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廟

萬古廟

萬古廟位於西萬古,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落。該廟群有九門九關廂,大院套小院,院院相通。大小廟宇、樓閣70餘座。萬古廟內有玉皇閣、千佛閣、天錫殿、關爺殿、泰山殿、火神殿、盤古二樓、鐘鼓二樓、轉轉樓、吉神廟、和東西廊房等建築。其中,唯有天錫殿至今保護完好。

基本介紹

結構,景觀,玉皇閣,天錫殿,關爺殿,吉神廟,歷史,

結構

該廟群有九門九關廂,大院套小院,院院相通。大小廟宇、樓閣70餘座。

景觀

玉皇閣

玉皇閣,是萬古廟群建築之一,始建於隋文帝十八年,即公元59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說當年有一個風水先生從萬古路過,認定萬古地理位置非同一般,有九龍聚首之相,附近必出帝王。訊息傳出,隋文帝大驚,遂命人在此建玉皇閣,好以玉皇大帝之氣來壓制尚未成氣候的新帝王。
西萬古玉皇閣基礎有6米多高,可拾級而上。全殿分上下兩層,皆為磚、木、石結構,氣勢雄偉壯觀。大殿之上飛檐斗拱,雕樑畫棟,五脊六獸,屋脊正中豎有一尊一人多高的金黃色琉璃寶瓶,寶瓶兩側各塑一龍,龍的兩邊又各站著一隻仙鶴,龍鶴相形,栩栩如生。尤其是那兩隻仙鶴,遠遠望去猶如展翅欲飛、翩翩欲舞。樓閣四角各掛銅鈴一個,風吹鈴響,聲聞數公里以外。閣內有5米多高的玉帝木雕巨像。玉帝兩邊有文武諸神侍立。金童手捧白玉璽,玉女手執黃羅傘,天兵天將護持兩邊。

天錫殿

天錫殿是萬古廟內大殿之一。該殿為歇山頂,磚木結構。殿內有12根大明柱,柱上皆有斗拱。房頂全用青、黃琉璃瓦鋪成。殿南北長12.8米,東西寬10.4米,高7.2米。殿南邊有香房、券棚和8個石質明柱,柱上有精美雕飾。殿門門臉上的檐板有透花木雕。民國年間,當地民眾曾經捐款修葺。現如今,該殿西牆倒塌,房頂青、黃琉璃瓦殘缺不全。

關爺殿

萬古廟的東邊就是關爺殿。殿內,武聖人關雲長手捻鬍鬚坐在青燈之下讀史書,周倉手持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守護在一旁。其中,關雲長的塑像給人的印象最為深刻。前來遊客,一睹其大將風度,便會從他身上感受到那種義薄雲天忠義氣概,並由此而心生敬慕之情。據說,當年康熙帝讓大臣議定武聖人的時候,禮部擬定了三個人:伍子胥、岳飛和關羽。康熙帝認為伍子胥替父兄報仇,鞭屍楚平王,雖有孝道,卻虧了臣道,算不得忠;岳飛忠孝兩全,但抗的是金,正犯了當朝忌諱。只有關羽集忠孝節義於一身,堪稱武聖人。這樣,關羽“武聖人”的稱號就被康熙帝定下來了。

吉神廟

萬古廟裡的吉神廟供奉的吉神就是陰都的陰差,也即辦案人員。人斷氣後,由吉神帶他去萬古廟閻王爺處報到。於是,陰司根據人生前的善惡狀況,分明賞罰: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那些在生前傷天害理、坑蒙拐騙、缺斤短兩、不孝敬老人之類的人,死後都要受到各種懲罰,如下油鍋、鋸分屍、鍘刀鍘、吊秤吊等。而且,這些人在陰曹地府受過罪之後,將來還要轉世投胎成為豬、狗、馬、牛等牲畜。那些在世時積德行善之人,死後可進入仙道或人道,來生轉換為神仙或投生到富貴人家享清福。當然,這都是世人的一廂情願而已。

歷史

據《滑縣縣誌》記載,萬古廟內有玉皇閣、千佛閣、天錫殿、關爺殿、泰山殿、火神殿、盤古二樓、鐘鼓二樓、轉轉樓、吉神廟、和東西廊房等建築。其中,唯有天錫殿至今保護完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