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橋觴月

《萬年橋觴月》是清代詩人蔣士銓所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此詩描寫了萬年橋優美的月夜景色,波光水影,意境幽奇,同時又寫了詩人對月豪飲的曠達胸懷,有情景相生之妙。此詩借物設喻,緣名生意,使詩寫得俏麗活脫,且隱含深意,頗給人以哲理啟發和審美享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萬年橋觴月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蔣士銓
  • 作品出處:《忠雅堂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萬年橋觴月
飛梁跨水一千步,空際行人自來去。
亂山中斷走虹霓,下有蛟龍不敢怒。
青天片月海底來,琉璃萬頃空明開。
風露泠泠波浩浩,此時天地無氛埃。
中流二十三明鏡,秋河上下橫天影。
江風吹客一登橋,腳踏寒光不知冷。
流輝注水射千尺,波面游鱗時一擲。
放眼寧知世上人,飛觴不記今何夕。
相看冰雪瑩聰明,但恨有客無笛聲。
漁燈不動野鷗睡。寺鐘欲出棲烏驚。
勝游佳會良可數。胸次先生獨千古。
名宦誰能樂山水,詩人我或慚龍虎。
深杯入手須盡歡,夜涼歌笑浮波瀾。
耳目俱從靜時淨,風月莫惜忙中看。
俯瞰前灘落星斗,跳擲雙丸亦芻狗。
吾徒一夕橋萬年,達者風流原不朽。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萬年橋:在今江西省南城縣東北六里,原名溢洋渡。觴月:對月飲酒。觴(shāng),酒器。
2.飛梁:飛橋,指萬年橋。一千步:形容橋身極長。
3.空際:空中。
4.走:形容橋從懸崖上飛架之勢。虹霓(ní):指萬年橋。
5.琉璃:指清澈明淨的水面。萬頃:極言面積廣闊。頃,百畝為頃。空明開:指萬頃水面在月下鋪開。
6.泠泠(líng):清涼的樣子。浩浩:廣闊的樣子。
7.無氛(fēn)埃:指沒有污濁之氣和塵土,即明淨之意。
8.中流:水流中心。二十三明鏡:萬年橋有二十四壘,中有二十三孔,月光之下手倒影如鏡。
9.秋河:指萬年橋下秋天之水。橫天影:橫映著天空的倒影。
10.流輝:指月光。
11.游鱗:指魚類。時一擲:時而跳起。擲,扔,這裡指魚的跳躍。
12.放眼:縱目觀察。寧知:怎知,這裡是“不管”“不論”的意思。
13.飛觴:盡情地舉杯暢飲。
14.冰雪:指水在月光輝映之下,如冰似雪,一片潔白晶亮。瑩:光潔透明。聰明:聽覺好叫聰,視覺好叫明。此處為偏義複詞,單指眼明。
15.但恨:只可惜。
16.勝游佳會:美好的遊覽、聚會。良可數:指為數極少。良,誠。
17.胸次:胸懷,懷抱。
18.名宦:大官。樂山水:孔子《論語·雍也》中有“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話。
19.龍虎:指雕龍繡虎有文才的人。
20.深杯:滿杯。
21.俯瞰:低頭下望。
22.跳擲雙丸:指日月的運行。芻狗:古時結草為狗形,以供祭祀之用,用畢則棄之。後遂稱廢棄不用之物為芻狗。這是根據《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語意演化來的。
23.吾徒:我們這些人,指作者及其同游者。
24.達者:指通曉事理,心懷曠達的人。

白話譯文

頎長的萬年橋像一條飛梁,橫跨江水,人們在橋上行走如在空中自來自去悠然自得。
它像一道橫貫天宇的七彩虹霓,飛架在被江水切斷的兩岸亂山叢中,橋下的蛟龍,面對這高聳而堅固的神橋也無可奈何,寂然無聲。
掛在清湛藍天上的片月,那是從海底跳躍出來的。萬頃江水在月下鋪開,熠熠閃動,顯得那么清晰而透亮。
風露冷冷清涼爽人,水波浩浩廣闊無垠,此時天地之間沒有絲毫濁氣和纖塵,又顯得那么明淨怡人。
萬年橋橫臥江中有二十四壘,中有二十三孔,這水流中心的二十三孔在月光之下,倒影如鏡,秋日朗月更顯皎潔,橋下秋水輝映著天空的倒影。
清冷的江風吹送著詩人,一登上萬年橋,便見月亮的寒光如水銀泄地般撒在橋面,舉腳踏去卻感覺不出它的寒冷。
月光似流輝注射水面,反射出千尺之光輝,波面的魚兒不時躍起玩耍。
在這裡放眼賞月,哪管他世上的人們現在如何,盡情地舉杯暢飲,只要飲得痛快就不用問今夕是何夕。
再看水在月光輝映之下,如冰似雪晶瑩潔白,使得人們的耳目越發明亮、清晰而有神,只可惜只有我們這些作客之人有酒而沒有悠美的笛聲助興。
夜已深,望著江上停泊的漁船掛著點點漁燈一動不動,船夫們仍在夢中,野鴨不知躲到哪酣睡,此時天將明,寺廟鐘聲欲響,棲息的鳥兒開始驚醒了。
此夜將盡,詩人感慨萬千,人生這樣的勝游佳會誠然不可多得,而像我有著這樣曠達胸襟懷抱的人也並不多。
看看世上的達官顯貴吧,他們忙於利祿,哪有這閒情逸緻來遊山玩水。
手舉著滿懷的美酒一定要縱情歡飲,讓歡歌笑語驚動涼夜水上的波瀾。
耳目都是從寂靜時才得到清淨的,像這樣的風光月色,不要吝惜時間而錯過,即使再忙也要玩味。
君不見前灘水中星斗的倒影已漸漸在天邊沉落下去,日月運行,忙忙碌碌,如同跳擲的雙丸,此起彼落。
人生短暫,我們在此橋不過是盡一夜之歡,而這座萬年橋,或可長存,亦不過萬年,只有曠達的吟詠,其風流意氣才是不朽而永存的。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乾隆十一年(1746年)八月十七日,蔣士銓時在江西南城。時年,他從江西督學金德瑛游,詩當作於遊歷途中賞月時。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該詩將壯觀的萬年橋和皎潔的月色寫得明麗典雅、幽靜和諧。詩人的抒情緣景而生,曠達豪邁,與景交融,浸透出一種情景相生的藝術特點。
開首四句,詩人用誇飾的傳神筆法,極寫萬年橋的偉岸神奇的雄姿,“亂山中斷走虹霓”,一個“走”字,便將萬年橋從懸崖上飛架之勢,寫得非凡而富有動感。只四句,詩人抓住萬年橋的特徵而極盡發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接下四句,詩人用瑰麗典雅的藝術語言,繪出了萬年橋上空的明月和她構成的優美的月夜景色,一個“來“便將月亮擬人化,顯得明月的活潑有情。她是前來觀賞的,還是欲與此橋一比姿容的,她用自己皎潔的銀色光輝,嬌艷的美態,照耀著廣闊的、清徹明淨的水面。這月夜,構成了萬年橋的奇特的環境,更襯託了橋的美,然而月色也美。於是下面六句,詩人便將萬年橋、月亮結合為一體,進一步繪出了一幅意境幽奇、典雅潔淨的畫面,如此之明,如此之靜,恰似一個神話世界,令人神往。時值秋季,明月發出的寒光竟有這等亂真的神奇力量,著實令人嘆為觀止。月光的光輝,波面的魚兒,為這如畫的世間平添了無盡的情趣。此六句,詩人將萬年橋與月夜景致融為一幅其美無比的畫面,因而顯得富有特色,不同一般。正是此景此情,使詩人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直抒胸臆:適逢此良辰美景,讓人不由得陶醉而驚嘆,然而當回到現實中來又讓人感慨萬端。這樣想來,作者作為一個詩人就感到愧對那些雕龍繡虎的文人能手,辜負了這良辰美景了。由此,詩人進而想到日月運行,忙忙碌碌,但對於大自然中的天地造物來說,終有一天也會把它當作芻狗一樣拋棄。詩人在此,表現了他的曠達的胸襟。
此詩情景俱佳,堪稱好詩。詩人既是觴月,而且是在萬年橋觴月,而不是在山中、水邊、庭前、樹下,於是便緊緊圍繞著這一特殊的環境寫去,顯得極為嚴謹而切題。此詩又層次清晰,先從景寫起,再入情中。在寫景時條理分明:先橋後月,再將橋月合而為一,層層深入、極有章法,在寫情時也是情中有景,景中寓情,波瀾起伏,情景相交而意境悠遠。

名家點評

近代學者王文濡:(此詩)雄放恣肆,豪氣千丈。先生胸次,真堪千古。(《忠雅堂集校箋》)

作者簡介

蔣士銓(1725—1785年),字心餘、清容、苕生,號藏園,江西鉛山人。乾、嘉時期一位有影響的詩人,與袁枚、趙翼並稱“乾隆三大家”。乾隆三十二年(1757年)進士,投編修。工詩、詞、劇曲,詞格與陳維崧為近。著有《銅弦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