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壑爭流圖

萬壑爭流圖

《萬壑爭流圖》是明代文徵明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圖寫峽峨山勢,山泉爭流而下,山下溪水淙淙,坡上林木蔥鬱。畫山用濕潤的披麻皴,行筆細緻秀潤,滿紙青綠,場面壯觀,為文徵明細筆精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壑爭流圖
  • 作者:文徵明
  • 創作年代:明代
  • 規格:縱132.4厘米,橫35.2厘米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現收藏地南京博物院
  • 幅式:立軸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構圖,技法,歷史傳承,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圖描繪重疊青山山勢嵯峨,山間泉瀑飛湍,奔騰直瀉。中景為山岩亂石,其間雜樹林立,密密麻麻,滿幅青綠。長滿了林木的兩岩石間,有一條清澈的溪水爭流,顯得滿紙空明。近景為溪流的兩岸,有山石、有坡岸,有樹木和雜草,在此溪流拐彎流動,在蒼松古柏掩映下的山徑上,有高士數人,有的信步緩行,極盡觀賞山山水水,其中有兩位高士似在面敘。
萬壑爭流圖
萬壑爭流圖
此圖右上角作者小楷自題:“此余嘗作千岩競秀圖,頗有思致,徐默川子曰得之,以仕紙求寫萬率爭流為配;余性雅不喜作配幅,然於默川不能終卻,漫爾塗抹,所謂一解不能如一解也:是歲嘉靖庚戌六月既望徵明識,時年八十有一。”
此圖下押“徵明”、“停雲”二印。畫上另有“虛齋審定”等鑑藏印。

創作背景

此圖作於嘉靖二十九年(1530年)。此畫為文徵明晚年青綠山水。從自題知此圖乃文徵明晚年應徐默川之求,為其《千岩競秀圖》所作的配幅。

藝術鑑賞

主題

圖中景物是文徵明慣常描繪的江南湖山,是適宜於文人心靈棲息的理想的生活環境,也是文人生活寧靜、社會較為安適的一種折射。

構圖

全圖由溪流分割為上下幾乎平行的四層景色。下面二層作樹均巨大,墨色濃重,且樹葉前後相接,近處山道長松,雜樹相間,四高士分成二組,作且行且語狀。此段是為近景,突出描繪了樹的風姿與山坡的文靜。上而二層山瀑仿佛已積蓄無窮的力量,從畫而頂處山谷分左、中、右三處奔瀉而出,終於匯成一潭,居中有巨岩矗立,把溪流一分為二,再成急瀑與右側另一瀑布齊注中溪。溪而寬闊,其中散石點落。溪水波瀾湍急,四散奔瀉,恰在畫而二分之一處,構成了萬壑爭流的華采樂章。山岩崢嶸,溪水歡流,此起彼伏,結構極為精緻,山石輪廓由淡墨線精心勾出,略見細筆皴擦,蒼勁醇厚。山腳用赭石,石而以石綠由上而下渲染,皴以石青,色彩明麗,然後以濃墨、焦墨點苔,間以雜草逸出,不僅使山石更加渾厚,而且富有節奏的韻律。

技法

《萬壑爭流圖》的青綠敷施是在水墨為骨的基礎上的,用色不是太重,未將筆墨的趣味掩蓋起來,在色彩艷麗之中仍保持著淡雅蘊籍的風致,遠接唐宋遺韻。整個畫面呈現出的一種堆滿細節的平面視覺效果,甚至極高極遠的溪水也用線條明白地畫出其波紋,但不突兀,符合觀賞者的欣賞習慣。

歷史傳承

此圖曾為收藏家龐萊臣所得,成為其《虛齋名畫》之一。1959年和1962年,龐家孫輩龐增和分兩次將其繼承的137件上自宋元、下至民國的書畫絕品捐獻給了南京博物院,《萬壑爭流圖》也是其中之一,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重要展覽

2014年1月,蘇州博物館舉辦“衡山仰止—吳門畫派之文徵明特展”,《萬壑爭流圖》在其中展出。

作者簡介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文徵明傳世畫作有《山居雪霽圖》《惠山茶會圖》《春到寒林圖》《吳山秋霽》《溪山對弈圖》《綠蔭清話圖》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