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111計畫

華中農業大學“111”計畫是華中農業大學服務新農村建設行動計畫的一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中農業大學111計畫
  • 業務華中農業大學服務
  • 目的新農村建設
  • 前提: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
內容,時間,

內容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華中農業大學作為全國農業高等教育的重點學校,肩負著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神聖職責和歷史使命。全校師生秉承“勤讀立耕,立己達人”的優良傳統,一貫重視並長期堅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了重要貢獻。
該校已成立“新農村建設辦公室”,實施開展“一院帶一村,輻射一個縣”服務新農村建設行動計畫簡稱“111”計畫)和“百名教授進百企”科技支撐企業發展行動計畫簡稱“雙百”計畫),以期推動我校廣大科技人員深入基層、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向縱深發展。“111”計畫和“雙百”計畫的實施是學校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大舉措,是學校推動新階段農業科技服務工作進行的有益探索。
華中農業大學111計畫
華中農業大學111計畫
“一院帶一村,輻射一個縣”服務新農村建設行動計畫(簡稱111”計畫)
圍繞地方特色產業,結合學校優勢學科,建立校領導聯繫合作村制度,由院系黨政主要負責人牽頭,組建服務團隊深入若干個鄉村,通過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基地、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範推廣基地,帶動示範點鄉村經濟發展,帶動周邊鄉村產業發展,輻射整個縣域特色產業,促進農村經濟較快發展,提高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圍繞學院學科優勢,結合合作村(場)產業、資源特色,為該村的新農村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提供服務;組織強有力的科技力量,以項目為紐帶,開展關鍵技術的攻關,攻克制約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問題,促進農業產業改造升級,逐步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通過現場培訓、異地集中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技術培訓,提升農民素質;選派研究生擔任村(場)書記(主任、場長)助理;有計畫地在合作村(場)開展大學生文化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合作村(場)的特點,設立人文社科研究觀察點。

時間

2010年1月6日,農民日報頭版頭條以《一個農業大學的“本分”》為題,刊發了該校校四個一特色發展模式報導,並對華中農業大學的111計畫和雙百計畫給予了高度讚揚與認可。農民日報配發編者按,“近年來,在一些農業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種‘離農’傾向。華中農業大學在辦學過程中,能夠長期堅持服務‘三農’本色,堅持以農為本開展科研教學,得到了廣大農民的認可和讚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