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歷史,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村落格局,經濟社會,人口,經濟,主要景點,蒲松齡書館,畢道遠紀念館,菩提庵,歷史文化,歷史人物,傳統民俗,文物古蹟,方言,榮譽稱號,旅遊信息,交通,導覽,
村落歷史
明朝成化年間,禮部尚書首輔大臣萬安前往山東賑災,發現萬家村定居於此,萬安尚書府由此而來。後因萬安犯抄,萬姓泯跡。明嘉靖初年,淄西畢氏六世祖畢忠臣遷於此,易名萬村,後更名為萬家莊。
畢氏先代在金、元兩朝時自棗強遷至博山石塘塢。後畢敬賢於洪武初年遷當時淄川縣西鋪莊(時為崔家莊),子孫以農為本,詩書為繼。至六世畢忠臣時,由西鋪遷至萬家。
明代萬家村屬淄川縣忠信鄉,清代屬淄川縣正西路。
解放後萬家村屬淄川縣第六區,1970年10月劃歸周村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村位於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西北部,地處白雲山前臥牛山麓,南鄰102省道,村域面積0.9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萬家村地處白雲山前臥牛山麓,地勢平坦,北高南低,較平整肥沃,海拔140米。
村落格局
萬家村整體布局呈北高南低走勢,東西長,南北短,順應山川形勢,布置合理。村內建築主要分布在村西部、南部和東南部村莊。村內道路呈井字形,南北兩條主幹道,東西兩條主幹道,村舍延主幹道按排分布,每戶均呈四合院格局。
以萬安府為主的府邸建築群分布在西部,呈中心街、東順街、西順街組成三大軸線。宗祠、私塾居村中南部,古建築群居村東南部,三處諭葬墓呈品字分布,村北兩處,村南一處。
經濟社會
人口
據2020年4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萬家村共有戶籍人口920人,常住人口1200人。
經濟
萬家村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運輸業、服務業。
據2020年4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萬家村集體年收入共5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9600元。
主要景點
蒲松齡書館
蒲松齡書館,原為為明末戶部尚書畢自嚴舊居,因
蒲松齡(1640~1715)在此教書、讀書,著書而得名,保留建築為畢府東跨院,書館南北長約50米,東西寬約27米,占地面積約2200平方米,有白陽井、掉然堂,蝴蝶松、振農閣、故事廳、五書廳、萬卷樓等文物古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 年正式向遊客開放。
畢道遠紀念館
畢道遠紀念館,又名畢氏家祠,位於老家廟西側,門前為南大街,面對著萬安溪和公高廣場,是清朝禮部尚書畢道遠於光緒年間(公元1879年)為供奉八世祖遼東巡撫畢自肅而建,解放初曾先後改作國小、村委辦公室,故保存完好。2004年動工改建為“畢道遠紀念館”暨“畢氏家族文化展館”。
菩提庵
菩提庵坐落於萬家村村東南,因萬村有大興教寺,東有炳靈公廟,東鋪有通真觀,還缺少庵,於是明嘉慶年間淄西畢氏六世祖畢忠臣建庵。後七世祖畢木又重修,至此正殿三間,主奉觀音菩薩。明朝天啟年間(1626~1627年)畢自嚴在正殿前擴建千佛閣,並鑄小銅佛千數供其中。民國年間,畢承庸在左側建碧霞元君祠。
歷史文化
歷史人物
畢忠臣,字廷佐,號善人翁。生於明弘治十年,卒於萬曆三年(1575年),享年79歲。其受聘於淄川縣衙為邑掾,為人勤儉敦厚,寬仁樂施。後淄川縣建“旌善亭”,畢忠臣列名第一人。
畢木(1536~1601),字子近,號舜石。《淄西畢氏世譜》中稱其為”畢氏文學第一人。畢氏祖訓創始人,著有《黃髮翁集》。因嚴於律己,衍出”投豆亭“佳話。
畢自嚴(1569~1638),字景曾,號白陽。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中舉,仕至戶部尚書,期間因公正執法,廉明勤政被當地百姓稱為“畢青天”。公元1631年被加太子太保銜。畢自嚴歷官四朝,從政43年。享年70歲。
傳統民俗
萬家村每年舉行“畢氏祭祖儀式”,以祭祀畢氏故去的祖先畢公高。祭祀場所選在公高廣場,祭品有豬頭、羊頭、整雞、整魚,酒一壇。族人信奉“神三鬼四”之說,祖先故去成為神,所以其他祭品為三種水果、三種糕點、三碗水餃等。祭祀特殊貢品:蓮藕,因蓮藕是連心,蓬生,寓意團結、同根、出污不染,至今萬家村畢氏後裔仍然保留著用藕祭祀的傳統。
文物古蹟
老家廟位於萬家村中南部,西近畢氏家祠(現為畢道遠紀念館),是畢氏七世祖戶部尚書舜石公畢木於明萬曆初年(1580)年所建。後因年久失修坍塌,僅存祠堂大門、照壁牆等構築物,2016年進行了修復,現存“萬家村鄉村記憶博物館”內。
白業堂位於老家廟東側,是畢氏六世祖畢忠臣所建家塾,後七世祖畢木改修後親題“白業堂”。原教室三間,早年曾更新為村學校校舍,現保留南大門。2016修復後和老家廟並存於“萬家村鄉村記憶博物館”內。
堡子城位於萬家莊西北。是明末戰亂期間畢際竑奉母之命,在萬家莊西北高坡處用三合土夯築環宅所建。原設南門、東西便門,牆厚4米,早年被毀,現遺址之上有畢氏後人居住。
諭葬墓位於萬家莊南,是畢氏六始祖畢忠臣的諭葬墓,現已根據明一品規制進行復原,現有“皇恩浩蕩”石坊一座,左為聖旨碑,右為生平碑。墓前石坊,其後為碑亭。南北為100米,東西為40米,占地4000平方米。
試工房位於萬家村的西南部,位於中丞府西順街南首,西順門內側。清末畢道遠建畢氏家祠時為檢驗工程質量所建,所以稱之為試工房。現僅剩南屋三間,其餘三面房屋均已翻建。
萬安橋系明成化年間萬安尚書始建,原橋僅通馬車,膠濟鐵路修建前重修加寬,1986年改修,改名為順利橋,2003年修復古建築群時恢復原名。
古井為堡子城內當時族人吃水所用。石砌井壁,井樁石兩塊,轆轤取水,仍在使用。
古石橋為當時建堡子城時運輸土料時所建,橋樑為拱形單孔橋,依然可以行人。
方言
萬家村地方方言以冀魯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同時又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其中一大特點是無兒化音。比如:樹葉兒,本地人一般說“樹葉”。同時也創造了一些新的辭彙,如:迂闊——舒服、不雜——用於話尾,無實際意義(例:你吃不雜?=你怎么不吃?)、草機——耍賴、不迭當——來不及、木啥異似——沒啥區別等。
榮譽稱號
2016年12月9日,萬家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七部局列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旅遊信息
交通
自駕沿309國道周村段至小尚村紅綠燈路口,走102省道至萬家村。
乘車:周村車站乘淄博市10路公車直接到萬家村站下車。
導覽
路線1:沿村牌坊正對的中心街北行100米為遊客接待中心,左轉30米到鄉村記憶博物館、公高廣場(停車場)、萬安溪、畢忠臣諭葬墓和菩提庵。
路線2:中心街北行200米到村委辦公樓,村委往西50米為投豆亭,西100米為憩園廣場,西1公里至玉清瑩諭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