情懷,是作者杜愛民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從中可見其迥異的寫作立場和態度,以及對當代問題的獨立思考。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隧道,頗具可讀性;既有對時代的謳歌,也有對現實的反思,更有對生活的讚美。
作者簡介
杜愛民,1961年生於西安,1983年大學畢業,曾在某大學任教,現居西安。現任西安市文聯副主席。著有《非此非彼》、《眼睛的沉默》、《馬語》、《西安往事》。
圖書目錄
卷一 碎片的空間
清晨的光
在南山以北的地區
八仙庵
革命公園
灞橋
符號人物與文化發現
讓感覺得以穿過的街道
南門花園
閱讀活動
大雁塔
排行榜
時間之軸
小雁塔
瓦庫
雪地上的月光
孿生兄弟
火車站
遺址公園
姓氏
萬花筒
撲克與象棋
海上的路
字的重複
無聲的叫喊
骰子
現代隱士
“叮噹”
木馬的幻想
乞丐與妓女
病毒攜帶者
公共電話
卷二 信步行吟
青海,青海
城中漫步
在城市之間穿行
大地記憶
馬路的秘密
秋天裡的秋天
火車火車
青藏秘境
春天紀事
尋找《瓦爾登湖》
卷三 今日寫作
作者與寫作
詩人的偏執
黃海的不同
作者是誰?
詩人在商業時代
個人寫作
閱讀手記
迷醉的花
對他的追隨
行止自如大化順成
今日詩歌寫作
卷四 物的現實
愛屋及烏
明月降臨
水聲食味
南山樹
青龍寺的櫻花
1975年的琴聲
皮肉更深刻
茶味
三十年代
薺菜
豆腐
粥
馬語
城牆上的風
卷五 自述與對話
《眼睛的沉默》後記
《自由落體》自序
《馬語》序
《西安往事》序
《西安40年個人生活實錄》序
《你的城市以西》自序
作家是一個要認真反對的術語
保衛新的散文寫作
創造一種不斷更新的自我關係
卷六 語言之鏡
水與中國畫
明星淚
崇禎的身體
人民
在安康和漢水上游
脫衣舞:另一種身體的戲劇
殘酷的吃
醫院
性:透明的黑暗
若隱若現的花
清晨的光
在南山以北的地區
八仙庵
革命公園
灞橋
符號人物與文化發現
讓感覺得以穿過的街道
南門花園
閱讀活動
大雁塔
排行榜
時間之軸
小雁塔
瓦庫
雪地上的月光
孿生兄弟
火車站
遺址公園
姓氏
萬花筒
撲克與象棋
海上的路
字的重複
無聲的叫喊
骰子
現代隱士
“叮噹”
木馬的幻想
乞丐與妓女
病毒攜帶者
公共電話
卷二 信步行吟
青海,青海
城中漫步
在城市之間穿行
大地記憶
馬路的秘密
秋天裡的秋天
火車火車
青藏秘境
春天紀事
尋找《瓦爾登湖》
卷三 今日寫作
作者與寫作
詩人的偏執
黃海的不同
作者是誰?
詩人在商業時代
個人寫作
閱讀手記
迷醉的花
對他的追隨
行止自如大化順成
今日詩歌寫作
卷四 物的現實
愛屋及烏
明月降臨
水聲食味
南山樹
青龍寺的櫻花
1975年的琴聲
皮肉更深刻
茶味
三十年代
薺菜
豆腐
粥
馬語
城牆上的風
卷五 自述與對話
《眼睛的沉默》後記
《自由落體》自序
《馬語》序
《西安往事》序
《西安40年個人生活實錄》序
《你的城市以西》自序
作家是一個要認真反對的術語
保衛新的散文寫作
創造一種不斷更新的自我關係
卷六 語言之鏡
水與中國畫
明星淚
崇禎的身體
人民
在安康和漢水上游
脫衣舞:另一種身體的戲劇
殘酷的吃
醫院
性:透明的黑暗
若隱若現的花
文摘
大雁塔
它最初只是東南方向上的一個方位的標示,隨後才漸漸地涉及到了距離、陌生的範圍和伸向它的那一條條道路。在東南方向有許多個區格位置的標記,包括最早天際之上顯現的那道日光,也包括它本身——大雁塔。
從我站立眺望的地方(西安的南城牆)與它之間相隔著一段距離。對於我而言,它只是一些地方與地理性的常識記憶,也僅僅只屬於我個人。
大雁塔在上個世紀70年代屬於西安人生活界標之外的區域。一年當中,去往的回數屈指可數。我記憶中只在陽春里隨大人們去郊外踏青,才有過類似的過往,更多的時候,都是在對它的眺望當中。
塔樓是出於宗教的目的而建的,此後,圍繞著它所進行的話語建構,就一直沒有停息過。
作為西安符號化的符號,大雁塔也曾經直立在市民生活的中間;它的塔身和巨大的光影,被印在香菸盒子的正中,曾經以這樣的方式,介入了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孩子們在用這樣的煙盒紙疊成的“三角”上,目睹了大雁塔的折彎。
大雁塔建在了這座城市的背景之中。隨後,關於它的各種傳說,以及它在時問當中留下的東西,也都印人了這座城市生活的底色當中了。在這座城市裡,生活的背景,永遠也不會等同於現實的生活。類似大雁塔這樣的地標性建築,自它建成之日起,也為自身設定完成了同類型的謎語結構,供人進入登臨,並且在各個不同的位置上,供人抬頭仰望。就像用一個謎,來解另一個謎,就像拿謎,來解謎中之謎。永遠都是唯一的一道,但絕不會是最後的那道。
大雁塔現在早已是一個供人遊覽參觀的場所。在它之上,西安被分割成了東南西北四個區域。無論塔樓在它建設過程中的初始目的是什麼,一旦它被建成,便自然而然地獲得了一個在它之上全景敞視的空域。現在,塔樓本身的附屬功效,正一天一天被遊人享用著,並且取之不盡。
任何一個物體都會同它周圍的環境產生關聯。大雁塔也處在語意關係鏈條的環節之中。當它投身於意義的海洋中間,就難免會受到強加於它之上的各種關係的支配。
在西安的任意一個報亭,任何一個公共電話旁,和排隊等待的人群之中,塔的影子都無處不在,儘管可能與它相距遙遠,根本無法再看到它,但塔樓投射出的身影,卻時刻都存在,即使在月光之下,而月光自它建成之時起,就與它相伴隨。而現在更多的時候是燈火和人潮,還有每隔一小時便會響起的音樂噴泉聲。遊人在塔樓的下面來回穿梭,駐足欣賞隨著水流飄向天空的音樂,也同時在塔樓的背影中,看見了塔樓。
大雁塔超出了西安人的記憶,與夢的情境直接相通。時間和車流人潮止息之後,塔樓在月光下,才回歸到了它的自然之美和原始之美上了。
進入塔樓的中央,便意味著置身於看不到塔樓的點位之上。一旦邁出它的門楣,同時就還要接受以它為圓心的坐標,向外放射出的尺度所給予的時空劃分。這個時候,塔樓是它的倍數,或者說它聯結著自身的內部和外部。或者說,它讓人對於它,有了一廂情願的認為。
有一天,我在雁塔北廣場,見到一位外表酷似阿拉伯人的中年遊客,他仰望塔樓的時候,戴著一副極深的墨鏡,一旁的小販正在向他兜售登塔的路線圖。另外一次,則是遇到過一對年輕的夫婦(中國人),背靠背,坐在廣場花壇邊上的長椅上打盹,沐浴著從塔尖上照射下來的日光。
還有一次,我坐車從塔的旁邊經過,想到過一個句子(記不清是誰說過的話):物是物;人是人。對於大雁塔,和由它在我心中引起的對於西安東南方向方位感的最初記憶,在我個人看來,或許也是自己的自作多情。
塔歸塔;我還只是我自己。
P16-18
它最初只是東南方向上的一個方位的標示,隨後才漸漸地涉及到了距離、陌生的範圍和伸向它的那一條條道路。在東南方向有許多個區格位置的標記,包括最早天際之上顯現的那道日光,也包括它本身——大雁塔。
從我站立眺望的地方(西安的南城牆)與它之間相隔著一段距離。對於我而言,它只是一些地方與地理性的常識記憶,也僅僅只屬於我個人。
大雁塔在上個世紀70年代屬於西安人生活界標之外的區域。一年當中,去往的回數屈指可數。我記憶中只在陽春里隨大人們去郊外踏青,才有過類似的過往,更多的時候,都是在對它的眺望當中。
塔樓是出於宗教的目的而建的,此後,圍繞著它所進行的話語建構,就一直沒有停息過。
作為西安符號化的符號,大雁塔也曾經直立在市民生活的中間;它的塔身和巨大的光影,被印在香菸盒子的正中,曾經以這樣的方式,介入了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孩子們在用這樣的煙盒紙疊成的“三角”上,目睹了大雁塔的折彎。
大雁塔建在了這座城市的背景之中。隨後,關於它的各種傳說,以及它在時問當中留下的東西,也都印人了這座城市生活的底色當中了。在這座城市裡,生活的背景,永遠也不會等同於現實的生活。類似大雁塔這樣的地標性建築,自它建成之日起,也為自身設定完成了同類型的謎語結構,供人進入登臨,並且在各個不同的位置上,供人抬頭仰望。就像用一個謎,來解另一個謎,就像拿謎,來解謎中之謎。永遠都是唯一的一道,但絕不會是最後的那道。
大雁塔現在早已是一個供人遊覽參觀的場所。在它之上,西安被分割成了東南西北四個區域。無論塔樓在它建設過程中的初始目的是什麼,一旦它被建成,便自然而然地獲得了一個在它之上全景敞視的空域。現在,塔樓本身的附屬功效,正一天一天被遊人享用著,並且取之不盡。
任何一個物體都會同它周圍的環境產生關聯。大雁塔也處在語意關係鏈條的環節之中。當它投身於意義的海洋中間,就難免會受到強加於它之上的各種關係的支配。
在西安的任意一個報亭,任何一個公共電話旁,和排隊等待的人群之中,塔的影子都無處不在,儘管可能與它相距遙遠,根本無法再看到它,但塔樓投射出的身影,卻時刻都存在,即使在月光之下,而月光自它建成之時起,就與它相伴隨。而現在更多的時候是燈火和人潮,還有每隔一小時便會響起的音樂噴泉聲。遊人在塔樓的下面來回穿梭,駐足欣賞隨著水流飄向天空的音樂,也同時在塔樓的背影中,看見了塔樓。
大雁塔超出了西安人的記憶,與夢的情境直接相通。時間和車流人潮止息之後,塔樓在月光下,才回歸到了它的自然之美和原始之美上了。
進入塔樓的中央,便意味著置身於看不到塔樓的點位之上。一旦邁出它的門楣,同時就還要接受以它為圓心的坐標,向外放射出的尺度所給予的時空劃分。這個時候,塔樓是它的倍數,或者說它聯結著自身的內部和外部。或者說,它讓人對於它,有了一廂情願的認為。
有一天,我在雁塔北廣場,見到一位外表酷似阿拉伯人的中年遊客,他仰望塔樓的時候,戴著一副極深的墨鏡,一旁的小販正在向他兜售登塔的路線圖。另外一次,則是遇到過一對年輕的夫婦(中國人),背靠背,坐在廣場花壇邊上的長椅上打盹,沐浴著從塔尖上照射下來的日光。
還有一次,我坐車從塔的旁邊經過,想到過一個句子(記不清是誰說過的話):物是物;人是人。對於大雁塔,和由它在我心中引起的對於西安東南方向方位感的最初記憶,在我個人看來,或許也是自己的自作多情。
塔歸塔;我還只是我自己。
P16-18
序言
歸集這些文字的過程,對於我也意味著重新經歷自己生命中的某些重要的時刻,就像中國人每一年終了都要為之提前準備的節日一樣,在這樣的時間點位上,往往總是要回復到最古老的節日習俗之上,又期待著變異、希望和新的未來憧憬。
文字寫作是在永恆回復和不斷變異的過程中打開自身的摺疊、重合與褶皺的。人們為不屬於重複的那一部分而奮鬥,又置身在一個復歸的進程中,就像生命的存在:充滿著偶然、意外和不確定的短暫性。一切都無法預料,不可預測。構想通過寫作獲得“解放”和“拯救”的想法在我幾近幻想。寫作有時甚至無法讓我們與自身和現實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它屬於不可而為之為,屬於無解之解。選擇無望作為希望,才能成全寫作作為我們終生的陪伴。為了與我們生命中遇到的一切相互追隨,除了寫作之外,我至今還未見到過別的更為有力的方式。
只有在寫作里,我們曾經經歷的某些時光或生活的片段才能得以被喚醒,它們或許是最平凡的那種情況,根本沒有重要的事情發生,同別的類似的時刻沒有兩樣;也正是在寫作里,我們有可能形成對自身最平常部分的關照,讓它們在我們的目光里變得一覽無餘。一旦我們的目光將自身打亮,那些看似平常的東西,會異乎尋常地變得不可思議,可見物的不可見性的不可見程度,也會展現於其中。
自我書寫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它不是由藝術家、作家獨有的特權,也非專業人士的特殊製造之物,相反,它是人人都可而為的自我實踐、生活實踐和決定自身自由限度的探索實踐。經由寫作,我們可否找到能使我們的個人生活成為真正藝術品的可能。
對個人敘述的過程也意味著對自身的發現和創造。我們有可能在寫作中對我們究竟是何為作出不斷地更新與確認。在由寫作給我們提供的“自我凝視”中,才有機會辨別我們同自身的關係,進而才會有,做什麼,才能讓我們更接近我們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的疑問。
在寫作中不可替代的仍然是人的情感以及我們審視這個世界的方式。只有通過連續不斷地書寫,才有可能真正銘寫下新的個人倫理;在這種新的個人倫理中,由我們自身決定我們的自由:在新的個人自由中,通過什麼樣的節制和行為的調節,不做什麼,才能發展我們自己的自由,同時又尊重別人的自由。
寫作的過程誕生了自我文化和自我的歷史。它使作者自身與自身相互聯繫。
誰都無法避開自己。在本書中,作者處在距他的文體結構距離最遠的地方。
杜愛民
2013年1月1日於西安中海
文字寫作是在永恆回復和不斷變異的過程中打開自身的摺疊、重合與褶皺的。人們為不屬於重複的那一部分而奮鬥,又置身在一個復歸的進程中,就像生命的存在:充滿著偶然、意外和不確定的短暫性。一切都無法預料,不可預測。構想通過寫作獲得“解放”和“拯救”的想法在我幾近幻想。寫作有時甚至無法讓我們與自身和現實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它屬於不可而為之為,屬於無解之解。選擇無望作為希望,才能成全寫作作為我們終生的陪伴。為了與我們生命中遇到的一切相互追隨,除了寫作之外,我至今還未見到過別的更為有力的方式。
只有在寫作里,我們曾經經歷的某些時光或生活的片段才能得以被喚醒,它們或許是最平凡的那種情況,根本沒有重要的事情發生,同別的類似的時刻沒有兩樣;也正是在寫作里,我們有可能形成對自身最平常部分的關照,讓它們在我們的目光里變得一覽無餘。一旦我們的目光將自身打亮,那些看似平常的東西,會異乎尋常地變得不可思議,可見物的不可見性的不可見程度,也會展現於其中。
自我書寫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它不是由藝術家、作家獨有的特權,也非專業人士的特殊製造之物,相反,它是人人都可而為的自我實踐、生活實踐和決定自身自由限度的探索實踐。經由寫作,我們可否找到能使我們的個人生活成為真正藝術品的可能。
對個人敘述的過程也意味著對自身的發現和創造。我們有可能在寫作中對我們究竟是何為作出不斷地更新與確認。在由寫作給我們提供的“自我凝視”中,才有機會辨別我們同自身的關係,進而才會有,做什麼,才能讓我們更接近我們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的疑問。
在寫作中不可替代的仍然是人的情感以及我們審視這個世界的方式。只有通過連續不斷地書寫,才有可能真正銘寫下新的個人倫理;在這種新的個人倫理中,由我們自身決定我們的自由:在新的個人自由中,通過什麼樣的節制和行為的調節,不做什麼,才能發展我們自己的自由,同時又尊重別人的自由。
寫作的過程誕生了自我文化和自我的歷史。它使作者自身與自身相互聯繫。
誰都無法避開自己。在本書中,作者處在距他的文體結構距離最遠的地方。
杜愛民
2013年1月1日於西安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