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貝母蘭

華麗貝母蘭

華麗貝母蘭(Coelogyne magnifica)為蘭科貝母蘭屬附生或石生植物,是東南亞中心在緬甸北部葡萄地區發現的貝母蘭屬一新種。

該種與眼斑貝母蘭(Coelogyne corymbosa)和高山貝母蘭(C. taronensis)近似,但該種花較貝母蘭屬眼斑組(sect.Ocellatae)已知種類都大,花瓣長4.0–4.9 cm,因此將其中文名擬為華麗貝母蘭,其種加詞magnifica意為其具有大而美麗的花。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

植物學史

2017-10-16,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植物多樣性與保護研究組的科研人員與中緬科考隊員齊心協力和合作,對該地區野生植物的多樣性研究取得了系列新的進展。
緬甸北部是東南亞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現有文獻資料記載緬甸分布的野生蘭科植物150屬800餘種,其中貝母蘭屬植物有40多種。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自2001年至今,在緬甸有超過10新種和40個新紀錄種的蘭科植物被發表。
中緬雙方科研人員在對2016至2017年緬甸北部葡萄地區科考過程中採集到的部分貝母蘭屬植物標本材料整理鑑定過程中,通過形態、文獻和模式標本研究,發現了其中1新種。該種與眼斑貝母蘭(Coelogyne corymbosa)和高山貝母蘭(C. taronensis)近似,但該種花較貝母蘭屬眼斑組(sect.Ocellatae)已知種類都大,花瓣長4.0–4.9 cm,因此將其中文名擬為華麗貝母蘭,其種加詞magnifica意為其具有大而美麗的花。
該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項目資助(Y4ZK111B01),成果以Coelogyne magnifica(Orchid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northern Myanmar為題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上。

形態特徵

附生或石生植物,11-15厘米高。根狀莖粗壯,直徑3-4毫米,被棕色鱗狀鞘覆蓋。假鱗莖叢生,連續發育,間距不大於1厘米,卵圓形或長圓形卵形,乾燥時有強烈皺褶,3-3.5×1.1-1.7厘米,基部被褐色鞘,葉三角狀狹卵形,1.5– 4.5×0.7-1.5厘米;雙葉在先端。葉片倒卵形長圓形或狹卵形,革質,8-11.2×1.8-2.6厘米,具6-7脈,銳尖;葉柄有凹槽,長0.4-0.8厘米。花序具長柔毛,長5-6厘米,被中間以下的鞘包圍,花序軸長1.5-2厘米;總狀花序2-至3花(同時開放);花苞片長圓狀披針形,1.9–2.1×0.4–0.5厘米,銳尖,早落。花肉質,白色,唇正面在中葉上,兩個明亮的黃色斑塊被閃亮的棕紅色包圍,並連線到每個旁葉的前部,龍骨由兩個平行的白色波狀突起組成。 花梗和子房約1.8 - 2.5厘米長,無毛。萼片披針形,4–6×1–1.3厘米,具7-9脈,急尖或短漸尖;外側萼片類似於背萼片,萼片稍窄,5–5.5×0.9–1.5厘米,具5-7脈,銳尖或短漸尖;花瓣披針形,4–5.3×0.6–1厘米,銳尖或短漸尖;唇狹卵形,扁平,3.8–4.9×1.7–2.2厘米,3淺裂;側裂片直立,近圓形,2–2.5×0.7–1厘米,邊緣有流蘇或裂片,正面紅棕色縱向條紋;中部裂片卵形三角形或三角形披針形,1.8–2.5×1–1.2厘米,銳尖至邊緣流蘇狀或裂片裂;兩個低側面龍骨,從嘴唇基部延伸到中部裂片的基部,邊緣流蘇狀或不規則撕裂狀;圓柱形,2–2.5×0.4–0.6厘米,先端黃色,兩側具翅,翼部從中部向頂端漸寬,頂端邊緣白色,不規則齒;花葯頂橢圓形三角形,正面淡黃綠色,背面白色,邊緣膜質在基部,先端鈍;花粉塊兩;蕊喙舌狀三角。
線描圖線描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