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Shanghai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是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培養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學校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骨幹高職立項建設院校、上海市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上海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60年,前身為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專科學校。2001年4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學院轉型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據2018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總部地處上海市奉賢區,占地400餘畝,另有閔行校區、徐匯校區;學校設有電子技術與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德工程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外語學院等七個專業學院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基礎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共有30個專業,其中國家級重點專業4個,上海市重點專業6個;有全日制在校生9207人,專兼職教師近500人。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中國 上海市
- 主管部門:上海市人民政府
- 學校官網:http://www.stiei.edu.cn
- 中文名: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英文名:Shanghai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 簡稱:上海電子信息學院(STIEI)
- 創辦時間:1959年
- 類別:公立院校
- 學校類型:理工類
- 屬性:“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骨幹高職立項建設院校(2010年12月)
上海市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
上海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 現任校長:楊秀英
- 校訓:尚德修能,知行合一
- 主要院系:通信與信息工程系、計算機套用系、機電工程系、經濟與管理系、電子工程系、中德學院、動畫學院等
- 學校地址:上海市奉賢區瓦洪公路3098號
- 學校代碼:43111
- 主要獎項: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獎
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
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
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 - 校慶日:10月26日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對外合作,學術科研,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訓,校標,校旗,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60年,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前身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專科學校創辦。
1962年,學校停止招生。同時,將61級電真空器件專業新生全部轉入上海工學院就讀,將61級光學儀器專業新生全部轉入上海機械學院就讀。
1963年,學校恢復招生,並改名為上海儀表電訊工業半工半讀專科學校。
1966年,總校即由龍江路遷至新址,學校再次停止招生。
1971年,學校遷往嘉定縣東門,與上海第二科學技術學校、上海醫療器械專科學校、上海無線電工業學校合併,成立上海電子專科學校。
1975年5月,更名為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七·二一”工人大學。
1978年10月,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七·二一”工人大學與上海第二科學技術學校分開辦學,並在凱旋路籌建上海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
1981年4月,與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華東師範大學於1980年7月恢復原校名)分編,更名為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職工大學,由凱旋路遷入徐文路和陝西路。
1986年,學校作為全國高職教育首批試點單位舉辦高職班。
1990年,與上海市儀器儀表工業公司職工大學合併,組建成立上海市儀表電子工業職工大學。
1993年,與中共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委員會實行一體化辦學。
2001年4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學院轉型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學院主體搬遷至奉賢新校區。
2010年12月,教育部、財政部確定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2年6月18日,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建設方案和任務書通過教育部、財政部專家評審。
2013年8月,學校劃轉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管理。
2014年,學校順利通過國家級驗收,成為國家示範性(骨幹)高等職業院校。同年5月,學校榮獲“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獎”。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下設5個系(電子工程系、通信與信息工程系、計算機套用系、機電工程系和經濟與管理系)、3個二級學院(中德學院、動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3個部(思政教研部、公共基礎部、外語教學部),設定28個專業(不含專業方向)。
序號 | 院系 | 專業 |
---|---|---|
1 | 電子工程系 | 計算機控制技術 |
2 | 汽車電子技術 | |
3 | 微電子技術 | |
4 | 套用電子技術 | |
5 | 套用電子技術(貫通) | |
6 | 通信與信息工程系 | 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 |
7 | 通信技術 | |
8 | 通信系統運行管理 | |
9 | 移動互聯套用技術 | |
10 | 移動通信技術 | |
11 | 計算機套用系 |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
12 | 計算機網路技術 | |
13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
14 | 軟體技術 | |
15 | 信息安全技術 | |
16 | 機電工程系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17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
18 | 機電一體化技術(貫通) | |
19 | 機電一體化技術(機器人套用) | |
20 | 數控技術 | |
21 | 經濟與管理系 | 國際商務 |
22 | 會計與審計 | |
23 | 會展策劃與管理 | |
24 | 金融管理與實務 | |
25 | 人力資源管理 | |
26 | 投資與理財 | |
27 | 中德學院 | 航空電子設備維修 |
28 | 航空機電設備維修 | |
29 | 機電一體化技術(中德合作) | |
30 | 通信技術(中德合作) | |
31 | 動畫學院 | 電腦藝術設計 |
32 | 工業設計 | |
33 | 環境藝術設計 | |
34 | 影視動畫 | |
資料來源: |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教師580名,專任教師215名,校內兼課教師67名,兼職教師282名,校內兼課教師16名,市級教學團隊6支、市級教學名師6名。
上海市級教學名師:
教師 | 年份 | 教師 | 年份 |
---|---|---|---|
嚴曉華 | 2009 | 賈 璐 | 2014 |
胡國勝 | 2011 | 周巧婷 | 2013 |
張迎春 | 2012 | 邵 瑛 | 2013 |
資料來源: |
上海市級教學團隊:
序號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年份 |
---|---|---|---|
1 | 上海市通信與信息技術公共實訓基地教學團隊 | 嚴曉華 | 2009 |
2 |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楊秀英 | 2011 |
3 | 機電一體化技術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教學團隊 | 方林中 | 2012 |
4 | 套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邵 瑛 | 2012 |
5 | 信息安全技術教學團隊 | 張月紅 | 2015 |
6 | 計算機套用技術(物聯網方向) | 胡國勝 | 2014 |
7 | 通信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賈璐 | 2013 |
資料來源: |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國家骨幹院校重點建設專業3個,上海市級教改示範性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教改示範性試點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2個,上海市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3個;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4項、市級教育科研成果獎2項、市級精品課程15門。
國家骨幹院校重點建設專業:通信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套用電子技術
上海市級教改示範性試點專業:計算機軟體技術、套用電子技術
國家級教改示範性試點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機器人套用)
實訓基地:
類別 | 名稱 |
---|---|
中央財政 | 電工電子與自動化實訓基地、計算機套用與軟體技術實訓基地 |
上海市財政 | 通信與信息技術公共實訓基地、電子與通信開放實訓中心 自動化設備維修維護公共實訓基地 |
資料來源: |
上海市級精品課程:
序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年份 |
---|---|---|---|
1 | 現代通信技術基礎 | 嚴曉華 | 2007 |
2 | 小型電子產品的實現與調試 | 朱詠梅 | 2010 |
3 | 三維圖像設計 | 王荻 | 2010 |
4 | 自動線安裝與調試 | 方林中 | 2011 |
5 | 會展現場管理 | 馮江華 | 2011 |
6 | 光傳輸與系統運行與維護 | 賈 璐 | 2011 |
7 | Linux服務與安全管理 | 張迎春 | 2012 |
8 | 綜合布線技術 | 李元元 | 2012 |
9 | 典型感測器套用 | 邵 瑛 | 2012 |
10 | 工業機器人技術套用 | 陳永 | 2015 |
11 | 微控制器套用 | 李軍鋒 | 2014 |
12 | 氣液控制裝接與調試 | 羅建華 | 2014 |
13 | 通信工程監理實務 | 王卓英 | 2014 |
14 | 維修電工綜合技能訓練 | 何永艷 | 2013 |
15 | 嵌入式系統套用 | 邵 瑛 | 2013 |
16 | 通信工程製圖與概預算 | 包曉蕾 | 2013 |
資料來源: |
教學成果:
項目名稱 | 人員名單 | 年份 | 類別 |
---|---|---|---|
通信職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上海市通信與信息技術公共實訓基地建設 | 嚴曉華等 | 2009 | 市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中德合作職業教育的實踐與創新 | 林軍等 | 2014 | 市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搭建孵化平台 提升創新能力-電子類專業學生創新基地探索和實踐 | 朱詠梅等 | 2014 | 市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以技能競賽為抓手促進教育教學改革 | 楊秀英等 | 2014 | 市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資料來源: |
對外合作
- 對口支援
2012年,學院與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簽訂了對口幫扶協定。2015年,為貴州省遵義市舉辦為期15天的“遵義市職教管理幹部培訓班”,培訓人數50人。接受日喀則地區職業技術學校1位幹部來學院進行為期3個月的掛職培訓;組織2位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幹部來學院進行為期2周的掛職鍛鍊。對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職教中心機電專業教師培訓。
- 國際交流
2015年,德國蘭大4名留學生在學院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學習。德國蘭大教授1人作為學院海外名師,1人作為外籍專家,2015年中德合作上海中高職院校骨幹教師能力提升項目順利開展。學院與英國巴斯思帕大學繼續深入合作,英國巴斯學院派遣10名學生至學院計算機系交流學習。學院與加拿大溫哥華島大學繼續友好合作,雙方在教師培訓、學生學習、課程建設等方面進行多方面合作。
2015年,有81名學生至溫哥華島大學進行海外遊學。學院共接待22批次128人次來自世界各地的友好訪問來華團組,包括德國、英國、加拿大、芬蘭等國家和地區。學院因公出國(境)教師團組總計5批20人次,學生海外學習團組總計11批287人。
學術科研
科研成果
2014年,學校科研經費(橫向,縱向)185萬。2014-2015年度,學校有科研項目12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創新項目2項、專項項目5項、一般項目4項。
2012年,學校劉凌副教授主持的課題“油價衝擊下,貨幣政策適度性研究”獲得2012年度科研創新項目立項目錄重點項目立項。
2008~2009年,學校教職工在各級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5篇,其中16篇發表在核心期刊,2篇被EI收錄;編寫著作、教材16部,含主編9部;主持各級各類課題18項,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7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室內有紙質中文期刊360餘種,館藏紙質圖書35萬餘冊,過刊合訂本近6000餘冊,498種。報紙約為100餘種。
- 學術期刊
《電子信息與高職教育》是經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批准的綜合性學術季刊,由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主辦。主要欄目有專題報告、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影視動畫、經貿金融、高職研究、教法教材、教育管理、縱橫訪談等。
文化傳統
校訓
尚德修能,知行合一
“尚德”意為尊重人格、彰明倫理、崇尚品德,“修能”意為卓越才能的培養和修煉,“知行合一”是提倡知識和實踐的統一,將“尚德修能,知行合一”定為校訓,突顯學院重視師生的道德修養和能力培養,提倡知識與實踐並重、學識與技能相長的辦學原則和目標。
校標
校標基本輪廓由兩個同心圓構成,圓環上半部為舒同體書寫的校名,下半部為英文校名。圖案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英文縮寫EITI作為元素,構成一朵綻放的白玉蘭花。圖案中的小圓點象徵電子,體現學院與IT科技的關聯。1960為學院建校年份,體現了學院的歷史文化和底蘊。圖案的標準色,採用代表高科技力量的藍色和象徵白玉蘭花的白色。
校旗
學院校旗為白底藍字,旗面正中為“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名,字型為舒同體,左上角為學院校標圖案。校旗的製作按照標準的一、二、三、四、五號及桌旗標準製作。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兼院長 | 楊秀英 |
副書記兼副院長、工會主席 | 顧劍鋒 |
副院長 | 徐松鶴、吳依本、張濤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