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

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

《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是201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雯艷。本書主要介紹了華語電影對中國戲曲的“同化”,展開兩者更深層次互動的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
  • 作者:邵雯艷
  • ISBN:9787309095005
  • 類別:文學類
  • 頁數:221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3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在對戲曲電影觀念和價值的反思後,全書圍繞華語電影對中國戲曲的“同化”,即占據主導地位的華語電影吸納、轉化作為客體的中國戲曲的藝術元素因而愈加豐滿的現象和可能,展開兩者更深層次互動的研究。關於華語電影對中國戲曲的“同化”,《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從三個層面進行分條縷析:“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的歌舞”就歌舞影片與戲曲歌舞、戲曲歌舞片段在華語電影中的功能、華語電影表演技巧與戲曲歌舞技巧,“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的敘事”就主題表達、題材選擇、情節設計、結構安排、敘述視點和人物角色,“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的詩性”就以詩言志的抒情、淡化情節的敘事、細膩精微的心理、情景交融的意境、心物溶化的意象進行詳盡論述。
該書首先回顧了華語電影對中國戲曲的機械復現和主觀映現兩種不同方式和手段,探究戲曲電影的觀念形成,在此基礎上就戲曲電影在當前文藝生態環境下與大眾審美需求的錯位,探討其商業價值的失落,就兩種藝術手段的本質分歧討論以電影手段表現中國戲曲藝術的難以實現。

作者介紹

邵雯艷,1977年生,江蘇崑山人。戲劇影視文學博士,蘇州大學文學院講師、戲劇影視文學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影視美學及崑曲藝術。在《中國電視》、《蘇州大學學報》、《理論與創作》、《中國崑曲論壇》等期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以第二作者身份完成論著《紀錄片與專題片概論》、《影視藝術基礎》。主要參與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紀錄片內涵擴大與創作手法、作品形態互動發展研究》和江蘇省社科“十五”規劃基金項目《紀錄片專題片比較發展研究》,主持江蘇省教育廳項目《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蘇州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當代媒介環境中的紀錄片發展》。兩次獲得蘇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蘇州市新聞理論作品獎二等獎、江蘇省廣播電影電視研究獎三等獎。多次參加影視藝術領域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擔任第26屆金雞電影節 國際影展評審。

作品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華語電影對中國戲曲傳播的回顧與反思
第一節 華語電影對中國戲曲的技術復現
第二節 華語電影對中國戲曲的主觀映現
第三節 戲曲電影的觀念形成
第四節 戲曲電影的價值失落
一、商業價值的失卻
二、戲曲藝術的缺失
第二章 華語電影對中國戲曲的“同化”
第一節 “同化”中的主客體定位
第二節 華語電影“同化”中國戲曲的觀念
第三節 華語電影“同化”中國戲曲的創作
第三章 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的歌舞
第一節 華語歌舞影片與戲曲歌舞
一、早期歌唱片中的戲曲歌舞元素
二、戲曲電影化的“古裝歌舞片”實驗
三、黃梅調電影與戲曲歌舞
第二節 戲曲歌舞在華語電影中的功能 一、營造時空氛圍
二、塑造人物形象
三、參與故事敘述
四、抒發心理情感
五、建立結構體系
第三節 華語電影表演技巧與戲曲歌舞技巧
一、電影表演與戲曲歌舞表演的差異與共通
二、華語電影表演技巧對戲曲歌舞技巧的借鑑
第四章 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的敘事
第一節 主題表達
一、人情紛亂中的倫理維繫
二、社會動盪中的倫理呼喚
三、政治困擾中的倫理重建
第二節 題材選擇
一、戲曲故事的電影演繹
二、戲曲題材與類型電影
三、戲曲母題的電影開鑿
第三節 情節 設計
一、求奇尚趣
二、悲喜交集
三、巧合誤會
第四節 結構安排
一、“一人一事”的線性縫合
二、起承轉合的流暢承接
三、大團圓的封閉結局
第五節 敘述視點
第六節 人物角色
一、角色行當
二、形象類型
三、人物善惡
第五章 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的詩性
第一節 以詩言志的抒情
一、離合之情與興亡之感
二、含蓄蘊藉與“情理”之爭
第二節 淡化情節 的敘事
一、加速敘述與情節 留白
二、減速敘述與細節 鋪陳
第三節 細膩精微的心理
一、劇作者與劇中人合一的心理體驗
二、“身”“心”合一的舞台表演
第四節 情景交融的意境
一、 “境景”的簡約空靈
二、“情意”的注入融合
第五節 心物融化的意象
一、情感象徵的符號
二、情感線索的樞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