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寺石雕佛教造像,包括南朝宋、梁和北周、隋、唐等歷代紀年作品。出土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萬佛寺遺址。總數達200餘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佛寺石造像
- 出土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萬佛寺遺址
- 總數:達200餘軀
- 現主要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館
現主要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館。齊梁石造像,面形方正,瀟灑秀麗,裝飾繁細,通肩衣多褶襞,無袒右肩衣,具有地方特色。普通四年(523)釋迦立像,頭光及身光處各有一、二周蓮花紋,外翔飛天。龕側菩薩著靴、登履,頷下有須。龕下刻六伎樂。龕背面用線刻出侍從簇擁的帝後、臥於床帳及手執拂塵的人物等供養群像,人物皆穿南朝流行的褒衣博帶式冕服。大同三年(537)釋迦立像,反映了北朝造像影響的增大,佛衣在胸前結帶,下襟披覆整個佛座上,與北魏晚期龍門石窟的造像很接近。此時的菩薩像,也採用了天衣白兩肩垂下交叉於腹部,再反懸肘上的做法。北周以後的造像,則糅合了北方渾厚,質樸的作風和當地的傳統,形成一種面目圓潤,造型豐腴挺秀的新風格。四川博物館藏一件唐代力土像,袒露上身,胸佩頸圈,下著裙,肌肉怒張、有力。另一館藏倚坐觀音菩薩像,髮辮四束披肩,頭載三珠冠,瓔珞粗大繁麗,坐於束腰高方座上,座下設蓮花足踏,整體作風與廣元皇澤寺大佛窟唐代造像相近,顯示了南北造像風格的交流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