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湖區在湖州城南,東與南潯區相連,南與德清縣為界,西和安吉縣接壤,北接城區,面積約502平方公里。區境自宋至清代屬歸安縣,民國屬吳興縣。菱湖的和孚、菱湖、千金、石淙劃歸南潯區,埭溪、東林劃歸吳興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菱湖區
- 面積:502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湖州城南
- 歷史:1300多年
簡介,建置沿革,重大事件,建設規劃,穩糧增效,投資環境,科教興鎮,西楊山村,
簡介
菱湖區在湖州城南,東與南潯區相連,南與德清縣為界,西和安吉縣接壤,北接城區,面積約502平方公里。區境自宋至清代屬歸安縣,民國屬吳興縣。解放後屬吳興縣。1983年7月屬湖州市郊區;1988年11月郊區建制撤銷,實行市直接領導鄉鎮體制。1993年9月,建立中共菱湖區工作委員會;1996年12月,改為中共菱湖區委員會,領導菱湖、埭溪、和孚、長超、千金、石淙、東林、錦山、重兆、下昂10個鎮和青山、新溪、喬溪、梅峰4個鄉。1994年4月,建立菱湖區管理委員會,設主任,至1998年8月區管理委員會設區長。2003年,菱湖區被國務院撤消,批准設立臨滬新城——南潯區和老城區——吳興區。原菱湖的和孚、菱湖、千金、石淙劃歸南潯區,埭溪、東林劃歸吳興區。
埭溪鎮,埭溪地處浙西北山地丘陵和杭嘉湖平原的過渡地帶,是湖州市區南大門。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南距杭州67公里,北距湖州27公里,與著名的莫乾山風景區僅25公里之遙。東瀕東苕溪與東林鎮交界,南鄰德清縣三橋鎮、洛舍鎮,西連喬溪、梅峰鄉,北接青山鄉。南北大通道104國道、宣杭鐵路及建設中的杭寧高速公路穿鎮而過,埭洛公路和埭南公路在鎮內交接。埭溪港、下沈港、龍山港由西向東連線東苕溪,具有十分便捷的水陸交通條件。
建置沿革
埭溪鎮已有1300多年歷史。唐代稱上強;宋時稱施渚,始設監官;元、明、清均在此置巡檢。清光緒《歸安縣誌》稱:因鎮周多山,每遇汛期,“發源莫乾山之水直瀉溪灘,築石埭遏其沖,故名埭溪”。當地人亦稱“埭頭”。解放後,設埭溪鎮。1951年8月,埭溪鎮劃為埭溪鎮、埭溪鄉。1986年6月,埭溪鄉併入埭溪鎮。
重大事件
1985年,恢復鎮文化站,風車口水庫列入省“七五”星火計畫項目。1986年,鄉鎮合併,建造輪船碼頭、衛生院門診住院大樓。1987年,城鎮建設第一輪總體規劃通過。1989年,新建人民政府辦公樓,搬遷車站。1991年,開通程控電話;2月,湖州興達電器廠易地遷建。1993年,併入國家光纜通訊幹線;8月,湖州金城振華機車廠易地遷建。1995年,龍山港小流域治理第一期工程竣工。1996年,搬遷上強學校,實施九年一貫制教育。1997年,通過鎮第三輪總體規劃評審及西園村的新農村建設規劃,建成老年活動室、甲級計生指導站。
建設規劃
通過埭溪鎮鎮域規劃和莫家柵村的新農村建設規劃。開發住房建築面積32600平方米。農行、財稅大樓竣工搬遷。1號路、2號路砂改油8000平方米、增設開發區和104國道埭溪段路燈64座,新建進鎮口停車場,落實垃圾中轉場。
穩糧增效
糧食生產連續三年超萬噸,達到10035噸。稻麥良種覆蓋率達90%。綠化造林3550畝。推廣早園竹礱糠覆蓋300戶280畝。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4800米砌石護岸,改造東山漾水閘,西楊山水庫達標建設,龍山港上游疏浚治理。
投資環境
採取政策優惠,做好部門協調,積極為個私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租賃閒置廠房,投資700萬元創辦湖州振健液壓制動器有限公司。新增茅塢村為市級絲綢行業專業村。全鎮90%鎮村企業順利轉制。1998年個私經濟實現產值2.1億元。
科教興鎮
埭溪是新時期科技界鐵人王啟民的故鄉。鎮黨委、人民政府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市屬高級中學——埭溪中學投資528萬元易地遷建,占地70畝的新校園拔地而起。上強學校實施九年一貫制教育,大力提高學生素質,被評為浙江省十佳科技學校。埭溪醫院投資850萬元,搬遷擴建成為占地1.9萬平方米的埭溪地區綜合性醫療急救中心。
西楊山村
西楊山村位於鎮西南,全村182戶678人,有林地面積4785畝。1982年實行山林承包責任制,4000畝林地承包到戶。但由於多種原因,大部分林地未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仍有民眾住在泥牆竹椽的房屋,生活十分貧困。1992年,村兩委會統一思想認識,爭取上下支持,克服重重困難,通過完善林業生產責任制,將承包到戶以來未開發綠化的荒山、疏林山統一規劃,由有經營能力的專業大戶帶動千家萬戶上荒山搞開發要效益。村里則通過收繳山林承包金,投資40萬元新建村國小教室和做好修橋鋪路等社會公益事業,完成農村電氣化合格村改造整治、澆三面光渠道等水利農田基本建設。1997年,西楊山村引進省三建公司在西楊山水庫邊辦起了浙江省三禾農莊鴕鳥養殖場,搞好山林水庫的立體開發,使其上檔次出效益。如今,西楊山大部分已樹成林、竹遍山、果掛梢,民眾脫貧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