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散(《萬氏家抄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萆薢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萬氏家抄方》卷二。具有清熱利濕之功效。主治赤濁。

基本介紹

  • 名稱:萆薢散
  •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二
  • 組成:黃柏、菟絲子、萆薢、遠志、麥門冬、燈心、五味子、淡竹葉
  • 功用:清熱利濕
  • 主治:赤濁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

組成

黃柏(酒炒)、菟絲子、萆薢、遠志(去骨)各一錢,麥門冬(去心)二錢,燈心七根,五味子(鹽水洗)九粒,淡竹葉三枝。

用法用量

加鹽少許,水煎,空心服。服導藥後用此。

功用

清熱利濕。

主治

赤濁。

方義

方用萆薢苦平氣薄,分利濕熱,用治小便混濁,有分清祛濁之功,故為君藥;配黃柏清熱燥濕,燈心、竹葉清熱利尿,並助萆薢清利濕熱為臣;遠志養心安神,麥門冬清熱養陰,並防苦寒傷陰;五味子收澀固精共為佐。加鹽少許,以其入下焦為使。諸藥合用,共達清熱利濕,收澀固精之效。

附方

名稱:萆薢散
組成:萆薢(一名土茯苓,又名冷飯糰)五錢,當歸、白芷、皂角刺、薏苡仁各二錢,白鮮皮、木瓜(不犯鐵器)、木通、金銀花各七分,甘草五分
用法:水煎服
主治:楊梅瘡,不拘初起潰爛,或發於舌間喉間
出處:《口齒類要》
名稱:萆薢散
組成:萆薢(酒浸)、狗脊、杜仲(炒去絲)、白茯苓(去皮)各一兩,何首烏、天雄(去皮臍,炮)、澤瀉各半兩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急灸腎俞百壯
主治:腎臟中風,腰疼不得俯仰,或偏枯耳鳴,語聲渾濁,面色浮腫,骨節酸疼,精神昏憤,喜怒好忘,而肌色黛黑,身體沉重,發汗惡風,隱曲不利,或兩腳冷痹、頭昏耳聾,語言渾濁,或脊骨促痛,不能行立,肌膚黑色,兩脅赤黃如餅者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卷三
名稱:冬葵萆薢散
組成:冬葵子150克,萆薢120克,白糖80克
用法:將前兩味藥焙乾為末,後加入白糖拌勻裝瓶備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5克,溫開水送服
主治:血絲蟲乳糜尿
出處:《千家妙方》上冊引梁濟榮方
功用:清熱利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