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跡
1941年本村解放。
1947年進行土改複查。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8年全村通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9年進行首次村民委員會直選。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40公斤,總產15.26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50公斤,總產27.25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500公斤,比1978年增長25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53公斤,總產27.4萬公斤。 1987年,村黨支部發動民眾種植
西瓜4.7公頃,當年獲利11萬元。之後,
西瓜種植形成規模。2000年,全村水果面積14.2公頃,總產20萬公斤,總收入42.6萬元。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299.7萬元,其中農業168萬元,
畜牧養殖業95.7萬元,林業36萬元。
第二、三產業1921年,王玉臣開設四喜堂纊坊,有織機20張,纊60支,工人70名,1930年停業。建國之初,本村只有一些零星的小手工業。1987年,村集體成立建築隊,另有100餘名婦女從事
網扣加工、
繡花。20世紀末以來,又辦起了麵粉廠、油坊、商店等。2002年,全村第二產業從業人員89人,收入530.2萬元,其中工業155.8萬元,建築業374.4萬元。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60人,總收入804.8萬元,其中運輸業312萬元,商飲業326.4萬元,服務業166.4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利用村內閒房作教室,建起國小。1977年,新建教室12間,學生人數達到80多名。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有26人考取大專院校。 人民生活建國前,村民生活貧苦。1956年,全村人均糧食38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450公斤,解決了溫飽。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209輛,機車43輛,電視機256台,電冰櫃41台,洗衣機7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莊建設落後,住房80%以上是草房。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經濟發展,村內草房全部翻新為瓦房,街道也進行了整修。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前的不足6平方米,擴大至16平方米。 集體福利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農民的福利待遇逐漸提高。1978年,村集體投資,用上電網供電。1983年,吃上自來水,結束了世代挑水吃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起,對本村考上大學的學生、孤寡老人等,都給予一定補助。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20世紀40年代初,楊傳厚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4年6月,成立黨支部,楊傳厚為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王福英、孫義成、楊國法、孫培芝、孫芳玉、楊壽坤、王喜信、周翠祥、王世軍、楊傳榮、孫厚臣、王希慶、楊壽廣。2002年,全村有黨員21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1月,成立村公所,孫培遠任村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成立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孫培遠、王志珍、楊成進、楊國法、楊成斌、楊傳義、楊壽坤、王喜信、王文斌、周翠祥、孫芳利、王明禮、王玉慶、孫芳浩。2013年1月起,孫芳浩復任村委會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