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仙字潭摩崖石刻

華安仙字潭摩崖石刻

漳州華安有一仙字潭,那兒的崖壁石刻,被民間傳為神仙的筆跡,稱“仙字”、“仙書”、“仙篆”,地名遂為“仙字潭”。那些似字非字、似畫非畫的“圖字元號”,吸引了古今中外無數專家學者前往考究。

簡介,歷史推論,古今解讀,

簡介

漳州華安有一仙字潭,那兒的崖壁石刻,被民間傳為神仙的筆跡,稱“仙字”、“仙書”、“仙篆”,地名遂為“仙字潭”。
那些似字非字、似畫非畫的“圖字元號”,吸引了古今中外無數專家學者前往考究。
1957年8月,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經實地調查後做了全面介紹。石刻現存50多個符號,似字似畫,形狀奇特,大者長74厘米、寬35厘米;小者長15厘米、寬9厘米,分布範圍約200平方米。
關於仙字潭古石刻,清《漳州府志》、《龍溪縣誌》等書均有記載。1915年,嶺南大學黃仲琴教授到此考察後,撰寫《汰溪古文》一文,始啟“仙字潭”科學研究之門。
“字”“畫”之爭“干戈”不息。

歷史推論

仙字潭古石刻鐫刻在堅硬的石頭上,深刻達五六厘米。據分析,從仙字潭石刻的製作方法上看,並非金屬製作,而是用堅硬的石器磨刻,其上限未嘗不可提到新石器時代,又可以佐證當時還沒有進入青銅器時代。如果對照具有金屬器具鑿痕的武夷山懸棺時間距今3000年,可以推定為更早。
近年來有學者認為,華安石刻是古代岩畫,全部圖像分為五組:有的表現殺戮俘虜後舉行的祭祀活動,有的描述激烈的戰鬥場面以及征戰勝利後的狂歡。整體是對商周時期福建南部越人部落間某次較大規模戰爭全過程的實況記載。可另有一些人卻認為,石刻反映的是處於奴隸社會時期古越人慶賀收成、祭祀祖先的場面。同樣的畫面,卻能讀出差別迥異的解釋,也可以謂仙字潭之神奇。

古今解讀

韓愈首先試圖破譯
據北宋的《太平廣記》載唐張讀著的《宣室志》記載:唐代大文豪韓愈是歷史上最早試圖對仙字潭岩刻進行述釋者,唐元和二年(810年),“有客於泉者,能傳其字,持至東洛”,請韓愈辨認,韓愈“見識之”,釋讀其文曰:“詔還黑視之鯉魚天公畀殺人牛壬癸神書急急”,共19字,是為“天公責蛟螭”說。
明何喬遠《閩書》卷二十九《方域》、清乾隆《福建通志》和清光緒《漳州府志卷四·十八·記遺》,也類似記載,李協也曾提出,“漳泉兩州,分地太平,萬里不惑,千秋作程,南安龍溪,山高氣清”的24字“地界說”。毋庸置疑,古文獻記載對於仙字潭岩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對其真正的研究一千多年來都無法突破。
黃仲琴開研究先河
1915年8月,嶺南大學教授黃仲琴先生有篳路藍縷之功。他不避風險,披荊斬棘,深入實地調查,並在1935年將其調查情況和研究論文《汰溪古文》在《嶺南大學學報》四卷二期上發表,開“仙字潭”研究的先河。認為汰溪摩崖石刻“疑即古代蘭雷民族所用,為爨字或苗文的一種”。
劉蕙孫解讀十個半字
1982年《福建省文博》第二期,發表了劉蕙孫《福建華安汰溪圖像文字初研》一文,解讀了其中一組為十個半字:“昱(明日),馘夷俘越,□吳王昱,吳戰越,戰番、□番”。
1984年《福建文博》第一期林蔚文《福建華安仙字潭摩崖石刻試考》,可通讀為:(部落)二師(征)伐(敵)酋(首)俘伏(敵)酋(首)。即在部落征伐越某一部落(氏族)的一次戰鬥記功石刻。
蓋山林等人提出畫說
1000年來,一直只有“文字說”一家之言,直到1986年初,蓋山林獨樹一幟,論作岩畫發表《福建華安仙字潭石刻新解》一文,陳兆復發表《岩畫的召喚》等,才對“文字說”提出挑戰,明確提出岩刻是“岩畫”,於是爭議大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