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泥炭地質學
詞目:菲利皮泥炭礦床
英文:Philippi peat deposit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菲利皮泥炭礦床
- 外文名:Philippi peat deposit
- 學科:泥炭地質學
- 釋義:德臘馬平原東南的菲利皮
- 礦床區:位於希臘東北部
學科,英文,釋文,
學科
泥炭地質學
英文
Philippi peat deposit
釋文
位於希臘東北部,德臘馬平原東南的菲利皮。礦床近北西西向似紡錘狀分布,長約20千米,寬約5~6千米。泥炭地原是面積達1億平方米的大沼澤,後經開發疏乾,面積尚有5000萬平方米,屬富營養草本泥炭沼澤。經採樣分析表明,造炭植物類型單一,主要為無林草本植物(蘆葦、苔草等)沼澤,泥炭分解度為25%~45%,含水量為72%~89%,灰分變化較大,在11.3%~50%之間,屬高灰富營養型泥炭。泥炭地形成於河流下遊河谷和河口上部的近海低地,中心地面高程為44米。泥炭聚積盆地不對稱,南部陡峭,北部平緩,因此,南部和中心部位泥炭堆積厚度大,可達70米以上(不包括其下部埋藏的褐煤),是已知世界上最厚的泥炭礦床。希臘電力公司確認泥炭用作燃料的潛力,估計泥炭資源量約40億立方米。盆地中心的褐煤和泥炭的堆積過程,與其北部褶皺構造作用形成的羅多彼山系有密切關係。盆地的形成和沉積始於晚上新世,由於謝爾拉—德臘馬盆地下沉,在盆地底部粘土層之上,有4層泥炭,由下至上的30.5~28.2米處的泥炭是在里斯—武木間冰期形成的;6.15~4.5米處的泥炭是晚冰期形成的;4.5米以上的泥炭,均屬於全新世。這些表明菲利皮泥炭礦床是在長期適宜氣候、近海環境和有利的地質構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