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貴州通志》,書名。貴州地方志書。24卷。明王來賢、陳尚象修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曆貴州通志
- 作者:王來賢、王來賢
- 類別:地方志
- 朝代:明
《萬曆貴州通志》,書名。貴州地方志書。24卷。明王來賢、陳尚象修纂。
《萬曆貴州通志》,書名。貴州地方志書。24卷。明王來賢、陳尚象修纂。內容簡介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成書。內容記貴州省及各府州縣的建置沿革、名勝古蹟、政治、經濟及少數民族的特殊風俗等。其中卷一、二記省會沿革、名勝、城廓...
《貴州通志:萬曆志》是2010年12月貴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古籍整理委員會編著。本書是根據是貴州明、清兩代存世志書中的孤本——明萬曆《貴州通志》的縮影本重新編制,是對貴州進行文史研究、地方志編纂等極其重要和可以引用的重要歷史文獻。內容簡介 明萬曆《貴州通志》(簡稱萬曆志),是...
文昌閣,位於貴陽城區東隅,據萬曆《貴州通志》,閣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占地1200平方米,以設計巧妙、結構獨特而著名,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道教廟宇。在貴州省貴陽市東門月城上。據萬曆《貴州通志》,閣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雍正、乾隆、嘉慶、...
南門橋始建於明朝永樂二年,是鎮遠侯顧成主持修建的。明萬曆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撰《黔記》中的《貴州城圖》上將該橋寫作“霽虹橋”,《南嶽壽山圖》中則稱為“湘(襄)陽橋”,明(嘉靖)《貴州通志·城池》卻記載為:“(霽虹橋)在治城南,南明河上,貴陽八景曰‘虹橋春漲’即此。”,因此,南門橋舊時...
根據萬曆《貴州通志》的記載,卓天錫在貴州按察使任上也是頗有善政可談的,尤其是在保持廉潔勤政這一點上,達到有口皆碑的廣泛崇高的美譽度。卓天錫是在貴州致仕的,至於在退休後的卓天錫,為什麼不選擇回莆田老家定居,不選擇在最後的宦遊之地山清水秀的貴陽定居,而要跑到似乎與其沒有任何瓜葛的廣東揭陽縣地美都...
蕭雲山 明時人。雍正《貴州通志》卷三二:天柱人。萬曆初得異人授以奇門之術,知人世吉凶。本所千戶徐弘被苗掠入深山,雲山作法,夜行越數寨,直抵山中取回,雞犬不驚。苗人駭以為神。後屍解去。有人復見其飄然獨行,始知為仙。
壽七十有八。個人作品 《邊防本略》《王太守講章》史料記載 《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六十九 《廣東通志》卷二十七 《雲南通志》卷十八上 《貴州通志》卷十七 人際關係 曾祖:王榮 祖父:王璉 父親:王寅 母親:吳氏 兄長:王任聘、王任翰(王任重在家排行二,其中一個應該是堂兄)弟弟:王任選 妻子:陳氏 ...
《貴州通志》(萬曆)記載:“石阡府……唐初為思黔二州地……(武德)四年以思州之寧夷縣置夷州義泉郡即今府治”。更說明今鳳崗、石阡曾一度為唐思州轄地(務州改思州前有一思州,史志紀其廢而未祥其置,根據現有資料推測,此思州當在武德元年與黔州前後設定,治所當在今沿河、思南亦或德江、印江間...
明代方誌中除夕門掛鐘馗的記載不少,如萬曆《貴州通志》卷三《貴陽府·風俗》:“門掛鐘馗以壓邪魅”;嘉靖河南《通許縣誌》卷上《人物·風俗附》:“置桃符、鐘馗於門”;萬曆浙江《新昌縣誌》卷四《風俗志·歲時》:“設鐘馗、桃符於門。”後者則被稱為“跳鐘馗”,如清顧祿《清嘉錄》卷一二該條說:“丐...
石阡苔茶,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據明萬曆年間《貴州通志》記載:“石阡茶始於唐代,種茶、飲茶盛於明初。石阡苔茶扁形綠茶,外形自然芽狀、稍扁、有毫,綠潤,勻整,湯色黃綠、明亮,清香,滋味鮮爽,葉底完整、嫩勻;石阡苔茶營養豐富,其中茶多酚20—26%,咖啡鹼4.5—6.0%等。20...
關於此俗,明萬曆《貴州通志》卷14有載,清乾隆《獨山州志》卷3記載尤詳:獨山仲家“親死以白帕裹頭,合族不吃肉,只啖魚蝦,為齋菜,婿家購魚為賻以助。喪祭,凡親眷及瓜葛本村鄰近,男婦絡繹成群,喪家或屠牛二三隻,或五六隻,盡分親友,牛多者為大戶。……宰牛馬,會親戚飲,名曰砍替。”此俗產生...
而明萬曆年間(1573—1619)《貴州通志·合屬志》記載:“畢川,因響水河自東北逸治之南,因名。”據《乾隆邑志》記載:“明萬曆六年(1578),(畢節兵備道)僉事黃鏌(修筑北鎮關)建閣其上,題(額)曰:‘畢川勝境’。”清康熙年間修纂的《貴州通志》稱:“畢節扼滇蜀之咽喉,掣夷倮之肘腋,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