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華縣位於關中東部、渭河下游,地處東經109°36′至110°2′48″,北緯34°12′27″至34°36′27″,面積為1127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人口36萬。東臨華陰,西接渭南,南依莽莽秦嶺,北臨滔滔渭河,距古城西安90公里,境內隴海鐵路、310國道、西潼高速公路橫貫而過,為關中與中原交通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有“通化門前第一州”之稱。現代化的通訊、交通極為便利。 華縣歷史悠久,是黃河流域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縣境內數十處“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殷商文化”古遺址,彰顯著我們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創造歷史,創造文明的軌跡。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庶弟姬友為桓公,在此建立了鄭國。春秋時,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秦國在此設定鄭縣,為本縣設縣之始。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在鄭縣設東雍州。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東雍州為華州,此後直至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除州府,改華州為華縣,沿襲至今。在長達1360年的歷史歲月中,華縣一直是華州州治的所在地,自周迄唐均為京畿重地,向為文明的禮儀之邦。歷代以來,賢哲代有人出,湧現了以唐代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郭子儀,清末民初教育思想家楊松軒,現代著名學者楊鐘鍵,革命先驅潘自力、高克林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人物,歷為“人文鼎盛之區”。境內地貌複雜,山、川、塬、灘交錯,六山一水三分田,資源豐厚,富庶豐饒。素有“百二勝地,天府之國”的稱謂。古時華州,伴隨著長年的軍事活動,使這裡成為各地能工巧匠交流技藝的場所,製革、竹編\鐵器製造等手工業,手工藝十分發達。同時,軍事活動也帶來了各種不同形式的文化藝術活動,多種文化意識形態領域的交匯、共生,形成了華州地區多元的、開放的文化和藝術氛圍。
華縣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多彩多姿的民間手工藝和淳樸的民俗傳統,為華州背花鼓藝術的發生、發展與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華州背花鼓俗稱“蹩鼓子”,流行於陝西省華縣北部
下廟鎮的東甘、西甘、康甘村一帶,該地地處渭河之濱,土地平坦肥沃,非常適宜農業耕種。總面積48.5平方公里,鎮轄21個村民委員會,110個村民小組,65個自然村,5943戶,24461人,其中農業人口23971人,耕地面積48848畝。
解放後,每逢農曆三月初八、八月初八的古廟會仍舊保留,每次上會人數有1萬餘人,盛況空前。
基本特徵
背花鼓表演的藝術風格和特徵。費秉勛先生早已在他的《古舞叢說》一書及《雩舞·桑林舞管考》一文中,有了較為詳細的論述。費先生說 “雩之祭,有舞有號。”也就是說在祈天求雨舞蹈的同時,表演者口裡不停地發出呼號,背花鼓在表演時,表演者曾多次連續的“阿唔!啊唔!”齊氣大喊,形成一種若顛若狂的陣勢和氣氛,這與周代“雩舞”的舞號很為相似。雖然老藝人們至今說不清這喊聲的由來,但每次表演時大家都必須喊,這已經成為定規。由此推理,這種呼喊,很可能就是周代“雩舞”號的延續。
主要價值
1、“華州背花鼓”歷史悠久,從漢代開始,以舞蹈的形式流傳至今。最初,該舞是民間的祭祀求雨活動,表演時吶喊的號子,舞蹈的步法、程式均有殷周“雩舞”的風格。服飾沿襲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黃巾軍的服裝形式,更顯表演佇列的雄偉莊嚴,表演過程中鼓聲雄壯、聲威浩大、盛況空前,極具藝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2、華州背花鼓經歷千年的演變,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背花鼓的表演再不是祈神求雨,而是以民眾安居樂業,五穀豐登的美好心愿表現在民間,更是人民民眾欣欣向榮的精神風貌的展現,所以,華州背花鼓又體現了它的社會價值。
瀕危狀況
背花鼓的傳承藝人,目前僅有七人,年齡均在60歲以上,年事已高不能傾力表演。當地年輕人出外打工者居多,幾乎無人願主動學習。2004年春節雖多方努力組織人員排練,到縣城表演過一次,但規模較小,難以體現該舞特色。後繼乏人使背花鼓處於瀕危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