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盛典初集》是以清朝為慶祝康熙皇帝五十二年(1713)三月十八日的六十壽誕,萬民祝賀場景為藍本,所創作的一幅盛典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壽盛典初集
- 作者:王原祁、宋駿業
- 創作年代:清代
- 版本類型:武英殿刻本
《萬壽盛典初集》是以清朝為慶祝康熙皇帝五十二年(1713)三月十八日的六十壽誕,萬民祝賀場景為藍本,所創作的一幅盛典圖。
《萬壽盛典初集》是以清朝為慶祝康熙皇帝五十二年(1713)三月十八日的六十壽誕,萬民祝賀場景為藍本,所創作的一幅盛典圖。簡介《萬壽盛典初集》《萬壽盛典初集》,一百二十卷,清王原祁等纂,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武英殿刻...
如康熙六十歲生日、乾隆七十歲生日、八十歲生日及嘉慶五十歲生日,都有隆重的旬壽慶典。檔案來歷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皇帝八十大壽,和珅總管這件事,他命令外省三品以上大員都要進獻。和珅很快滿足了乾隆八十大壽的需要。這些內容在《高宗純皇帝八旬萬壽慶典》和《萬壽盛典初集圖畫》等檔案中都有詳細記載。
第二章 圖畫如歷史:傳閻立本《十三帝王圖》和相關議題的研究 前言 一、畫卷後半段題記與圖像的真偽辨識和文本根據 二、畫卷後半段的圖像意涵和文化脈絡 三、畫卷前半段的問題 餘論 第三章 康熙皇帝的生日禮物與相關問題之探討 前言 一、《萬壽盛典初集》中的獻物賬和權力結構 二、《萬壽盛典初集》獻物賬中...
代表作品有1696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貞的《耕織圖》、1717年所刻冷枚畫的《萬壽盛典圖》等。而1679年運用分色水印木刻法所印製的《芥子園畫傳》初集,是由金陵畫家根據李流芳的稿本繒輯而成的,其後又出版了二、三、四集,廣為流傳,成為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一部繪畫教科書。三、年畫印製木板年畫的作坊出現於...
1711年,其奉命主持《萬壽盛典圖》卷繪製事宜。1715年,王原祁病死於北京官舍。王原祁承董其昌及王時敏之學,受清最高統治者之寵,肆力山水,領袖群倫。影響後世,形成婁東派(王原祁是江蘇太倉人,太倉也稱婁東),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成為正統派中堅人物。年長後還與同輩王翬切磋畫藝,多方汲取營養,筆墨功力深厚,...
這張名為《萬壽盛典》的圖畫描繪了當時的盛況。老人們在家人的攙扶下應邀赴宴,布滿京城大街小巷。上行下效,從清朝以來,給老人做壽過生日蔚然成風。並逐漸形成繁雜的禮儀排場,有些老規矩還一直沿襲到今.天。比如過生日的年歲原則,一般是過整數壽,即四十,五十,六十。但七十以後,又增加很多說法。77又稱喜壽,...
如宋人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明人的《南中繁會圖》和《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傳為仇英的《姑蘇圖卷》、清初王翬等的《南巡圖》、宋駿業等的《萬壽盛典圖》、徐揚的《盛世滋生圖》,乃至蘇州年畫《三百六十行圖》等,這些長卷鉅制,主觀上並不以反映社會生活為目的,只是昇平世象、繁盛景觀的狀寫和謳歌,但...
代表作品有1696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貞的《耕織圖》、1717年所刻冷枚畫的《萬壽盛典圖》等。而1679年運用分色水印木刻法所印製的《芥子園畫傳》初集,是由金陵畫家根據李流芳的稿本繒輯而成的,其後又出版了二、三、四集,廣為流傳,成為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一部繪畫教科書。中國新興版畫運動 中國創作版畫始於...
代表作品有1696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貞的《耕織圖》、1717年所刻冷枚畫的《萬壽盛典圖》等。而1679年運用分色水印木刻法所印製的《芥子園畫傳》初集,是由金陵畫家根據李流芳的稿本繒輯而成的,其後又出版了二、三、四集,廣為流傳,成為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一部繪畫教科書。藝術特點 在欣賞版畫近千年發展過程中...
餘在京奉敕修《石渠寶笈》,校太學石經,又常纂修國史及《萬壽盛典》諸書;自持節山左、浙江以來,復自纂《山左金石志》、《浙西金石志》、《經籍纂詁》、《淮海英靈集》、《兩浙軒錄》、《疇人傳》、《康熙已未詞科摭錄》、《竹小志》、《山左詩課》、《浙江詩課》諸書,皆修也,非著也。學臣校士...
因專心畫學,被招以西供奉內廷,鑑定名畫,曾奉旨編纂《佩文齋書畫譜》,任書畫譜總裁和《萬壽盛典》總裁。官戶部侍郎,故亦稱“王司農”。與王時敏、王鑑、王翬並稱“四王”。以其為中心,形成“婁東派”。畫法遵循臨古道路,尤以黃公望為依歸。但亦主張學古“須以神遇,不以跡求”,“得其意而師之”(《...
並將書法用筆融於繪畫之中。主張繼承傳統十分學七要拋三,不泥古法, 重視藝術的獨創性和風格的多樣化,所謂未畫之先,不立一格,既畫之後,不留一格,對今天仍有借鑑意義。詩文真摯風趣,為人民大眾所喜誦。亦能治印。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
後代研究者曾有統計,這些花卉正是二居繪畫中時有出現的題材。在十香園,除了二居的居所外,居廉授徒的地方名“紫梨花館”。居巢花卉草蟲扇面——《梨花》(粵藏)中就有題款:“偶閱唐人說部,有紫花梨事潛,尤物不復見於世。戲拈一枝,倘所謂筆補造化者非耶!”自然界以白梨花居多,紫梨花是十分稀有的花卉...
任頤(1840-1896年),初名潤,字小樓、伯年,浙江紹興人,寓居上海,以賣畫為生。擅長人物、肖像、花鳥、山水畫。其繪畫除繼承民間及傳統文人畫,融匯陳洪綬、陳淳、徐渭諸家之長外,還吸收了西畫速寫、設色諸法,形成丰姿多彩,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趣味和鮮明的時代氣息。與任熊、任熏、任預並稱為“...
他於乾隆二十四年畫出了《盛世滋生圖》卷。而後又畫出了著名巨作《乾隆南巡圖》(共十二卷)等歷史畫卷。他的繪畫繼承了《清明上河圖》等藝術形式,以散點透視法來描繪山水城池,把現實主義手法運用於繪畫之中,其意義更大。傳世作品 傳世作品除《乾隆南巡圖》、《盛世滋生圖》外,還有《京師生春詩意圖》、《...
此時他的繪畫,明顯有吸收西方繪畫藝術之處。同時還著有《三巴集》,“三巴”即以其居地澳門聖保祿教堂之譯音為名,其《澳門雜詠》30首,均與澳門有關,實為早期澳門重要的文學史料。1682年離澳,在江浙一帶傳教。卒於上海。評價 俗話說,“畫貴立品”,吳歷的畫傲世兀立,氣度非凡,含蓄而深沉,既沒有市井...
繪畫 虛谷的人物造型奇特,章法與眾不同。他善於調理把握章法的中、偏、正欹、平奇、虛實、輕重、藏露與布白。使畫面空靈,有強烈的空間感。這在長條畫幅上表現尤為明顯,橫斜排列巧妙,氣勢浩大,敢於突破常規。平中求奇,從而達到靜中有動,虛實相生,生意盎然。虛谷的畫富有趣味,善於巧妙的誇張,變形是他的...
其間,他亦傾心於繪畫,如自述所言:“餘生平無所嗜好,惟于丹青不能忘情。”他以子侄輩與年長六歲的王時敏相交,故早年畫法甚受時敏影響。 (畫冊中《仿梅道人溪亭山色圖》更高清版請看: 《仿倪雲林溪亭山色圖》更高清大圖請看:)崇禎九年(1636年) 結識董其昌,得以見到元趙孟疃鵲華秋色圖卷》、吳...
王翬(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南省蘇州府常熟人(今江蘇常熟)。清代著名畫家。其繪畫以山水為主,山水融會南北諸家之長,創立了所謂“南宗筆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被稱為“清初畫聖”。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合稱山水畫家“四王”,又與吳...
黃慎擅草書,書法學“二王”,更得懷素筆意,從章草脫化而出,其棲勁運筆亦用於繪畫之中,故畫面多乾枯、飛白和迅疾之跡,黃慎的草書,點畫紛披,散而序,評者說它象疏景橫斜,蒼藤盤結,具有“字中有畫”之趣,他的書法出於章草,頗難認識,故而仿效者不多,但他不趨時尚,敢於標新立異。 他的草書不...
汪士慎善工繪畫書法,金石篆刻,善隸。隸書《七古一章》為汪氏四十歲時書,清勁爽朗,生動有致,透出剛介自在之精神。六十七歲時雙目失明,乃作狂草。他的八分書,力追漢代碑刻、畫象石題字,厲鶚說他:“腕懸仍似蠶頭篆,筆磔稍存隼尾波,只余瘦硬乏姿媚,每受俗眼相譏訶。”厲鶚認為他這樣的字,不適合...
據《寒松閣談藝瑣錄》記載,陶燾的繪畫老師,是清嘉道時期江南的畫家王椒畦。清代鹹豐年間,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陶燾為了避戰亂,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江南水鄉周莊,一住就是幾十年,他在這裡創作了很多紀實、歷史故事、宗教以及山水題材的作品。陶燾的畫風蒼勁,用筆沉著。山石皴法多以乾筆積累,林木之間使用淡墨,乾...
鹹豐十年(1860)嘉興兵亂,避難移居上海,任稅吏記室,身處低級僚吏,非其志向,遂以繪畫消憂抒志,有室名樂陶室、小長廬、嘉樹堂等。同治三年(1864)曾為其表弟郭容先畫《餞春圖》軸,自跋中流露思鄉之情,郭容先見圖感慨道:“詎料故土未還,而仙鄉遽召矣。”似在當年逝世,時年六十四。無子嗣。朱熊兼...
李方膺善於繪畫。早年受二兄李方韓及友人丁有煜等影響,曾畫山水、人物及雜花等,後來多畫梅、蘭、竹、菊及松樹等。曾作《墨梅》卷,袁枚、金農、鄭燮為之題,畫風互相影響。其極力主張在師法自然和傳統的基礎上自立門戶,以創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畫竹,著重寫意,不拘形似,所作《風竹圖》,以禿筆畫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