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蘇洛華僑當仁學校刊》1928年創刊於菲律賓蘇洛,刊期不詳,中英雙語,由蘇洛華僑當仁學校編輯並發行,非賣品,僅供該校師生交流使用。具體創刊、停刊時間不詳,館藏一期,屬於校園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菲律賓蘇洛華僑當仁學校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28年
辦刊宗旨,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菲律賓蘇洛華僑當仁學校刊》旨在培養發揚國光,振興宗邦之救國人才。
欄目方向
刊內設定了時評、論說、文藝、新聞、雜俎、譯著、遊記、雜詠、詞鈔等欄目。主要內容有學校沿革概史、當地政府註冊案、學校現狀及學業成績等。該刊前頁部分,刊登了大量該校校董的圖片及文字簡介,便於了解華僑當仁學校校董的生平經歷,還刊登了該校教職員工和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等的照片,如國慶遊藝大會等。接著還刊登了名人政要、社會賢達的題詞。該刊對於校園的創辦和沿革也進行了報導,刊載內容有《本校沿革概史》、《當地政府註冊案》、《蘇洛華僑當仁學校概況》等。
具體欄目設定方面,“時評”欄刊登了學生創作的時事評論,以社會環境為背景,發表深刻的評論,如國中部吳文國的《日本果有退兵耶》分析了北伐期間日軍進兵吾國境內,在工商業、金融等領域受到了國民的一致抵制,故而號召國民“快快醒悟呀!再不要被他騙去呀!”還刊載《收回治外法權的必要》、《僑校學生應有的態度》等。“文藝”欄刊登了學生創作的散文、小說、詩歌、生活遊記等,為學生的習作提供了平台,也為表達了學生日常的所思所想。“新聞“欄目中,主要刊登社會新聞和學校新聞,如“本校圖書館征書啟事”、“述國慶紀念之經過情形”等。該刊還刊登了學生的譯著,以英文稿的形式刊出,如《A Telephong Dialogue》、《Formal Notes》等。值得注意的是,該刊的前頁和尾頁部分,刊登了少量的商業廣告,包括各種土產商品、日用百貨和船訊經營等。
《菲律賓蘇洛華僑當仁學校刊》刊登的大多數作品由該校學生所創作,表達了華僑學生對祖國的深切關注與密切聯繫。同時,該刊發表的大量文藝創作和時事評論是了解當時學生思想變化和心理變化的重要視窗,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文化傳統
《序言》
蘇洛當菲島之南,與北波羅洲幾相接。群島大小,凡百數十,與吳國交通甚早。自前明信使往還,得通上國,關係日益深。十年以往,予領事菲島,曾一巡遊。吾民聚居者眾,不涉政教。惟商業是務,以是大致相安。猶記島主嘗告予以前朝所賜冠帶。到今猶存,非偶然也。昔者,西班牙君主斐獵二世,論利牙實俾日卿之此行。其第一義,則朕心實欲推廣天主之高義妙道於此呂宋無教之民也。噫,有此為其後盾,而南海之三千島嶼,遂郡縣於班國者,垂四百年。而今者,政家乃轉而談教育矣。吾民不知學,當予在菲時,適因菲政家厲行國家教育,以期統一自治之效,而吾民於其時,乃亦有並設華校之舉,乃不意竟與其政策有極不相容之處。嗣經與教育當局,往返力爭,雖得其同情,而苦乏調和之法。逮予以事去,到今猶耿耿於心。今者,驟聞其日有發達,且將有校刊之作,而復問序於予,喜可知也。目今大地號稱文明國家。凡聚居三二千人之市,則必有一出版物,非日報即旬刊。社會上之大小團體 ,同覘國是者,有以審其民之程度焉。當仁學校諸子,於教育之道,所得自深,而熱心毅力得所籍手,以為僑民倡,可謂知所為當務矣。而吾又不禁日盼茲篇之發達,與該校之進步,同其步武也。
中華民國十六年十二月南海桂植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