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建立於1978年11月,時稱
上海師範大學儀電分校,1980年更名為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華東師範大學1972年5月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1980年恢復原名),是由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主辦,與
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合辦的一所工科大學。主要培養電子工業中有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校址在
長寧區凱旋路30號(原長寧區凱旋路第一國小校址),占地面積10.4畝,建築面積5300平方米。教職員工230人,其中教師135人。學校設有計算機房和物理、電工、
電晶體線路、脈衝技術、
高頻線路等實驗室以及電化室。學校開設電視、電子計算機(軟體)、半導體器件、機械自動化和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等5個專業。學制本科4年,大專3年。1979年2月正式開學上課。
學校由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負責發展規劃、專業設定、招生計畫、畢業分配、人員編制、勞動工資、科研生產、物資供應、基本建設和經費預算等,教學工作則由華東師範大學負責。
至1981年2月止,學校共有3屆學生835人(本科686人,專科149人),另有
自費生89人,分校同時負責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七二一”工人大學(今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任務,有學生234人。在校學生總數1158人。至1983年1月止,共培養900多名畢業生。
1983年1月,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劃歸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管理。5月28日,上海市教衛辦成立上海大學籌備組。6月,上海大學籌備組在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正式開始工作。6月10日,在上海大學籌建大會上宣布,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要與
上海科技大學分校以及
上海機械學院輕工分院的機械、電子兩個專業合併成立上海大學工學院。此後,上海大學將工學院院址搬遷至
徐匯區中山南二路600號。9月,上海大學工學院正式掛牌。
1983年9月6日,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籌備組遷入凱旋路30號辦公。年底,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正式成立,建築面積8280.5平方米。凱旋路校區由上大美院使用至2000年9月。凱旋路30號現為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等單位所在地。
後續介紹
上海大學工學院成立於1983年9月,學院由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成立於1978年)、上海科技大學分校(成立於1978年)和
上海機械學院輕工分院(成立於1978年)的機械、電子兩個專業合併而成,院址在徐匯區中山南二路600號。設有機械工程、計算機和微電子、無線電工業、電器工程等4系9個專業。1986年與上海市
中國中學合作在高中部設五年制大專班。設有機械工程、計算機和微電子、無線電工業、電器工程等4個系9個本專科專業。1989年在校學生1603人,教職工680人,其中正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58名。
建院之初,學院確立了“堅持方向、立足改革、最佳化結構、辦出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經過11年的艱苦創業,形成了較為完整、初具特色的工科專業。學院設有機械電子工程、計算機、通信及信息工程、套用電子及控制工程、工程技術等5個系和
基礎部、
社會科學部兩個部。學院設有7個實驗室、4個試驗中心、1個計算機中心。學院設有計算機及套用、通信工程、套用電子技術、
包裝工程、工業外貿、
機械電子工程6個本科專業,
安全工程、眼鏡光學(專門化)2個專科專業。全院共有教授4人,
副教授50人。
至1994年5月,上海大學工學院占地面積24畝,校舍面積30000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5萬冊,
固定資產總值2300多萬元;在校學生達1900人,其中本科生1100人、專科生400人、
夜大生400人。建院11年,共畢業學生6000餘人。
1994年5月27日,上海大學與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新的上海大學。此後,工學院相關科系分別併入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後改為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社會科學部併入社會科學學院(後改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數學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力學教研室併入理學院,外語教研室併入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