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北畫報社
- 屬性:畫報攝影出版機構
華北畫報社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所屬的畫報攝影出版機構。1948年5月20日,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併,成立華北軍區。25日,晉察冀畫報社與晉冀魯豫軍區人民畫報社在河北平山縣合併,成立華北畫報社。畫報...
晉察冀畫報社於1947年底1948年初繼續辦了一期攝影訓練隊,有十餘人參加,其中有於志、李文芳、李書良、趙景耀、張歧林、安迎春、弓玉學等。華北畫報社成立後,於1948年8月辦了一期訓練班,有孔繁根、孟昭瑞、王一波、王一水、李義芳、畢東、張文鎖、李祖慧(女)等45人。那時人稱張家口為"第二延安"、文化城。...
美術、詩歌結合起來;二是畫報社的編輯、記者,最早由鄉村到城市,用攝影、美術、詩歌向全國和全世界報導了八路軍抗戰實況;三是以《晉察冀畫報》社為中心,最早為我國培養、建立起一支革命的攝影美術隊伍和照相製版技術力量;四是最早為黨和國家拍攝、積累和保存了一整套反映我國以晉察冀為首的華北人民抗日戰爭和...
《彥涵木刻選集》是華北畫報社編輯出版的書籍。信息 民國時期初版印量僅3000冊的《彥涵木刻選集》.價格:1200.00元/件 所在地:上海 描述 此書為華北畫報社編輯出版的“版畫叢書”之二(之一為《古元木刻選集》),.16開,硬板紙精裝,民國38年四月初版發行,印量僅3000冊!共收錄了著名版畫家彥涵1938年至1945年...
曾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宣傳幹事、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華北軍區華北畫報社副主任。參加了上黨、定陶、臨汾、晉中等戰役。1946年立大功一次。建國後,歷任西南軍區《西南畫報》主編,解放軍畫報社副總編輯、總編輯、社長,《中國攝影》主編,另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和第三、四...
入晉察冀邊區聯合中學讀書,1948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晉察冀畫報》社、《華北畫報》社學習攝影,當年7月入華北軍區政治部舉辦攝訓隊學習,畢業後留《華北畫報》社工作,1949年6月與高糧一同調華北野戰軍20兵團,任攝影記者,1952年調任華北軍區《戰士文化讀物》社攝影記者,1953年轉業,歷任《北京日報》...
顧棣,男,1929年生於河北阜平,《山西畫報》原總編輯、山西省攝影家協會原副主席。1940年參加革命,194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參加八路軍。先後在晉察冀畫報社、華北畫報社、解放軍畫報社從事暗室、通聯、攝影檔案工作15年。榮立二、三等功各一次,1955年授大尉軍銜。1958年由北京轉業山西,曾任《山西文化》《...
狄源滄(1926-2003),江蘇太倉縣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早在學生時代,就愛好攝影,1947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讀書時,他組織了北大攝影學會(按北京大學以前有攝影學會組織,後中斷),並擔任負責人。1949年北平解放不久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華北軍區政治部《華北畫報》社編輯部隊內部業務刊物《攝影網》,1950年《華北...
在沙飛生命的最後日子裡,伴隨著他的有白求恩遺贈的照相機、十幾本《晉察冀畫報》、幾張廣東音樂的唱片和魯迅的照片底片。沙飛走後,他的遺物拿到了北京華北畫報社(即解放軍畫報社前身)。他的戰友吳群、李遇寅發現沒有魯迅的底片時,立即寫信追底片的下落。他們都知道,沙飛對魯迅底片很珍愛,用防潮紙單獨包好...
孟昭瑞,男,著名攝影家。1930年出生於河北唐山市,1946年參加革命,1948年從事攝影。先後在人民解放軍華北畫報、解放軍畫報社任攝影記者、研究員。參加過平津戰役、北平入城式、政協籌備會、新政協會議、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兩彈一星、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採訪,為中國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1949年9月,華北畫報社、東北畫報社、北平電影製片廠照相科選派了吳群、陳正青、侯波等6人組成第一屆政協會議下設的新聞處採訪科,承擔此次會議及新中國成立的攝影報導工作。據吳群(原新華社攝影部副主任,已故)等當事人的回憶,當時32歲的陳正青在攝影科中年齡最長,參加革命早,文化和技術水平高,使用的器材裝備...
1942年7月7日,《晉察冀畫報》創刊。其他根據地也紛紛創辦畫報。日本投降後,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中國新聞攝影事業在解放區得到更大規模的發展。晉察冀畫報社、人民畫報社 (1948年5月兩社合併為華北畫報社)、東北畫報社、山東畫報社(1947年改為華東畫報社)及各野戰軍新華分社的攝影記者, 以畫報、畫刊、...
顧棣,1929年生於河北阜平,1940年投身革命,194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參加八路軍,到晉察冀畫報社跟沙飛、石少華學攝影。先後在晉察冀畫報社、華北畫報社、解放軍畫報社從事暗室、通聯、攝影檔案工作15年。榮立二、三等功各一次,1955年授大尉軍銜。 1958年由北京轉業山西,曾任《山西文化》、《山西戲劇》...
1949年3月參軍在華北軍區華北畫報社任《攝影網》編輯。1951年合併到總政解放軍畫報社。1955年轉業到《民族畫報社》。1956年底調入中國攝影學會,籌辦將於1957年創刊的《中國攝影》,後任執行編輯(編委)。1960年內部調整到理論研究部,分工研究國外攝影。“文革”後於1980年調中國社隊企業報(後改名中國鄉鎮企業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華北軍區政治部發行的“人民勝利”軍用明信片和赴朝慰問團的軍郵明信片,可稱新中國明信片之珍,它的市場價格以及新的研究成果廣為集郵者關注。1950年,華北軍區政治部發行1套“人民勝利紀念明信片”,由華北解放軍報社、戰友報社、華北畫報社聯合印製。背面以開國大典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孟昭瑞,我國老一代著名攝影家。1930年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1946年參加革命,1948年參軍後在華北軍區畫報社任攝影記者,1949年隨軍進駐北平後,一直在解放軍畫報社任攝影記者、研究員、高級記者,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終身特殊津貼。2006年12月被中國攝影家協會評選為突出貢獻攝影家。孟昭瑞參加過平津戰役、北平入...
孟昭瑞,著名軍事攝影記者,1930年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1946年參加革命,1948年從事攝影工作,先後在人民解放軍華北畫報、解放軍畫報社任攝影記者、研究員、高級記者。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12月被中國攝影家協會評為“突出貢獻攝影家”。 孟昭瑞參加過“平津戰役”、“北平人城式”、“政協籌備...
中國著名攝影家。1930年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1946年參加工作,1948年從事攝影工作,先後在人民解放軍華北畫報、解放軍畫報社任攝影記者、研究員、高級記者。參加過平津戰役、北平入城式、政協籌備會、新政協會議、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兩彈一星、審判林彪江青集團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採訪。作品目錄 本書目錄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