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是春秋時期老子創作的文言文,出自《道德經》。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道德經第十六章
  • 作品別名:道德真經
  • 作者:老子(李耳)
  •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 作品出處:道德經
  • 文學體裁文言文 散文
內容簡介,語句詳解,出自,原文,引語,評析,

內容簡介

這個是道德經里的一句話,主要意思是:世間萬物的生死輪迴,我在這裡反覆的看著。
本章是老子對養生之道的闡述和論證。宇宙萬物各歸其根,然而歸根必須復命。守靜則元神動,守虛則元氣實,元氣充沛則元神旺暢。這如同精神,精是神的存在基礎,有精則有神,無精則神滅。反過來說,精須神守,有神守護的生命才會充滿活力。

語句詳解

出自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出自《道德經》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①;萬物並作②,吾以觀復③。夫物芸芸④,各復歸其根。歸根⑤曰靜,靜曰⑥復命⑦。復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
到達虛空的極限,一直保持著無我無想的境界。這樣的話,雖然有眾多紛亂的頭緒,也自然明白其根本原由。不要被表面的現象迷惑,應仔細審察各自發展的根本原因。只要找到根本原因,就可以對症下藥了。所謂對症下藥,就是恢復其本來的天性,並不是人為的進行妄自干預。真正理解這種回歸自性的道理,才是真正明白大道的根源。如果沒有真正明白大道之源而隨意妄為,那結果一定很兇險。
[注釋]
①致虛極,守靜篤:虛和靜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寧靜狀態,但由於外界的干擾、誘惑,人的私慾開始活動。因此心靈蔽塞不安,所以必須注意"致虛"和"守靜",以期恢復心靈的清明。極、篤,意為極度、頂點。
②作:生長、發展、活動。
③復:循環往復。
④芸芸:茂盛、紛雜、繁多。
⑤歸根:根指道,歸根即復歸於道。
⑥靜曰:一本作"是謂"。
⑦復命:復歸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萬物運動變化的永恆規律,即守常不變的規則。
⑨明:明白、了解。
⑩容:寬容、包容。
⑾公:周到、周遍。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為自然界的代稱。

引語

本章里,老子特彆強調致虛守靜的功夫。他主張人們應當用虛寂沉靜的發境,去面對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在他看來,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從生長到死亡、再生長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環往復以至於無窮,都遵循著這個運動規律。老子希望人們能夠了解、認識這個規律,並且把它套用到社會生活之中。在這裡,他提出“歸根”、“復命”的概念,主張回歸到一切存在的根源,這裡是完全虛靜的狀態,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評析

以往人們研究老子,總是用“清靜無為”、“恬淡寡慾”這幾句話概括老子的人生態度。但從總體上看,老子比較重視清靜無為,主要是就治國治世而言的政治用語,不完全指修身的問題。這一章並不是專講人生,而是主要講認識世界,當然也包括認識人生。但無論是認識人生哲理,還是認識客觀世界,其基本態度是“致虛”、“清靜”、“歸根”和“復命”。先說“致虛”。虛無是道的本體,但運用起來卻是無窮無盡的。“致虛極”是要人們排除物慾的誘惑,回歸到虛靜的本性,這樣才能認識“道”,而不是為爭權奪利而忘了“道”。“致虛”必“守靜”,因為“虛”是本體,而“靜”則在於運用。司馬遷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史記·太史公自序》)這是很扼要的概括。“靜”與“動”是一對矛盾,在這個矛盾中,老子著重於“靜”而不是“動”,也不否定“動”的作用。再說“歸根”。根是草木所由生的部分,有根本、根源、根基諸義,是一切事物起點。在老子看來,對立是過程,是相對的,統一是歸宿,是絕對的。這就是歸根的哲學含義。不過,老子哲學帶有循環論的色彩。任繼愈說“老子主張要虛心,靜觀萬物發展和變化,他認為萬物的變化是循環往復的,變來變去,又回到它原來的出發點(歸根),等於不變,所以叫做靜。既然靜是萬物變化的總原則,所以是常(不變),為了遵循這一靜的原則,就不要輕舉妄動,變革不如保守安全。把這一原則套用到生活、政治各方面,他認為消極無為,可以不遭危險。”(任繼愈《老子新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