萑苻,澤名。《左傳·昭公二十年》:“ 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 杜預註:“ 萑苻,澤名(又作萑蒲[huán pú])一說為“蘆葦”。於澤中劫人。”一說,凡叢生蘆葦之水澤皆可謂之萑苻之澤,見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萑苻
- 拼音:huán fú
- 典源:《左傳·昭公二十年》
- 釋義:澤名,指盜賊,水楊的別名
釋義,典源,
釋義
1、澤名。《左傳·昭公二十年》:“ 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 杜預註:“ 萑苻,澤名(又作萑蒲[huán pú])一說為“蘆葦”。於澤中劫人。”一說,凡叢生蘆葦之水澤皆可謂之萑苻之澤,見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後以稱盜賊出沒之處。 明·吳承恩 《贈邑侯湯濱喻公入覲障詞》:“盜息萑苻,淨掃鼪鼯之跡;訟清枳棘,坐消雀鼠之風。” 清·招廣濤 《募兵》詩:“不見萑苻中,流劫日縱橫。”
2、指盜賊;草寇。《明史·李俊傳》:“屍骸枕籍,流亡日多,萑苻可慮。” 沉昌眉 《和弟》:“攫人無魑魅,御人無萑苻。” 郭沫若 《少年時代·黑貓》:“在宣布獨立以後,更由萑苻餘孽一變而為豐沛功臣。”
3、水楊的別名。 唐·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水楊,蒲楊也,枝勁細紉,作矢用。或言萑苻,亦水楊也。”
典源
《左傳·昭公二十年》
《左傳·昭公二十年》:“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
《詩品平議·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