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原名地質系),源於1958年開始招收“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1983年正式成立地質系,1995年更名為岩土工程系,2006年更名為資源與環境學院,2018年更名為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始終堅持教學的中心地位,以培養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為重點。以學院科學發展為核心,致力於學科、專業建設,注重教學與科研、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加強對外交流,廣泛地參與水利水電、電力、交通能源、城市建設、國防等領域的科研與工程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學院
- 簡稱:資環學院
- 校訓:勤奮嚴謹 求實創新
- 創辦時間:1958年
-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省鄭州市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理工
- 學校屬性:省重點本科高校
- 主要院系:地質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及地下建築方向)、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 現任校長:劉文鍇
- 知名校友:劉慈欣 陳丵雷 李國英
- 教職工:133名
學院簡介,學科建設,師資力量,科研成就,歷史變遷,北京時期,邯鄲時期,鄭州時期,學院發展,
學院簡介
資源與環境學院(原名地質系),於1958年開始招收“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1983年正式成立地質系,1995年更名為岩土工程系,2006年更名為資源與環境學院,2018年更名為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建院(系)以來,學院領導始終堅持科學管理,狠抓內涵建設;堅持教學的中心地位,以培養複合型工程人才為重點,嚴把教學質量關。以學院科學發展為核心,致力於學科建設、專業建設,注重教學與科研、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加強對外交流,廣泛地參與水利水電、電力、交通能源、城市建設、國防等領域的科研與工程建設。
學科建設
現有本科專業5個:地質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及地下建築方向)、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近年來,我院以教育質量為核心,在專業建設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2008年,我院“地質工程”專業被教育部批准為第三批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標誌著我校地質工程專業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目前有3個河南省省級重點學科:地質工程、岩土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等;有碩士授權點5個:地質工程(1992年獲授予權)、岩土工程(2003年獲授予權)、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2005年獲授予權)、礦產普查與勘探(2005年獲授予權)、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2005年獲授予權)。2005年“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取得一級學科碩士點授權;同時具有碩士研究生單獨考試資格和同等學歷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地質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於2009年被教育部列為博士授權一級學科建設點,是我校3個博士授權學科之一,2013年通過驗收。
《岩石力學》、《土力學》、《地下水動力學》等3門課程被評為河南省省級精品課程;同時,《工程地質學》、《地理信息系統》兩門課程被列為校級精品課程。自建院(系)以來,共培養本科生5000多名,碩士生400餘人;目前,在校生(本科、研究生)1700餘人。
學院設有地質工程、岩土工程、測繪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系統(GIS)等5個教研室,及地質工程實驗研究中心、地質及岩土力學實驗室、測繪與空間信息實驗中心等3個科研、教學專門實驗室;設有“岩土力學與結構工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同時建有地質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資源環境與規劃研究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所和3S技術開發與套用研究所等5個專門科研單位。
師資力量
科研成就
我院設有地質工程、岩土工程、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系統和測繪工程等5個教研室,及岩土工程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下設土力學、岩石力學、水文地質、基樁檢測、物理勘探、地理信息系統、環境實驗、區域規劃和工程測量等9個實驗分室,試驗設備齊全、性能先進,2000年土力學、岩石力學實驗室基樁檢測等通過國家計量認證。
近年來,緊密結合經濟社會需求,研究團隊主要從事地質工程、岩土工程、3S技術和水土保持方面的科學研究,在邊坡穩定分析及滑坡失穩定時預報、工程岩土體結構穩定性研究、地下水利用及環境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新技術研究、3S技術開發與套用、水土保持及荒漠化治理等領域取得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完成的科研和科技服務項目150多項,研究經費達到3000多萬元,其中承擔國家“十一五”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863”攻關等國家級項目30餘項,省部級項目60餘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65項,出版專著36部,國家統編教材9部;在國內外核心及以上刊物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被SCI、 EI等收錄156篇。確立了我院在岩土工程、環境水文地質、邊坡工程等領域處於國內先進的學術地位。
歷史變遷
北京時期
在建校初期,即1958年,學校根據國家建設需要開始招收“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本科生,學制五年,隸屬水利工程建築系。第一屆本科生91人,並於1958—1960年相繼招收三屆本科生。1961年國家處於三年困難時期,學院根據黨中央“調查、鞏固、充實、提高”的精神和自身的實際情況,沒有招生。1962年,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停止招生。該時期是我院(系)最早萌芽時期,為以後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邯鄲時期
1977年國家實行新的高考制度後,我校於1978年恢復並招收“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本科生41人,學制四年,並與農田水利工程合併,成立農田水利工程系。後根據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及地質專業的發展需要,學校於1983年撤銷農田水利工程系,成立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簡稱地質系),下設工程地質教研室、水文地質教研室、物探教研室、基礎地質教研室;設普通地質實驗室、物探實驗室和土質土力學實驗室,歸教研室管理。
鄭州時期
學校於1990年在鄭州開始招生辦學後,我系實行兩地辦學,在邯鄲招收1989級最後一級“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本科生29人,在鄭州招收1990級學生。為了適應國家水利事業發展對人才多層次的需求,在辦好“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本科教學的同時,1992年增設招收“水土保持”專業本科生;於1994年增設招收“建築基礎工程”專業專科生,該專業於1997年升格為“土木工程(岩土及地下建築方向)”本科專業。1998年根據國家學位委員會的規定,把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調整為地質工程專業。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2003年增設招收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本科生,2004年增設招收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本科生,2006年增設招收測繪工程專業本科生。
1995年12月,經水利部批准將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簡稱地質系)改為岩土工程系。2006年4月,根據學校建設發展需要,學校將“岩土工程系”更名為資源與環境學院。
學院發展
在北京初辦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時,師資比較缺乏,當時教師由三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從其他高校分配來的水利地質類專業畢業生16人,他們是曹明達、艾光後、李緒端、霍崇仁、任國林、羅文、郗綺霞、蘇伯嶺、王占敬、戴鴻林、徐志方、左文智、張齊桂、諶祖荃、王園珍、陰月英。早期到校的教師大部分選到兄弟院校進修提高。另一部分是從外單位調進,他們是陳勵、王禹良、孟凡傑,葉乾、鮑佩聲、孫化民、李寶林、孫永清。再一部分是本校的中專畢業生留校繼續提高任教師,有曹德厚、王明威等。這時,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素質與教學水平的師資隊伍。到1962年地質專業擁有副教授1人,講師1人,教員1人,助教14人,其他人員7人。
1962年地質專業停辦後,教師陸續流散,師資與教學設備流失殆盡,到1976年恢復地質專業時,由於“文化大革命”和學校“大搬遷”,地質教師只剩下5人。1976年,學校四處招賢,物色教師,從各地水電等部門陸續調入一些年富力強的中年工程技術人員,加上分配來院和留校畢業生,經過四年左右時間又組織了一支素質較高的本專業師資隊伍。到1983年成立地質系時,全系有教師42人,具有初、中、高級職稱的39人,其中講師以上職稱人員的19人。
1985年之後,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陸續選送5名青年教師攻讀碩士研究生。1990年學院搬遷鄭州辦學,部分教師隨遷鄭州。1992年,在鄭州新招的兩屆學生由基礎部交系管理。由於學院搬遷原因,有一部分教師留在邯鄲,亟待補充教師。這時系裡的教師絕大部分是青年教師,顯然面臨著進修提高的問題。系領導根據師資現狀,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經過不斷的補充,到2000年度,再次建設了一支相對穩定,且學歷層次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的中青年教師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其中博士畢業或在職攻讀博士9人,而且已形成一支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和知識結構較為合理的學科學術梯隊。
學校遷至鄭州後,隨著教學、科研的發展需要,我系(院)加大了教師隊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進一步提高引進人才的質量,繼續加強現有團隊成員的對外交流與培訓,爭取在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堅定“引進來、走出去”的支持政策,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學研究人員在知識結構、學歷層次上進一步提高,有計畫地選派一批學術骨幹到國內外高校、研究單位開展合作研究,使得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科研實力得以大幅提升。特別是劉漢東教授任系主任以來,以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專業梯隊建設為重點,以高層次創新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拓寬師資隊伍的來源渠道,最佳化教師隊伍,實行激勵與制約相結合,健全管理機制,致力於建設一支適應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學科研團隊。截止到2011年5月,我院現有教職工133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15名,副教授42名,具有博士學位人員72名,研究生學歷占到90%以上,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強、勇於創新進取、學歷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科研隊伍。
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全系教職工做教書育人的模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教育、科研等業務工作結合起來,教師事業發展取得突出成績。霍崇仁教授於1988年被評為邯鄲市勞動模範、1991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李華曄教授於1993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於1997年被河南省教委授予優秀教師稱號。劉漢東教授於1997年被授予河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水利部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於2000年被命名為河南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於2008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陳南祥教授於1999、2004年分別獲得河南省教委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黃志全教授於2006年被評為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孫文懷教授於2007年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教師稱號。近年來,多名教師獲得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鄭州市文明教師、青年骨幹教師等榮譽。
1962年地質專業停辦後,教師陸續流散,師資與教學設備流失殆盡,到1976年恢復地質專業時,由於“文化大革命”和學校“大搬遷”,地質教師只剩下5人。1976年,學校四處招賢,物色教師,從各地水電等部門陸續調入一些年富力強的中年工程技術人員,加上分配來院和留校畢業生,經過四年左右時間又組織了一支素質較高的本專業師資隊伍。到1983年成立地質系時,全系有教師42人,具有初、中、高級職稱的39人,其中講師以上職稱人員的19人。
1985年之後,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陸續選送5名青年教師攻讀碩士研究生。1990年學院搬遷鄭州辦學,部分教師隨遷鄭州。1992年,在鄭州新招的兩屆學生由基礎部交系管理。由於學院搬遷原因,有一部分教師留在邯鄲,亟待補充教師。這時系裡的教師絕大部分是青年教師,顯然面臨著進修提高的問題。系領導根據師資現狀,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經過不斷的補充,到2000年度,再次建設了一支相對穩定,且學歷層次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的中青年教師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其中博士畢業或在職攻讀博士9人,而且已形成一支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和知識結構較為合理的學科學術梯隊。
學校遷至鄭州後,隨著教學、科研的發展需要,我系(院)加大了教師隊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進一步提高引進人才的質量,繼續加強現有團隊成員的對外交流與培訓,爭取在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堅定“引進來、走出去”的支持政策,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學研究人員在知識結構、學歷層次上進一步提高,有計畫地選派一批學術骨幹到國內外高校、研究單位開展合作研究,使得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科研實力得以大幅提升。特別是劉漢東教授任系主任以來,以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專業梯隊建設為重點,以高層次創新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拓寬師資隊伍的來源渠道,最佳化教師隊伍,實行激勵與制約相結合,健全管理機制,致力於建設一支適應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學科研團隊。截止到2011年5月,我院現有教職工133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15名,副教授42名,具有博士學位人員72名,研究生學歷占到90%以上,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強、勇於創新進取、學歷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科研隊伍。
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全系教職工做教書育人的模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教育、科研等業務工作結合起來,教師事業發展取得突出成績。霍崇仁教授於1988年被評為邯鄲市勞動模範、1991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李華曄教授於1993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於1997年被河南省教委授予優秀教師稱號。劉漢東教授於1997年被授予河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水利部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於2000年被命名為河南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於2008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陳南祥教授於1999、2004年分別獲得河南省教委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黃志全教授於2006年被評為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孫文懷教授於2007年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教師稱號。近年來,多名教師獲得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鄭州市文明教師、青年骨幹教師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