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軟紫菀(原變型)

萎軟紫菀(原變型), 葉兩面多少被長毛,莖上部及總苞基部被較密的白色長毛,無顯著的腺及腺毛;總苞徑1.5-2稀達3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萎軟紫菀(原變型)
  • 拉丁學名:Aster flaccidus Bge. form. Flaccidu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紫菀屬
  • 分布區域:西藏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f. flaccidus 葉兩面多少被長毛,莖上部及總苞基部被較密的白色長毛,無顯著的腺及腺毛;總苞徑1.5-2稀達3厘米。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800-5100米的高山及亞高山草地、灌叢及石礫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新疆北部(阿爾泰、清河等)及西部、青海東部(門源、祁連、積石山等)及南部、甘肅(祁連山、岷縣、臨潭、榆中、西固、夏河)、四川西部(康定、阿壩、茂理等)、雲南西北部(德欽)、西藏(定結、波密、江孜、拉薩等)、陝西南部(太白山)、山西(寧武、五台山)、河北北部(小五台山)。也分布於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印度西北部、尼泊爾、中亞、蒙古及蘇聯西伯利亞東部。
亞洲的廣布植物,有極大的變異。模式見於阿爾太,是少毛的類型,但我國北部、西部及新疆植物在莖上部和總苞下部被較密的長毛,久經前人視為本種。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的植物有時有較小的頭狀花序和較短的舌片及管狀花,常被稱為 A. heterochaeta C. B. Clarke. ,但與本種並無基本區別。A. glarearum W. W. Sm. et Farr. 最初在甘肅西固採到,葉密集於莖基部而頭狀花序較小,且有時總苞片上部無毛,在青海、四川、西藏都可見到。A. purdomii Hutchs. 是從陝西太白山引種到歐洲的栽培類型,葉具微齒而密集於莖基部。這後兩個植物也應歸入本變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