菵米

菵米

菵米,中藥名。為禾本科菵草屬植物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的種子。植物菵草,分布於我國東北,經華北、華東以至西北、西南諸地。具有益氣健胃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熱,食滯胃腸,身體乏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菵米
  • 別稱:水稗子《遼寧中藥志》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菵草屬
  • :菵草
  • 分布區域:我國東北,經華北、華東以至西北、西南諸地
  • 採收時間:秋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
  • 毒性:無毒
  • 貯藏:曬乾置於乾燥通風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相關配伍,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性寒。

歸經

入脾、胃、小腸經。

功效

益氣健胃。

主治

感冒發熱,食滯胃腸,身體乏力。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

相關配伍

治中風,肢體不遂,菵草(炙去毛出汗)45g,蠍梢、肉桂(去皮)各1g,當歸、荊三棱、蓬莪術各30g,羌活15g,共研為細末。1日2次,1次6g,溫酒送服,得涎出為度。(菵草散《王氏博濟方》)

炮製

採集加工:秋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菵草,別名皇、守田《爾雅》,守氣(《爾雅》郭璞注),為一年生直立草本。稈高15-90cm,有2-4節。葉鞘無毛,多長於節間;葉舌透明膜質,長3-8mm;葉片扁平,長5-20cm,寬3-10mm,粗糙或背面平滑。圓錐花序狹窄,由多數簡短貼生或斜升的穗狀花序,長10-30cm,分枝稀疏,直立或斜升;小穗有1(稀為2)小花,近圓形,小穗長3mm,兩側壓扁,幾無柄,成雙行覆瓦狀排列穗軸的一側;小穗軸漸落於穎下,穎半圓形,等長,草質,邊緣質薄,白色,有3脈,先端鈍或銳尖,背部灰綠色,有淡綠色橫紋;內稃稍短於外稃,有脊;雄蕊3,花葯黃色,長約lmm。花、果期4-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水旁潮濕之處。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菵草生水田中,苗似小麥而小。四月熟,可做飯。”
2、《綱目》:“《爾雅》:皇、守田。郭璞云:一名守氣,生廢田中,似燕麥,子如雕胡,可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