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9日在萬源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萬源市人民政府市長王成軍作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源市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 概述:2010年1月19日在萬源
- 正文:萬源市人民政府市長 王
- 工作:2009年,是萬源發展史上極
內容,主要工作,分類,政府自身建設,注 釋,
內容
(2010年1月19日在萬源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萬源市人民政府市長 王成軍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過去一年的工作
2009年,是萬源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發展變化最大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下滑的嚴峻形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圍繞在川陝渝結合部率先發展的取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抓住機遇、穩中求進,從嚴治政、追求卓越,團結拼搏、紮實苦幹,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經濟平穩增長。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82億元,增長12.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5億元,增長18.3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99億元,增長3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42億元,增長1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4元,增加12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75元,增加225元;全市金融機構存款餘額47.7億元,增加6.5億元。糧食生產穩中有升,總產量達29.38萬噸;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3%,萬源馬鈴薯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我市被列為全省農業產業強縣、林業產業強縣培育縣和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9.2億元,增長26.5%,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8.5%,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42.3個百分點,華新萬源水泥項目開工建設,建材、水電、食品藥品等地方優勢產業不斷壯大。大巴山特色農產品交易中心一期主體工程、鑫朗能源成品油儲運儲備中心一期工程、鞠家壩液化天然氣儲備站等重點項目全面竣工,集貿市場建設管理力度加大,“家電下鄉”工作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有效推進,實現外貿出口創匯446萬美元,增長31%。全年接待遊客92.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43億元。實施重點招商引資項目61個,實際到位資金14.95億元,增長26%。新增民營企業226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方生產總值的54.4%。
——城鄉面貌改觀。以“山青、水秀、地乾淨、物整潔、人文明”為目標,堅持“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創新務實、突出特色”的原則,深入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紮實開展土地市場、建設秩序、拆遷安置、城市管理“四大規範”專項整治行動,調整規劃建設執法監察和園林、水務管理體制,編制完成《萬源市城市總體規劃》、天馬山生態公園、富硒茶文化公園修詳規劃,紅軍公園入口景觀區、濱河路改造、國道210線城區段改道(一期)等城市重點工程竣工,河西新區建設順利推進,永寧鄉場鎮治理、虹橋鄉井壩“巴山民居、百年老屋”成為農村環境治理示範工程。全面加快交通建設,襄渝二線順利通車,達陝高速深入推進,完成官大路雪災路面恢復工程,建成通鄉水泥路233公里、通村公路192.2公里、農村客運站點6個;紮實推進茶埡鄉邱家坪川東北山區特色農業示範園和竹峪鎮以工代賑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建成示範鎮1個、示範村15個;全面加強生態環保工作,嚴把重點建設項目環評關,開展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環保專項行動,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繼續抓好天保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建成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各3個、生態家園40個。
——人民生活改善。全市投入“八項民生工程”資金5.2億元,71項指標全面完成。資助貧困家庭學生3240人;落實“兩免一補”15.4萬人次;新增城鎮就業3030人;啟動城鎮居民、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和已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城鄉低保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改善8086名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建成城區應急供水工程,解決35個鄉、40個村、6.3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完成減災、安居及災後農房重建1341戶,購建廉租住房470套,發放租賃補貼1059戶;輸轉農村勞動力15.6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0.5億元。
——改革深入推進。加大國有企業改制力度,成功完成宏源化工公司改制工作,有序推進電影公司、市委招待所等單位改制;建立健全國家投資項目業主法人負責、契約審查備案、施工圖設計評審、招投標監管、工程質量監管、項目效益評價等規章制度;規範公務員津補貼發放;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建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健全激活鄉鎮活力的措施,積極開展社區管理改革試點,深化教育人事體制改革,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大力實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中國小災後重建2.7萬m2,推行校長公開競聘、教師進城必考等制度,大力開展“師德建設年”活動;積極做好甲流感防控和新農合工作,紮實開展愛國衛生、無償獻血、疫病防控、產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實行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4.69‰,符合政策生育率85.1%。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12個、農家書屋6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0個,成功舉辦首屆大巴山年豬文化節,民眾文化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1095個點、1.3萬套;《萬源市志》出版發行;實施“千名大學生進萬源”引才工程;完成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積極開展共建“文明萬源”活動,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強化應急管理,狠抓礦山、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民爆物品、特種設備、學校等安全專項整治和地質災害防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紮實抓好“五五”普法,大力加強行政複議,建立矛盾糾紛“大調解”協調中心,不斷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體系,強化信訪維穩工作機制,依法處理民眾合理訴求,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糾紛。大力整治社會治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外流販毒,嚴厲打擊暴力犯罪、涉惡涉黑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人民民眾安全感大大增強。加強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保護,國防武裝、人防、審計、科技、物價、糧食、供銷、保密、外僑、民宗、檔案、科協、工商聯、老促、工商、質監、氣象、電力、通信、郵政、菸草、鹽務等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
過去一年,也是政府及組成部門自身建設顯著加強、執政能力明顯提高的一年。我們大力倡導務實作風,堅持實行“市長工作周計畫、部門鄉鎮月報告”制度,大力倡導“5+2”、“白+黑”的拼搏精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開,加強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精減行政審批事項50項,增加公共服務項目91項,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98件,辦復率100%,受理市長熱線、市長信箱3306件,辦結率100%。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政務督查和效能管理,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有效提升,政風行風進一步好轉,社會正氣不斷上升。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凝聚艱辛,催人奮進,這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和衷共濟的結果,是全市各級幹部民眾攻堅克難、苦幹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民眾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積極支援我市經濟建設的駐萬各部隊、各單位表示親切的慰問!向鼎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不足仍然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基礎條件較差仍然是制約萬源發展的最大瓶頸,思想觀念不適應仍然是影響加快發展的最大因素。我們也深知,支柱產業不強、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艱苦、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政府性債務沉重、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基礎工作薄弱,政府職能轉變和工作方式有待改善,行政效能有待提高,發展軟環境有待進一步最佳化等等。對此,我們將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正視問題,堅定信心,開拓創新,務實工作,千方百計把政府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2010年
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重要之年,也是為“十二五”發展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更是萬源發展史上機遇更多、勢頭更好的希望之年。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省委、達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四屆三次黨代會部署,緊緊圍繞“四五五”跨越式發展思路、“建設川陝渝結合部經濟文化強市”發展目標和“一樞紐、兩中心、四基地”的發展格局,把握“鞏固回升、加快發展”的工作基調,認真研究國家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扶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限制開發區及擴權強縣的有利政策,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攻堅破難,紮實工作,突出投資拉動,狠抓項目建設,積極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全面加強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奮力掀起產業園區建設、特色農業發展、旅遊商貿發展、城鎮建設管理、農村條件改善、體制機制創新、狠抓招商引資和共建和諧萬源“八大新高潮”,加快推進萬源又好又快發展。
2010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確保增長12%,力爭1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和利潤確保分別增長20%,力爭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確保增長15%,力爭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確保增長16%,力爭1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確保增長15%,力爭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和6%;城鎮化率提高1.2個百分點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1%左右。
我們將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分類
一、做大做強產業支撐
培育發展新型工業。以資源轉化為主線,以發展低碳經濟為導向,加快引進培育機械鑄造、食品藥品、能源化工、綠色建材等產業,促進鐵山坡天然氣淨化廠、凱迪生物質電廠、任河梯級水電開發、長灘河水電站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建設華新萬源水泥項目,確保6月底前正式投產。加大冶金、煤炭等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換代升級力度,加快推進煤炭資源整合,積極做好錳礦綜合開發、硫磷礦綜合利用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大舊院黑雞(蛋)、老臘肉、紅豆腐、馬鈴薯等本土特色生態產品的研發行銷,推進小產品占領大市場。加快青花工業園區、白沙—八台富硒食品加工集中區、官渡綠色建材集中區、沙灘冶煤工業集中區建設,力爭工業布局集中度達到70%,培育壯大工業骨幹企業,增強企業自主發展和創新能力。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圍繞建設“中國天然富硒農產品基地”,突出“富硒、生態、有機”優勢,強力整合項目和資金,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示範區、現代畜牧業養殖小區、富硒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和新農村示範區“四區”建設,做強、做大、做優特色農業。開發萬源富硒茶系列產品和馬鈴薯倉儲保鮮加工技術,建設富硒茶葉、薯類、中藥材、珍珠花菜、錯季蔬菜、獼猴桃、菸葉等農產品基地26萬畝以上,建設舊院黑雞、板角山羊、生豬、肉牛等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60個,新建“一鄉一業”特色鄉鎮2個、“一村一品”特色村10個。加大地方特色農產品保護力度,積極創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加大農產品購銷網路體系建設,實現農超對接,促進農產品流通。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力爭培育省、達州市級龍頭企業和銷售收入上億元的龍頭企業各2家。加快建設萬白路省級新農村示範片,繼續抓好黃鐘片區新農村示範片、竹峪鎮以工代賑示範片、茶埡鄉邱家坪川東北山區特色農業示範園建設,認真實施革命老區扶貧連片開發項目,全面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以商貿物流和旅遊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抓緊做好全市物流規劃,積極做好達陝高速出口商業區等項目前期工作,啟動建設畜禽交易中心和大巴山特色農產品交易中心二期工程,加快建設特色市場,精心規劃打造城市商貿區,落實國家刺激消費政策,改善消費環境,提升消費能力,繼續推進“家電下鄉”工作、“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社區商業“雙進”工程,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積極培育生產型外貿出口企業。以促進生態體驗、生態經濟為方向,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打造精品景區,努力建設“川陝夏都”。加快八台山—龍潭河、紅軍公園國家4A級旅遊區和黑寶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創建工作;開工建設趙塘—黑寶山—煙霞山旅遊公路,積極開發大巴山國家級地質公園、龍潭河溫泉、大竹河巴王溶洞群等景區景點;大力發展花萼山生態游、煙霞山民俗文化游,繼續抓好虹橋“井壩”示範點建設,發展鄉村旅遊,開發旅遊商品,力爭全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二、努力保持投資增長
一是大力爭取國家政策性投入。抓住國家扶持貧困山區、革命老區、限制開發區的優惠政策,用好我市被列為擴權強縣、現代農業、畜牧業、林業重點縣的機遇,積極爭取省級新農村示範片、扶貧開發、以工代賑、道路交通、安全飲水、農村電網改造、小流域治理等項目投入,特別要努力爭取寨子河水庫通過審批,啟動建設;大力爭取文化、教育、體育、科技、醫療衛生、人口計生、勞動保障等事業投入和沼氣池、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資金,切實解決民生困難問題。二是大力擴大政府投入。做好國有資產、土地、礦產、經營設施等政府公共資源融資平台建設,建立政府信用,加強與銀行、企業合作,抓好財政稅收,搞好資本運作,多渠道籌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推進體育中心、國道210線城區段改道(二期)、後河綜合整治等公益項目建設。三是大力激活民間投入。堅持非禁即入,大力破除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放寬準入門檻,創造良好軟環境,支持返鄉創業,積極鼓勵民間資金參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四是大力招商引資投入。深入開展“百名幹部抓招商、千名幹部跑市場”活動,圍繞優勢資源開發等領域,動態儲備100個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投資效益好、附加值高的項目,全力開展小分隊、一對一招商,重點做好石膏開發、生態旅遊、天然氣長輸管網、生態食品開發、茶葉精深加工等項目招商工作,增大產業項目投入。五是大力支持重點項目投入。積極為達陝高速創造良好施工環境,加大城萬快速通道建設拆遷力度,做好羅文鐵山坡天然氣淨化廠協調服務工作,增大重點工程項目投入。
三、統籌推進城鄉發展
大力推進農村城鎮化。用經營城鎮的理念、商業化的思路,以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為抓手,充分發揮村鎮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的作用,抓緊制定場鎮、村莊建設規劃,加大規劃執法力度,加強重點城鎮、鄉鎮集鎮、示範村莊的建設管理,抓好農房風貌打造和環境治理,推進石窩鄉農村城鎮化試點建設。大力實施“交通會戰年”活動,力爭啟動虹橋—赤南、魏家—至誠、大竹—麻柳、井溪—渡口等縣際通道,長壩—小河口、中坪—大沙、黃鐘—長石等農村斷頭公路和羅文—廠溪快速通道建設,做好通江—萬源高速公路、萬源—白沙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加快通鄉水泥路和村道公路建設,確保年底實現鄉鄉通水泥路;加強農村客運站點建設,完善城鄉客運市場;繼續加強水、電及通信網路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促進人口相對集中,帶動產業快速發展,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
大力推進城市現代化。根據山水園林城市和秦巴商貿旅遊城的功能定位,按照“一河兩岸三山”的總體布局和“宜居萬源”的發展目標,調整完善城市總體規劃,加快城區控詳規劃編制,加強城市規劃執法監察,最佳化土地使用結構和城市功能分區。積極推進中心廣場、後河城區段綜合整治、廟溝河綜合整治、達陝高速城區連線線、萬源火車站改擴建、體育中心、污水處理廠、富硒茶博園、鞠家壩倉儲物流園區和紅軍公園一期工程 “十大城市重點項目”建設,完善交通、通信、供水、供電、供氣等市政設施,最佳化城市公交網路,提升城市承載能力。深入推進環境綜合治理,大力整治煙塵、噪聲污染,加快推進城周萬畝綠化和3個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提高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率。繼續深入開展“四大規範”整治行動,大力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將清掃保潔、綠化管養、道路維護、市政設施管理等逐步市場化。力爭成功創建省級衛生城市。
大力推進社會文明化。以文明城市創建為統領,紮實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嚴格執行《共建文明萬源考核實施辦法》,建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長效管理機制。城區重點開展文明創建評選活動,努力營造“知榮辱、樹新風、講誠信、促和諧”的濃厚社會氛圍。農村要以“星級文明戶”評選為抓手,加大文明鄉鎮創建力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強力整治螢屏、聲頻、網路、網咖、出版物市場和校園周邊環境,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四、繼續深化改革開放
積極做好政府機構改革,繼續深化農村綜合配套改革,深入推進社區管理改革,堅決控制並積極化解鄉村債務,激發鄉鎮發展活力。加大國有企事業單位改制力度。繼續推進項目建設管理制度改革,加大監管力度,確保投資效益。大力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全面啟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加快融入成渝經濟區,充分利用重慶的產業、政策、人才、市場、信息和資金,建立合作對接機制,爭當“環渝腹地經濟區塊”發展生力軍。認真研究秦巴地區經濟發展模式及市場需求,積極加強與周邊縣區交流合作,實現在川陝渝結合部率先發展。
五、切實加強生態建設
大力實施“生態環境立市”戰略,按照“先環境、後建設”的原則,及時編制完成城鄉綠化總體規劃,全面推進城市綠化、城周綠化、鄉村綠化、通道綠化、水系綠化、苗圃基地“六大工程”,爭創綠化模範縣,建設“森林萬源”。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作,加快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積極開展省級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創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各5個、農業生態園區2個、自然生態小區和人居活動小區各1個。深入開展飲用水源保護、采砂秩序規範等專項整治行動,大力實施畜禽養殖“零排放”項目,切實加強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積極培育林業產業強縣,繼續推進天保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創新森林資源管護手段,嚴厲打擊各種涉林違法犯罪行為。強化環境教育,倡導綠色消費理念,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進家庭、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等活動,創建“綠色學校”4所、“綠色社區”2個。
六、全力保障和諧穩定
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深入實施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教育助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百姓安居、道路暢通和環境治理“八項民生工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70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400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輸轉農村勞動力15萬人次以上,實現勞務收入10億元以上,改善5000名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切實關心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做好優撫、孤老、殘疾人等困難特殊群體生活保障工作。
紮實抓好安全穩定。繼續抓好企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切實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狠抓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大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力度,堅決遏制較大安全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加強信訪維穩工作,完善“大調解”機制,引導民眾理性合法表達利益訴求,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提升應急管理水平。深化“五五”普法工作,加強人民調解、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深入開展“平安萬源”創建活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防範和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鬥爭,加強企業和重點工程周邊環境治理,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大力實施人才引進工程。全面實施校舍安全工程,加快農村國中校舍改造、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和新農村衛生校園建設,科學布局城區學校,合理設定農村校點,積極化解超大班額,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推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市中醫院改擴建,加強食品藥品監管,抓好疫病防控,確保全市清淨無疫。統籌抓好人口計生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積極創建國家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建成國家“雪炭工程”健身館和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加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科普惠農服務站、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認真抓好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啟動《萬源年鑑》編纂工作。加大公共文化服務投入,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3000戶,提高光纖網路覆蓋面,加快實現鄉鄉通光纖電視。認真開展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及全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高度重視支持工會、共青團等群團工作,關心婦兒、老齡事業,加強國防武裝、人防、審計、物價、糧食、保密、外僑、民宗、檔案、科協、工商聯、老促、工商、質監、氣象、電力、通信、郵政、菸草、鹽務等工作。
政府自身建設
做好2010年各項工作,確保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任務非常艱巨,我們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領導科學發展和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努力建設有責、有信、有力、有效、有為政府。
從嚴治政,追求卓越。堅持高水平、高效率、高標準,大力弘揚雷厲風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堅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不斷增強執行力、戰鬥力。嚴格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建立行政監察網路,提高行政服務效能。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最佳化工作流程,規範辦事程式,提高市長熱線、市長信箱辦理質量。加強政務督查和效能監察,確保政令暢通、工作落實。
依法行政,秉公用權。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加強政府系統內部監督,重視發揮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作用。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行政複議能力建設,全面推進規範性檔案事前審查和備案審查制度。健全政府新聞發布等政務信息公開制度,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科學理政,求真務實。針對政府運行、行政管理、社會管理、思想觀念中存在的問題,主動研究對策,學習借鑑經驗,大膽實行改革,增強政府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和實效性。不斷完善重大事項專家論證、公眾參與、集體決策制度,推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和規範化。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同加強政府調控相結合,讓政府“看得見的手”與市場“看不見的手”協調配合,努力提高引領發展的能力。
廉潔從政,乾淨幹事。堅持教育、制度、監督、改革、糾風、懲處並重,紮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大力查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工程的權力尋租、以權謀私等違法違紀行為。嚴格控制財政一般性支出,杜絕鋪張浪費,降低行政成本,建設節約型政府。加強公務員管理和監督,完善公務員不良操行檔案制度,嚴厲查處收送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參與賭博等行為及各類違紀違法案件,堅決制止損害民眾利益、吃拿卡要、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以清廉的政府形象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新的形勢催人奮進,加快發展刻不容緩。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和衷共濟謀發展,凝心聚力興萬源,只爭朝夕、奮發進取,為建設川陝渝結合部經濟文化強市而努力奮鬥!
注 釋
1.家電下鄉:對農民購買彩電、冰櫃、洗衣機、手機四類家電產品,符合補貼要求的,財政按銷售金額13%給予補貼。
2.“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中央財政支持下,商務部2005年在全國開始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引導和鼓勵城市大中型流通企業延伸連鎖經營網點到農村,在縣城建配送中心(店),到鄉鎮和村建便民連鎖“農家店”。
3.“八項民生工程”:實施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教育助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百姓安居、道路暢通、環境治理八項民生工程。
4.“兩免一補”: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學生實行免收教科書費用、免收雜費的政策叫“兩免”,對其中的寄宿困難學生補助生活費的政策,叫“一補”,合稱“兩免一補”。
5.矛盾糾紛“大調解”:在黨委、政府的主導下,以人民調解為基礎,通過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種矛盾糾紛解決形式的資源和力量而形成的各部門分工協作、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新型社會矛盾糾紛解決體系。
6.“四五五”跨越式發展思路:實施生態環境立市、工業項目強市、科教人才興市、特色產業富市“四大戰略”,突出強工、重農、活商、建城、興旅“五項重點”,實現做大特色農業,做強優勢工業,做旺秦巴商貿,做興紅色旅遊,奮力打造聯動秦巴第一城“五個目標”。
7.“一樞紐、兩中心、四基地”:構建川陝渝結合部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文化旅遊中心,川陝渝結合部天然氣產業基地、建材冶金基地、環秦巴地區生態休閒旅遊基地和中國天然富硒農產品基地。
8.社區商業“雙進”工程:圍繞“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通過引導以連鎖經營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方式進入社區,建設和改造各類便民利民商業網點,逐步建立網點布局合理、業態結構多樣和服務功能完備的社區商業服務體系。
9.“川陝夏都”: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市生態良好、氣候宜人、山川秀美、區位優越等優勢,打造“川陝夏都”,把萬源建設成為環秦巴地區生態休閒旅遊基地、川陝渝結合部文化旅遊中心和西安、成都、重慶、武漢等周邊地區消夏避暑的首選地。
10.“一河兩岸三山”:“一河”指後河,“兩岸”指後河兩岸老城區及河西新區,“三山”指馱山、天馬山、河西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