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草鐮刀菌根腐病是由鐮刀菌屬真菌真菌引起的、發生在菸草的病害。該病可引起植物根部發生病變,有的僅一側發病,造成頂部彎向一側,葉片小,菸草根部腐爛,剖開病莖、病根,觀察到木質部褐變,破壞了菸草的維管系統,導致地上部分的水分吸收及地下部的營養吸收困難,最後致使菸草植株死亡。
菸草鐮刀菌根腐病是菸草種植中具有潛在危害性的一種根部病害。該病在中國貴州、雲南已有零星發生,一般病株率在1~4%。雖然在菸草植株上很多部位均可找到鐮刀菌,但根部鐮刀菌數量最多,常引起根部腐爛。
菸草鐮刀菌根腐病為土傳病害,生產上僅靠藥劑防治效果不佳,需採用綜合治理。結合當地種植情況,科學合理運用農業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綜合防控措施,可經濟、有效地防治該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菸草鐮刀菌根腐病
- 外文名:Tobacco fusarium root rot
- 病原:鐮刀菌屬真菌
- 為害作物:菸草
- 為害部位:根部
病原特徵
- 茄病鐮刀菌在PDA培養基上25℃培養4天,菌落直徑為2.8~4.9厘米。氣生菌絲羊絨狀,白色至淺灰色,大多數菌株呈奶油色,中央有土黃色黏孢團,少數菌株菌落背面可產生藍紫色色素;基物表面肉色,基物不變色。前期在氣生菌絲上長出的產孢細胞為菌絲形的單瓶梗,產孢梗長,大於50微米,最長可達到200微米,在成熟培養物上形成分生孢子座,其上可成簇產生短而多分枝的產孢梗,頂端領口明顯。大型分生孢子馬特型,即大型分生孢子最寬處在孢子中線上部,兩端較鈍,頂細胞稍彎;基細胞鈍圓形或足跟不明顯,整個孢子形態較短、較胖,2~7個分隔,多數為3~5個分隔。有大孢子融合現象。在初期培養中會產生大量假頭生小型分生孢子,橢圓形、卵形或腎形,比較寬,0~1個分隔,多為1個分隔,明顯比其他種類鐮刀菌的小型分生孢子粗胖。
- 木賊鐮刀菌在PDA上培養,菌落絨狀,開始時下部呈粉紅色,以後變米色,最後變為深黃棕色,菌落反面中央變為紫紅色;分生孢子梗單瓶梗,少分支;小型分生孢子長圓形,0~1個分隔,大小為(4.2~8.3)微米×(1.8~3.7)微米;大型分生孢子紡錘形或鐮刀型,4~6個分隔,大小為(18.9~49)微米×(3.7~5.1)微米。厚垣孢子間生,單獨,成鏈或成節結狀。
- 蔗草鐮刀菌菌落在PDA培養基上培養3天,25℃菌落直徑33~45毫米,30℃菌落直徑32—43毫米;氣生菌絲羊毛狀,濃密,菌落背面米黃色、棕褐色、淡粉紅色至褐色。分生孢子梗在氣生菌絲上大量產生,瓶梗狀,很短,具分隔,大小一般為(5~12.5)微米×(2.0~3.0)微米。在PDA上氣生菌絲產生的分生孢子豐富或稀有,如果存在,氣生菌絲產生的分生孢子梭形,0~3個分隔,一般0~1個分隔,大小為(10~15)微米×(2.0~4.0)微米,分生孢子座少見,米黃色至橙色;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中間直,頂端彎曲,5~7個分隔,大小為(45~75)微米×(2.5~4.0)微米,頂端細胞明顯細長,足細胞明顯;厚垣孢子鏈狀或簇生,壁光滑至粗糙,黃色至褐色。
- 輪枝鐮刀菌氣生菌絲羊毛狀至粉狀,粉色至紫色,後產生深紫色色素,基物表面及基物為暗紫色。在PDA平板上25℃培養4天后,菌落直徑為35~46毫米。產孢細胞單瓶梗,瓶形,分枝或不分枝。小型分生孢子多,呈鏈狀,分生孢子鏈較長,一般都大於50微米,有時聚集形成假頭狀。小孢子一端平截,為典型的棒槌形,沒有或有1個分隔,大小為(4.1~8.2)微米×(4.1~8.2)微米。菌體培養後期可產生橘黃色分生孢子座。大型分生孢子細長、較直,孢子的背腹兩側近似平行,兩端微收縮。頂細胞為漸細的錐形,略彎曲,基細胞為不明顯的足跟狀,大孢子壁較薄,分隔明顯,一般為3~5個分隔,大小為(24.3~41.4)微米×(3.7~4.9)微米。
- 層出鐮刀菌,菌落蛛網狀,生長速度中等,PDA上25℃培養4天后,菌落直徑為4.7~4.9厘米。氣生菌絲羊毛狀,菌落初期白色或淡紫色,基物紫色。氣生菌絲上有分枝較多的產孢梗,單瓶梗或復瓶梗(層出梗),產孢細胞瓶形。常見較長的產孢細胞旁邊有一個很短的產孢點,或形成“Z”字形,層生的復瓶梗,為典型的層m復瓶梗。小型分生孢子串生或假頭生,卵形、橢圓形或棒槌形,通常無分隔,大小為(6.9~19.9)微米×(2.3~4.7)微米。在氣生菌絲的產孢細胞上形成大量較長的分生孢子鏈。有些菌株培養後期可產生橘黃色分生孢子座。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較直而細長,細胞壁薄,且通常不易產生,頂細胞尖而彎曲,足細胞明顯,3~5個分隔,大小為(27.3~49.2)微米×(3.3~4.6)微米。缺乏厚垣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