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村(福建省黃石鎮下轄村)

荔城區黃石鎮華東村,古稱“東花”或“東華”,亦曰“天華”,位於木蘭溪入海口南岸,為莆田南洋平原著名的魚米之鄉。境內綠野連綿、碧流環繞,水泥村道及機耕道遍布村舍阡陌之間,水陸交通極為便利。土地膏腴,人文薈萃,闔村人丁興旺,和睦相處,傳統文化積澱蘊厚,民間藝術異彩紛呈。宗教信仰以佛、儒、道為主,村中宮、祠、堂、庵、院林立,神佛和諧,共生共榮,完美地融合了多元文化元素。該村自古就以濃厚的“歲時節令”民俗文化而遐邇聞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華東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黃石鎮
  • 政府駐地:福建
  • 地理位置:荔城區黃石鎮
●古風如畫元宵節
東華境由華東、華中、華堤三村組成,人口約萬餘人,華東村約占一半人數。以種植水稻、蔬菜為主,尤以盛產“無沙大米”及黑豬仔聞名全省。村人亦農亦商,注重教育科第文化,明時就有陳其仁叔侄同為進士之佳話而譽飲興化,為古連江里(黃石鎮)一重要顯村。
元宵節當日,家家遍插三角紅旗,男女多著紅色喜慶服飾,各戶呼朋邀友前來共慶。“福首”人家搭棚設案,掛紅燈、建彩門、擺宴桌、備祭祀物品,同族的宗親及親戚都會挑著裝有肉、面、蛋等賀品的“一擔盤”前來賀喜。福首次日中午要設宴招待各路來賓。
是日午時,村中心供奉社公社媽及媽祖等神祇的磐石宮三聲炮響,揭開元宵慶典的序幕。炮響之後,全村6個福首須匯集至磐石宮中敬神,方可巡遊。行進途中,福首身著禮服,頭戴插著旗花的禮帽,上空撐著威儀的涼傘,手捧香爐,一臉虔誠。隨行族親拈香放炮,喜氣洋洋。各福首暗著較勁,均於路途之中以炮多炮響為榮,稱為“斗炮”。祈盼轟轟烈烈的炮聲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福氣喜氣和財運。
當天,在磐石宮燃“頭枝香”、給媽祖“掛脰”、僮身“上堂” 等儀式均為元霄節重頭戲,其中,“僮身”的表演更有著濃郁的民俗特色。
中午十二點,身著白衣白褲的僮身頭戴彩冠,腮扎旗花,在周圍執事不停的搖鈴敲鑼聲、經文朗誦聲中“叩堂” 。“叩堂”後(神靈附體),僮身右手持劍,左手指按劍鞘,表情、姿勢異於常人,在隨僮護衛下,挺立在由刀劍組成的刀轎上,隨神駕在村內行攤布福。途中,須在經過的宮廟前進行“跑火”表演。表演時,大埕上一堆堆擺成八卦陣圖的乾草烈火熊熊,僮身手持佩劍腳踏火苗往返跳躍,全無懼色,以示勇猛和驅邪,祈福合村鄉親日子紅紅火火。這種儺舞表演,它源於上古氏族社會對火的圖騰信仰,經歷代民間藝人沿承,不斷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舞蹈表演形式,是莆田民間舞蹈中一支稀有的奇葩。傍晚時分,繞村行道完畢,隨行人丁每人分發福餅一雙,以示吉祥。
入夜,執事恭抬各路神祇前往福首人家布福施祥。午夜剛過,磐石宮頭聲炮響,全村男女老幼皆起床沐浴淨身,佇立家門口,等候僮身“跑香火”表演,並手持清香與福首人家交換香火,謂之“換香火”,以圖吉利。佛曉時分,僮身在“楊橋頭”明代進士陳其仁的古府第退堂。等待夜晚大戲演畢,僮身在戲台上進行“吃花”表演。
農曆二月初三下午,東花境要舉行三村總元宵,俗稱“出遊”。各宮中諸神均要抬出郊遊,人神同樂。隨駕隊伍由大旗、儀仗隊、“八班”皂隸舞、馬隊、裝架、文藝表演、掃街及隨香民眾組成,蜿蜒數里。沿途信眾跪拜,香案、鞭炮、篝火迎接,熱鬧非凡。元霄後進行的總元霄“出遊” 慶典,這種獨具特色的古老民俗活動,全國只有莆田獨有。
●“閏五”搭橋亭 端午龍舟賽
“笏石燈、黃石架、不如東花搭水架;黃石架、笏石燈,難比東花搭橋亭”,這是莆田民間一句流傳數百年的俗語,形容每逢十數年一遇的“閏五”東華所搭水架、橋亭的瑰麗盛況。每逢“閏五月”,東花境都要搭起橋亭,敬神明、求平安、祈豐年,搭橋亭已成為莆田鄉村歡慶閏五最具特色的大型民俗活動。而東花境閏五的慶典尤以華東村的橋亭和水架最具典範。閏五期間(初一至初十),臥伏在泮江之上的百多米長的金雞橋流光溢彩、美輪美奐。河畔華燈璀璨,倒映水中,村道旁矗立的亭閣金碧輝煌。十幾台莆仙戲分布在各個景點演出,幾十支舞龍戲獅、曲藝、十番八樂等表演隊穿梭其間。觀者人頭攢動,數不勝數,早已超出“萬人空巷”這一意境。
閏五橋亭是華東先賢智慧的體觀,也是莆田獨有的民俗文化遺產。有道是:東花搭橋亭,掛累一莆田。
與“鬧元宵”、“過閏五”一樣聞名於外的端午節劃龍船也是華東村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
華車村龍舟活動來歷不凡。據史載和傳說,華東村河流深不可測,寬闊的泮江是神龍每次顯靈之地,因之划龍舟活動愈加熱鬧。村中共有四艘龍舟,名曰:全泮、黑泮、白泮、紅泮,賽會時間長達三個月,為閩地及南中國之最,此一傳統傳至今日。千百年來,划龍舟一直是華東村最大的民眾體育盛會,素有“寧願荒廢一年田,不願輸掉一年船”之說。1980年代至今,華東龍舟隊多次參加省、市、縣舉辦的划龍舟比賽,均折桂冠。1987年端午節,參賽的四艘龍舟一舉括了莆田市“豐收杯”前四名。此事轟動莆仙、譽飲八閩。
●獨特的歷史淵源
唐宋之際,華東村屬“壺公洋”地域,木蘭陂建成後,隸屬南洋平原。早在唐初,華東先民便在此圍墾種地,養鵝牧牛。如今由鹽墾地改良而成的肥沃土地,盛產稻穀、麥菽,萬畝糧田素有“興化糧倉”之美稱。河流彎曲擺盪,兩岸沃野平疇,獨成一灣風景。村中的市級文物東鎮祠與明代的華江書院、磐石宮及臥伏在泮江的清代大型水利工程——金雞橋“石鑿水閘”見證了悠悠歲月。
華東村的元宵慶典及農曆二月初三總元霄的“東花”出遊,這一古老的習俗與東花才女江采苹有著密切的淵源。
唐時,東花女子江采苹,沐華江惠風,依泮水成長,一生波瀾壯闊,終成巾幗楷模,世稱“梅妃”,名標史冊,流芳百世。明何喬遠《閩書》“東華溪”條載,“唐有梅妃者,是里人也”。並加按“東華有大溝,南洋諸水匯流,潭深莫測”。乾隆二十三年(1758)刊本《莆田縣誌》卷二“古蹟”載“江梅妃故宅,在東花”。而江氏一脈,宋代木蘭陂成,自東花(天華)遷居港東,繁衍出才子佳人輩出今日之江東村,因而,世有“江東、東花吃米無沙”之俚語,從中既可窺見南國魚米之鄉的風貌,又可佐證兩村歷史文化之淵源。
唐明皇時,宮中傳出江采苹被封為“梅妃”的喜訊,村人聞之興高采烈。時值正月十五元宵剛過,村中耆老便聚集在天華寺“卜杯”請示神靈,擇吉日在東花全境進行一次盛大慶典,慶賀江采苹被封為“梅妃”。後經菩薩“筶杯”恩準,定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三為東花出遊的吉日,此一習俗沿襲至今,並隨著歷史的演變發展,出遊的文化內涵愈加豐富,影響日盛。因之,莆仙地區自古就有“東花出遊、楓亭游燈” 之說,讚譽東華出遊的壯觀場面。
華東村划龍舟活動來歷不凡,頗有傳奇。據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的《莆輿紀勝》卷七載:明隆慶五年(1571)七月二十日當午大雨,有雙龍從東角(甲)外海涌至大孤嶼前,其一飛升,另一涌至大孤小孤之間的華江潭中,所歷禾樹、草藻皆無損。自古道:九五(皇帝)在天是飛龍,九二在田是見龍。百姓見之,都說這是唐玄宗送江梅妃歸故鄉,東花江潭是“神龍窟穴也”。此後,何喬遠的《閩書》也記載此事,傳播得以擴大。
“神龍”顯靈,東花民眾叩首焚香,祈龍護鄉,原本單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龍舟競渡活動,增添了鄉親們對梅妃的思念之情,端午龍舟活動愈加熱鬧。乾隆十六年(1571),神龍再次在華東村中心磐石宮前深潭顯靈,此瑞兆華東村專有,傳播影響廣大。至今,無論莆仙哪個村莊“請船”都要邀請華東村龍舟參賽,否則,比賽水平和氣氛遜色不少。
東花閏五搭橋亭可上溯明代嘉靖年間。明嘉靖四十一年底,為害莆田多年的倭寇被民族英雄戚繼光徹底消滅。當時,許多被倭寇殺死的民眾屍體草草埋葬,僅連江里(黃石鎮)就有埋葬殉難民眾的公墓“九十九墩”,自東花或清埔往黃石鎮中心途中,道路兩旁墳冢累累,觸目驚心。翌年,瘟疫流行。時東花鄉賢及有識之士商定在全境舉行盛大慶典,以借前來遊覽參觀的達官貴人及那些夾雜在遊客之中尚未出仕的文曲星的浩然正氣,蕩滌沖刷倭害晦氣,去邪魔、納吉祥。遂有裝水架、搭橋亭、建亭閣、掛十里燈籠之盛舉,以一村之力操辦最大的慶典感恩戚家軍拯民於水火之赫赫功績,並祭祀東花抗倭英雄陳聖、巾幗英烈“鋤頭爿”等殉難民眾。同時舉行規模盛大的龍舟競渡活動,紀念屈大夫愛國情懷及東花才女江采苹忠貞節氣,祈求太平盛世。所以東華全境每逢“閏五月” 都要舉行盛大的閏五慶典,此一全國獨有的民俗活動傳之至今,得以發揚光大,申報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