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彥均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無錫
- 出生日期:1893
- 逝世日期:1950
- 信仰:道教
個人經歷,軼聞趣事,華彥均墓,
個人經歷
阿炳是這位藝人的乳名,他的姓名叫“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是江蘇省無錫東亭人,是當地“雷尊殿”一位道士——華清和的兒子。華清和名號為“華雪梅”,擅長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樂器;其中,以琵琶演奏最為精通。 華彥鈞4歲喪母,隨父親在道觀里學習音樂演奏;20歲時,父親患病去世;21歲時患了眼病,34歲雙目失明;因社會動亂、生活無著,道產賣空,他無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頭,以賣藝為生,飽受了人間的艱辛和苦難。
華彥鈞天資聰穎,自國小習十分刻苦。冬天,為了彈好琵琶,他用冰塊摩擦雙手鍛鍊指功;夏夜,他在練二胡時將雙腳泡在水裡,以防蚊蟲的叮咬;真可謂“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正由於這種勤學苦練,他在13歲時已經熟練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技藝,16歲時已得到了無錫道教界的一致公認。此後,華彥鈞不顧父親和道教長輩們的指責,沉迷於與浪跡天涯的民間藝人的交流和切磋之中,並由此廣泛學習了各地豐富的民間音樂。
華彥鈞的民族器樂演奏植根於深切的生活體驗和豐富的民族底蘊,它能夠根據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從民間藝術遺產中超凡脫俗,創作、改編、演奏出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作品。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曾在街頭編唱過《漢奸的下場》等小調;他著名的二胡曲《聽松》以南宋名將岳飛抗金的史實寄託了對民族解放的期望。在抗戰勝利以後,他又編唱了《前走狼,後走虎》等在街頭演唱,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進行了揭露和抨擊。他這種新聞活報式的藝術創作和表演,表現出高尚的民族氣節和強烈的民主意識。
華彥鈞在二胡、琵琶等藝術作品中體現了相當高的藝術造詣,但他留下的只有創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親傳的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被收入了1956年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阿炳曲集》,成為中國近現代民間音樂研究的寶貴遺產。
他的《寒春風曲》音調與《二泉映月》相近,在明亮音區的演奏更顯得活潑流暢、舒展寬廣,展現了充滿活力的世界;他傳譜的琵琶曲《大浪淘沙》取材於十番鑼鼓曲中的《將軍令》,音調鏗鏘有力,表現了熱情奔放的情緒,使人陶醉於“天人合一”的意境;《昭君出塞》是華彥鈞的父親華清和傳授的琵琶曲,曲中展示了威嚴端莊,富於動力和明快的形象。琵琶曲《龍船》源自江南民間套曲,表現了端午節龍舟競渡的歡快熱烈場面,反映出作者的民俗生活情趣……在這些作品中,無不顯示出華彥鈞豐富的精神世界;其中,以《二泉映月》的影響最為廣泛。
《二泉映月》是華彥鈞最傑出的二胡代表作。這首樂曲原為道教的嗩吶曲,具有濃郁的宗教音樂風格。20世紀30年代末,華彥鈞在街頭流浪賣藝的過程中,經過反覆演奏、加工、創作,引入了蘇南一帶的山歌、小調、江南絲竹、蘇南吹打、灘簧腔甚至廣東音樂《三潭映月》的音調。它從最初不定型的片段到完整結構,經歷了久遠的年代才得以形成,華彥鈞稱之為“依心曲”或“自來腔”。在1950年夏天,我國著名音樂史學家楊蔭瀏先生等人在民間音樂的“搶救”性採風中,為其錄製了鋼絲錄音,並與華彥鈞先生商榷,定名為《二泉映月》。
作品的旋律委婉流暢、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作者運用二胡上五個把位的寬廣音域演奏,配合蒼勁的運弓處理,流露出如泣如訴、如悲似怒的情調及對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現了一個經歷舊中國生活坎坷和磨難的流浪藝人的感受和倔強不屈的性格,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當時文化藝術界“革命化、民族化、民眾化”的口號下,眾多藝術家對祖國的傳統音樂文化遺產進行了加工整理。《二泉映月》先後由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的作者之一——何占豪改編的小提琴獨奏、儲望華改編的鋼琴獨奏、吳祖強改編的弦樂合奏等西洋樂器改編曲相繼問世,得到廣大聽眾的由衷喜愛。弦樂合奏《二泉映月》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相繼由一些世界級的指揮家指揮著名的中國和外國交響樂團演奏,並使它的影響跨出了國門。
《二泉映月》作為中國近現代民族器樂創作的優秀代表,以邏輯嚴謹的結構以及對人生的深切感嘆,展現了古老民族的東方神韻。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多次親自指揮這部作品演奏的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先生,在第一次聆聽我國著名二胡演奏家閔惠芬演奏這首樂曲時激動得流下了眼淚,他說:“這首樂曲太感動人了,像這樣的樂曲應該跪下來聽。”
華彥鈞作為一位中國的民間藝人,在中國民間音樂文化的歷史積澱上,以自己度過的滄桑歲月和不平凡的經歷凝聚成了逐漸獲得世界性聲譽的傳世之作;應該說,他是一位在中國音樂史上罕見的、走向世界的民族、民間音樂家。
22歲時父親去世,他繼為雷尊殿的當家道士。後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嫖娼、吸毒的惡習,35歲時雙目先後失明。為謀生計,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頭,自編自唱,說唱新聞,淪為街頭藝人。40歲時,與寡婦董催弟(彩娣)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萬昌茶館門前圍場演唱。他敢於切中時弊,抨擊社會黑暗,用人們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吸引聽眾。一二八事變發生後,他又編唱《十九路軍在上海英勇抗擊敵寇》的新聞,並用二胡演奏《義勇軍進行曲》。在抵制日貨的運動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語言激發人們的愛國熱忱。他的許多新聞唱出了民眾的心聲,深得一般市民的喜愛。每天晚上還走街串巷,手操二胡,邊走邊拉,聲調感人。蜚聲國際樂壇的《二泉映月》,就是這一時期創作的。日軍侵占無錫後,阿炳和董催弟一同到雙方老家避難。不久赴上海,在崑曲班仙霓社擔任琴師,彈奏三弦,並在電影《七重天》中擔任表演民眾角色盲人。這時他創作的《聽松》,是一首氣魄豪邁、情感充沛的二胡獨奏曲,傾吐著不願當亡國奴的愛國主義熱情。民國28年重返錫城,再操舊業。他每天上午去茶館蒐集各種新聞,回來構思創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館門前演唱;夜間在街上拉著二胡,演奏他創作的《寒春風曲》。他的琴藝十分高超,可將琵琶放置在頭頂上彈奏,還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說話、嘆息、歡笑以及雞鳴狗叫的聲音。抗日戰爭勝利後,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場所說唱新聞。民國36年,他肺病發作,臥床吐血,從此不再上街賣藝,在家以修理胡琴為業,艱難度日。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樂曲獲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樂學院師生為了發掘、研究和保存民間音樂,委託楊蔭瀏教授等專程到無錫為他錄製《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終年57歲。
軼聞趣事
人們稱阿炳是三不窮:人窮志不窮(不怕權勢);人窮嘴不窮(不吃白食);人窮名不窮(正直)。
在無錫城裡,有個地主強姦家中的一個13歲丫頭,阿炳知道後,馬上把此事編詞演唱,揭露地主的罪惡之舉,激起民憤,嚇得那個地主外逃好幾個月都不敢回家。
有一次,國民黨軍閥湯恩伯要阿炳給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會,阿炳斷然拒絕,遭到一頓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並編了唱詞,拉起二胡痛罵他們。
抗戰時期,日寇占領無錫,一個叫章士鈞的人當了漢奸,阿炳知道後,就編詞罵他,又遭到一頓毒打。後來,這個漢奸被日本人殺了,阿炳拍手稱快,並編了一首《漢奸的下場》沿街演唱,無錫人士無不叫好。
華彥均墓
華彥鈞墓(hua yan jun mu),一名阿炳墓。位於無錫市錫惠公園內惠山東麓映山湖邊。華彥鈞,即“瞎子阿炳”,民間音樂家,1950年12月病歿,葬無錫西郊璨山腳下“一和山房”道士墓。1979年5月,墓遭破壞,由無錫市博物館原地拾骨,於1983年遷葬惠山東麓、二泉之南現址。墓地面積742平方米,主體由墓牆和翼牆組成,狀如音樂台;舊墓碑現藏市博物館,彩墓碑由中國音樂研究所、無錫市文聯立,楊蔭瀏書,墓前瞎子阿炳銅像,由錢紹武雕塑。
1986年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泉映月》是著名的民間盲藝人華彥鈞(阿炳)創作並於1950年親自錄音傳譜的二胡曲。該曲問世以來,不僅以二胡獨奏形式 華彥鈞是我國傑出的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他自幼在音而且還被改編成各種形式的器樂曲,以它那優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樂內涵而聞名國內外。
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作者以“二泉映月”為樂曲命名,聯繫到阿炳在舊社會的不幸遭遇,從音樂中我們可以感到作者在借景抒情、感嘆身世時,還流露著對舊社會進行控訴的憤懣之情。在《阿炳曲集》中曾這樣介紹:“他在雙目失明之後……用音樂形象來描繪他想像中舊時曾目睹的美麗風景”,“但當時感到的卻是周圍漆黑的一片,這就使得他在宛轉優美的旋律中,時時流露出感傷淒涼的情調來”。
《二泉映月》的曲體結構是一首傳統的變奏曲。音樂一開始,短短的引子,音階下行的旋律,猶如一聲百感交集的輕輕的嘆息,把人們帶進了一個深沉的意境中去。主題音樂使人聯想到一個拄著竹棍的盲藝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無限傷感,無盡淒涼。 《二泉映月》就是在上述音調的多次變奏下逐漸展開構成全曲的,它通過變奏使音樂形象得到層層深化,使人感到受到阿炳懷著難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們訴說他種種苦難和遭遇。樂曲的後半部分,音樂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積聚起來的感情迸發了,樂曲推向高潮,強烈而激憤,顯示了阿炳特有的氣質和魄力。這是作者對舊社會憤怒控訴的聲音,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倔強、剛毅的性格,表達了他對黑暗勢力不妥協的反抗和鬥爭。
《二泉映月》層次分明而又渾然一體,旋律動聽而又質樸蒼勁,音樂感人但更促人激憤。它是中國一位窮苦盲藝人的傳世傑作,深受國內外聽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